首页 > 都市 > 牧神记 > 第四十八章 瓷老虎(上)

第四十八章 瓷老虎(上)

第四十八章瓷老虎(上)

万物有灵,生息共与。

我是80后,我由爷爷奶奶带大。

虽然,这也没并没什么稀奇,中国人的一种常见的育儿方式罢了。

只是,在写今天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的一个事情,虽然我迄今为止也未能考证这事情的真假,姑且讲出来,与列为明公分享。

80后的童年是多彩的,也是乏味的,在没有太多电子产品供我们娱乐的同时,我们却也一样能寻找到乐趣。

而身在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最令人感到兴奋的就夏天跑到海河里面游泳,虽然现在想来,那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但我和很多玩伴在童年时代,却依旧乐此不疲。

老人鉴别你是否跑到河里面洗澡也有独特的方法,就是用指甲在你手臂上轻轻刮一下,如果出现了久不褪去的白色痕迹,那就表示你距离挨揍只有一个笤帚的长度了。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种方法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

为了阻止我去河里面玩,奶奶常常在夏日的午后沿着河岸转悠,看到我之后就大声的喊:“二郎,河里危险,赶紧回家。”

我也只能十分败兴的滚回岸边,然后一路忐忑的跟着奶奶往家里走,心中盘算着,如果挨打该怎么逃跑的计划。

虽然爷爷奶奶一再的阻挠,为此也经常挨打,不过事实证明这并不能妨碍我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如果当初没有他们的干扰,或许世界冠军这种事情就没孙杨什么事情了,当然这也只是我吹牛的说法罢了。

偶尔游泳回来,我奶奶就会说海河有多么多么危险,我又没有足够的好运遇上“大鱼人”,万一溺水肯定是必死无疑了。

奶奶言之凿凿的说“大鱼人”就在海河里,在她很小的时候,曾见过有溺水的孩子被一条巨大的鱼驮负至岸边的,然后又优哉游哉的离开的事情,大鱼掀起的浪头就有好几米高。

我虽不敢说我家老太有说瞎话,吓唬小孩的嫌疑,但是这未免也有些太过于玄乎了吧?

如果这条大鱼能在河里救小孩,我则强烈怀疑是不是海豚走错了路,顺便学雷锋做好事了。

海河里到底有没有这条大鱼?

我不得而知,如果有,也许它已经足够灵性,能够感知捕捉危险,并尽力帮忙,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吧。

2014年4月,五姑带我处理了一件极不诡异,极不吓人,却又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如往常一样,接到五姑电话,她说让我带她去北辰区,处理一点事情。

我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满口答应。

毕竟随着五姑南征北战,四处“缚灵”已经成了我第二职业了,虽然并没有薪水可以领,还要经常挨骂。

路上五姑突然跟我说:“二郎,章爽还记得吗?”

我怎可能忘记那个“章鱼丸”,当即满面紧张的问五姑:“咋了?她找您麻烦了?”

“那倒是没有。”五姑冷哼了一下的说:“他昨天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再考虑考虑那件事。”

回想了一下,距离上次水晶宫赴宴大概也过去快两年的时间了,没想到他们依旧还是不死心,居然还在纠缠五姑帮忙。

我不解的问:“姑奶奶,这都好几年了,如果他们想给人续命,恐怕当事人也撑不了这么久吧?”

五姑则告诉我,这种事情运作的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都可能,根据上次看到的那张纸条来推测,他们想找全完全符合的人至少也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大局。

“您答应了他了?”虽然我知道这完全是废话,不过却还是想这么问。

五姑撇了撇嘴:“答应个屁,哪凉快让他哪待会。”

我笑了笑,嘱咐五姑要小心他们狗急跳墙,五姑点头称是。

今天的路格外的顺畅,几乎没怎么堵车就到北辰区。

我实在描述不清目的地的具体地点,只记得要经过一条雨后略显泥泞的土路,路的尽头是一个很大的“花鸟鱼虫”市场。

沿着市场往里面走不多时,就能看到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区,门口还有610路公车经过,哪个“津门通”知道这个地方,也请不吝赐教。

车子停好之后,一个50多岁的中年女子和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子来到车前迎接。

如往常不同,五姑似乎与来人并不相识,双方经过一番确认之后,对方倒是非常热情的带我们进小区。

一路沿着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转了大概一支烟的功夫,二人将我们带到了一栋单元楼的四楼。

让我感到诧异的是,防盗门居然是类似香港影视剧中那种推拉栅栏门,里面再加装一道木门,可见小区之老旧。

一室一厅的格局,空间略显不足,家中摆设也相对简单。

还没等我再细细打量房间布置,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就从阳台绕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小剪刀,好像是在修剪花卉。

老人精神矍铄,只是身体佝偻的厉害。

见到我和五姑,不禁一脸的疑惑,对于陌生人的到来有些诧异。

中年女子赶忙解释说:“爸,这是我朋友,我们过来聊会天,您忙您的。”

老人一脸慈祥的回应:“你们坐,我给你们泡点茶喝?”

众人忙说不必,不麻烦老人家。

老人倒也没有多说,由青年陪着又去阳台侍弄那些花草去了。

女子将我们引进卧室,一边招呼我随便坐,一边抱歉说老爷子这边地方小了点。

我看着卧室略显逼仄的空间,心说:“随便往哪坐呢?除了一张床之外,就只剩下地上可以坐了。”

五姑倒是不客气,与中年女子坐在床上叙谈了起来。

五姑首先开口说:“听说国力住院了?没大碍吧?”

女子嗔怒的说:“没事儿,前天喝酒喝多了,住了两天了。”

五姑也笑着摇头,说喝酒伤身,上了年纪还是要注意些好,生意也不一定就是在酒桌上谈的。

二人简单的聊了几句,便进入了这次事情的主题,我站在旁边听了半天,总算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事主是我们刚才我们见到的老人,老人的儿子与五姑是多年的生意合作伙伴,好像是搞布料批发之类的,也就是五姑口中所说的“国力”。

男子因为前些天喝酒入院,只能让自己的媳妇和儿子陪五姑来看看家中的事情,不过看情况,似乎他们自己都不还没搞清楚事情的到底是不是与“灵异”有关。

老人姓张,是某国企的老职工,现在所住的房子是单位分发的福利房,自老伴去世之后,儿女也多次提出接他去自家住,老人却说自己耳聪目明,腿脚方便,在自家阳台的温室侍弄些花草挺开心的,哪里也不想去。

儿女执拗不过,只能尽量每天来一次,就算人不来,也会打电话过来询问老人的情况。

毕竟人上了年纪,多些注意总是没错的。

事情发生在半个月前,张爷爷突然患上了感冒,虽然治疗及时,但却也折腾了将近一周才康复。

不过在感冒痊愈后,一向身板笔直的老人却突然驼背了,这让全家人大惑不解,也十分的着急。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却并没发现什么问题。

医生的解释是老人身体并无疾病,虽然有些骨质疏松,但和突然驼背并无直接关联。

说白了,就是老人年纪大了,很多毛病解释不清楚的,你们欣然接受也就是了。

面对儿女轮番带自己去各大医院诊治,老人倒是乐观,笑着的说:“驼背也不是啥病,不耽误吃喝,别浪费钱看了。”

自打我看到张爷爷,确实也感觉老人精神不错,我甚至还觉得驼背是老人早些年就有的。

求医无果,老人的儿子自然是不死心,这才拜托五姑务必来帮忙看看,如果医药无效,也没有其他怪力作祟,那自己也就算是踏实了。

听到这里,我不仅想,现在的情况是压根就是完全没有情况,典型的病急乱投医。

“人上了年纪,有些事儿还真不好说。”五姑感慨了一句,这才说:“那把老爷子请过来,我给他瞧瞧。”

儿媳满口应承,跑到阳台将张爷爷扶到了卧室坐下,张爷爷的孙子也端了几杯茶水,招呼我们用茶。

五姑借口说自己是中医,恭敬的说:“老爷子,我特意过来给你瞧瞧病。”

张爷爷则是满脸无奈的说:“嗨,我都说了没事儿,受累让你跑一趟啊。”

随后,借着“诊脉”的由头,给老爷子“摸灵”。

估计张爷爷当时肯定特别纳闷,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没见过摸手心诊脉的医生。

不过,老爷子十分的配合,坐在床边,一动不动。

期间,五姑始终闭着眼睛,看起来还真的有一副老中医的架势。

大概两分钟之后,五姑这才轻轻松开张爷爷的手,笑着说:“老爷子身体挺好的啊!”

张爷爷见五姑这样说,也是笑着回应:“我就说我没事儿,你们这帮孩子就是不听,驼背算个什么病,不疼不痒的,就是岁数大了。”

说罢,还不忘对五姑致谢。

中年女子给自己儿子使了个眼色,青年就带着老爷子又去阳台。

五姑见张爷爷走了,便问中年女子:“老爷子生辰你知道吗?”

见五姑要了更为详细的信息,想必这其中还真的是有些玄机,中年女子更是一脸的紧张。

五姑说不用紧张,只是随便问问,尽可能的排除一切情况,不用害怕。

女子一阵犯难,言说只知道生日,不知道具体哪年生人。

最后翻箱倒柜,找到了老人的户口本,将相关信息都提供给了五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