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牧神记 > 第四十六章 迁坟(上)

第四十六章 迁坟(上)

第四十六章迁坟(上)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杜甫

2013年12月,这个冬天不太冷。

大果然顺利的成为了幼儿园小班的一员,并相当长脸的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全勤宝宝”。

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并不能阻止我将其裱框好挂在大厅墙壁上的冲动,毕竟这是我起早贪黑为孩子迎来的荣誉,其中辛酸不想多言。

我如往常般,在孩子穿戴整齐后送她去幼儿园。

虽然我如此辛苦,但是她却毫不领情,不管我怎么巴结她,她还是叫我“坏爸爸”,理由是我从来不给她买新衣服。

哎,孩子,你妈妈就是用这些物质的东西把你腐蚀掉了,太庸俗了。

我正想着怎么教育教育她,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是五姑打来的。

现在刚刚七点半,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我连忙接起电话:“五姑,怎么了?“

大果然听我喊五姑,也连忙在副驾驶位置手舞足蹈,嚷嚷的叫“五姑奶奶,五姑奶奶”。

五姑则是在电话那头朗声的应着:“大果然,你上学了没有啊?”

接下来,两个人就在电话里面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了天。

我忐忑的心这才放了下来,既然有心情与孩子闲聊,想必是没什么要紧的事情。

看着大果然手捧电话的样子,还颇有些小大人的样子,我不禁有一种错觉,这是我家孩子吗?我家孩子居然长这么大了?

两个人聊了好一阵子,她才将电话交还给我。五姑问我:“明天有没有时间,带她出一趟门。”

我琢磨了一下,貌似除了接孩子算是一件大事之外,并没什么特别的安排,便说:“听您安排,我每天闲得很。”

五姑说要去山东济南,这地方我因为各种原因去过几次,路还算熟,当即回复说没问题。

“我中午去你店里剪头发,顺便告诉你具体去哪。”五姑见我应下,便知会我中午见面再说。

中午饭后,五姑如约来到店里,我将五姑带到办公室,支起移动美发架,一边给五姑剪发,一边与五姑闲聊。

期间五姑告诉我说,事发地点在山东省济南市,在济南下辖有一个叫做章丘的地方,而在章丘下面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叫做黑峪村。

光听名字名字就知道,这一定是远离闹市的小村落,事情就发生在这个小村庄里面。

我问五姑具体是个什么事儿?五姑只是说“灵前闹鬼”,具体的情况要看过之后再说。

关于丧葬过程中出现灵异事件,我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自然忍不住好奇,还略有不良的带着点期待,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事主一家很不尊重。

第二天清晨六点钟,我来到五姑家中,二人草草吃过早饭,便驱车赶往事发地点。

其实从天津到济南市区这段路还算是十分顺畅,刚刚过了九点半我们就已经顺利通过了济南收费站。

按照与事主方的约定,在收费站出口处,我们看到了前来接应我们的黑色索纳塔。

经过短暂的核实交流后,我们便一路跟随前车,随着柏油马路变成水泥路,在从水泥路变成了坑洼不平的土路,经过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这个叫做“黑峪”的偏僻小村。

放眼望去,整个村子尽显破败,大块条石垒砌的矮墙围绕着斑驳红砖平房,狭窄的巷道也仅能勉强容一车通过,随着路面的高低起伏,我们在车子中也不自主的晃悠着,非常像小孩子玩得“摇摇车”。

兜兜转转的绕了几个弯子之后,我们将车停在了一户人家。

眼前这户人家,在周围房屋的映衬之下显得极为特别。

虽然也是红砖墙,小平房,但明显看得出房子翻新的时间没多久,房顶还整面用白铁皮加固,相比之下,生活条件较同村人定是要好很多的。

下车后,从院子里走出来男男女女好几个人。

一名与五姑年纪相仿的中年男子热情的和五姑握手,一口一个“五姐”叫的很是近乎。

五姑为我和中年男子相互介绍一番之后,我们也礼节性的我了握手,我微微低头,叫了一声“陶叔叔”。

门外客套了一番,由众人拥簇着引着我们进屋。

在进门时,我注意到木质大门上贴着一张醒目的白纸条,具体写些什么我倒没有注意,估计也就是“恕报不周”之类的。

院子里有一些丧葬用品,明显是忙于家中先人过世,还未来得及收拾妥当。

进屋之后,正对房门赫然摆放着一张老人的黑白照片以及几盘贡品,屋中香烟缭绕,想必家中祭祀之事始终未停。

五姑来到老人照片前,很是肃穆的鞠了三个躬。

我心想“死者为大”,便也紧随着为这位陌生老人鞠躬。

可没想到,家属众人见我们行礼,连老带少居然都齐刷刷的给我们跪了下来,作势就要磕头还礼。

五姑很有经验的扶住最前面的人,连声说:免了,免了”!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鞠躬致谢。

后来听五姑说,在山东、河北等很多地方还保持着这种习俗,家中有人过世,不论吊唁者辈分大小,家中近亲都要磕头还大礼。

不过,也只是象征性的倒身,不等家属磕头,对方就会双手相搀,说句“免了”,也就算了。

陶叔叔邀我和五姑在堂屋落座,我连连摆手,示意自己想站一会活动一下身体。

毕竟,找五姑来是解决事情的,我一个狗屁不懂的小孩子还是列立一旁的好。主家奉你为上宾,好意自然要心领,但是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

几个上了年岁的亲属陪同五姑一起落座,几句寒暄之后,五姑问:“老陶,具体怎么个情况,你再说说。”

我站在五姑的旁边,听着陶叔叔的讲述,不禁让我感到这事儿实在是有点邪性。

事主名字叫做陶陆,今年也是五十有五的年纪了,从小随着老父亲在这个村子长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凭借着自己踏实肯干,也创下了一片家业,据说在济南地面是很有名的饮料供应商。

陶叔叔考虑到村里的条件落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尤为要命的是这个村子生活用水极为困难,村民甚至有时要以喝雨水为生。

我说到这里,列为明公可能就会嗤之以鼻,说我为了渲染困苦生活胡说八道。

虽说在现代社会用水难的问题很多人不可想象,不过这就是事实。

貌似直至今日,这个村子的用水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在此呼吁节约用水,你所浪费的,正是有些人渴望而不可得。

鉴于各方面因素,陶叔叔早在十几年前就要接老父亲到城里生活。

无奈老人到了城里整日忧心忡忡,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最后问及原因,老父亲才说不喜欢待在城里面,不如村里生活的自在。

几经劝说无果,陶叔叔也只能把老父亲送回到村里。

生老病死,天道轮回,陶叔叔的老父亲在一周前过世了。

而就在给父亲张罗身后事的时候,怪事就发生了。

由于是在村中下葬,每户人家都有些自留地,老人的遗骨一般都会葬在自己田地当中。

在下葬当天,按照当地习俗,除了葬礼上该有的纸人纸马之外,还要在棺木入土未封前,由长子长孙燃放鞭炮并焚烧大量黄纸,以示最后送行之意。

可就在陶陆按照村内旧历操办,给老父亲燃放鞭炮之时,却发觉鞭炮如论如何也点不着,然看着引信燃烧,但在接近末端的时候就会自动熄灭。

陶陆眼见手中的鞭炮点不着,只能求助于负责这棚白事的阴阳先生,问问先生如何是好?

阴阳先生见自己掐算的下葬吉时以到,为了不错过最佳下葬时间,便让陶陆将黄纸点燃,并让其将鞭炮扔进火堆当中。

陶陆本人对于风水葬礼之事知之甚少,便听从阴阳先生的话一一照做。

未曾想,鞭炮扔进火堆后却也未能如愿的炸响开来,反而整整一挂鞭炮都成了“哑弹”,没发出半点动静,这就未免有些不合常理了,难道是鞭炮的质量出现了问题?

当时,前来吊唁陶老太爷的各方亲友都看到了眼前的一幕,自然免不了议论纷纷。

有些人说这属“大不吉”,不知是否在办丧事的过程中,后生晚辈的无心之失惹怒了陶老太爷。

也有人说坟地风水有问题,老太爷对于自己的阴宅不满,不想让儿子点炮封土。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好像每个发表看法的人都有些道行似得,实则妄言者居多。

陶陆见此情景,不禁也是大感疑惑,忙问阴阳先生如何是好?

最后,阴阳先生胡乱的弄了一阵子,便说可以下葬,不要耽误了吉时,免得坏了后人的运势。

封土结束后,坟前摆各色贡品,孙男嫡女倒身下拜,为陶老太爷叩头祭奠。

可就在陶陆刚刚屈膝跪倒之后,诡谲的一幕出现了。

坟前贡品竟然纷纷从盘子中滚落了出来,瓜果、面食散落一地。就好像有人发脾气,将这些东西扫落一般。

众人见状无不慌张,阴阳先生一边抱着罗盘查看,一边吩咐孝子贤孙速速将贡品捡起重新摆好。

哪知,刚刚摆好的贡品,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掀翻。

面对眼前的情况,所有人都慌了神,不少人开始纷纷远离现场,而自家近亲也是满脸惊惧,手足无措,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下葬当天居然出现了如此诡异的场景,设身处地的想想,确实有些让人不寒而栗。

阴阳先生见状,也颇为费解的又在坟前折腾了一阵子,最终坟前贡品总算是稳当了下来,祭拜众人忐忑的行了后续之礼,匆匆结束这场为老人的送行仪式。

陶叔叔说到这里,面带忧愁的说:“自打送葬回来之后,家里又出了件怪事。”

陶叔叔叹了口气,接着讲述接下里的事情。

陶老太爷过世后,前来吊唁的亲友陆续散去。

陶叔叔内心自责忙于生意没能经常回来陪伴老父亲,待吊唁亲友纷纷散去之后,便想着在村子里守孝,在老父亲生前的居所住上一个月,聊表孝心。

说实话,这对于一个生意繁忙的老板来说,这种做法确实不容易。

可就在守孝的第三天晚上,大概夜里十一点多,近期以来忙于丧事的陶叔叔疲惫不堪,早已入睡多时。

恍惚间,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了阵阵咳嗽的声音,陶叔叔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

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老太爷生前患有咳喘病,一到冬天更是喘如风箱,自己亲爹的声音怎会听不出来?

当即也顾不得那多,起身打开外灯,探头往院子里看,想瞧个究竟。

这一看,吓得陶叔叔不禁大叫了一声。

只见,老父亲穿着下葬时的那套衣服,如生前一样坐在院子当中那个竹制板凳上,低着头不住的咳嗽,显得十分的痛苦。

陶叔叔这一叫,显然惊动了院内的老爷子。

老爷子缓缓的抬起了头,伸出手指颤抖的指向陶叔叔,满脸苦楚的对着他说着什么。

不得不说,陶叔叔真是个孝子,见老父亲在院外,丝毫没有害怕,连御寒衣物都没穿,嘴里喊着“爸”,大踏步的就冲到了院子里。

可到院子一看,确实空空如也,哪里有什么老太爷的身影。

陶叔叔痴痴的望着院子里的小竹凳,好半天才醒过神。

陶叔叔完全不相信是自己思父愈甚而产生了幻觉,刚才绝对是老父亲在院子当中,再说明白点,陶老太爷的鬼魂回来了。

眼见坟前和院子中连连出现怪事,陶叔叔自然清楚必须要找些“明白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他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五姑。

五姑听过陶叔叔的讲述之后,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

众亲属见五姑并没有表态,一时间也都有些慌神,七嘴八舌的询问五姑到底该怎么办?

五姑见大家都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便说:“老陶,你带我去老爷子坟前看看吧。”

由陶叔叔引着,一行人来到陶老太爷坟前。

坟前花圈堆放整齐,坟头压的纸钱随风摆动,一座新坟跃然眼前。

五姑围着坟头转悠了两圈,咂咂嘴说:“这地方风水不错,没什么问题。”

五姑这话就等于排除了因为“阴宅”风水不好导致的生灵作祟的情况,言外之意陶老太爷的现身还有其他内在的原因需要探究。

再次回到陶叔叔家老宅的时候,五姑说今晚要把陶老天爷请出来,当面问清楚老人家到底有什么心愿未了。

在场的人众人听到要请老太爷出来,虽然都是面带惊诧之色,但也都是纷纷点头表示如此最好。

关于“请灵”听起来是比较莫测的一种手段,实则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亦真亦假的“请灵”方法。

很多人比较熟的“笔仙”、“碟仙”、“钱仙”之类的灵异游戏,其实都属于“请灵”范畴,只不过这类“游戏”面对的都是随机和未知的灵。

很多人好奇心重,或是出于驳斥此类迷信说法而不惜以身试险,结果胡搞一通真的把所谓的“仙儿”弄到了自己的道具上,但是因为并未掌握送走“灵”的手段,导致很悲剧的结果。

也许你会说,我经常玩这种游戏,但是我依旧是好好的,那么,说这种话的人首先要确定一点,你真的把“灵”请下来了吗?

话再说回来,你觉得玩这类“游戏”失败的人,真的还有机会跟你讲述这其中过往吗?

所以,在此奉劝列为,不要试图尝试任何或真或假的“灵异游戏”,对你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你真的铁了心要去试试看,那就先去百度一下“左央事件”,然后再好好考虑一下。

而对于有道行的人来讲,美其名曰为“请灵”,其实就是一种以命令的形式,令其现身的手段,五姑这次要请的就是陶老太爷的本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