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就有粽子上市了,各种各样的的包装,让人眼花缭乱。
路边的灯箱也打出精美的粽子图片。
市场摊贩的盆里也摆出绿胖子,粽子的话题无处不在。
端午节是重要的节日。恰逢六一,节和节连成一个小长假。
享受生活的人,在哪儿?
街上的车明显少了很多。
旅行去了?
在家躺平?
自由自在太舒服了。
首先不上班,还拿工资,享受假期。如果有单位发的各种各样的福利,就更好了。
班味少了,你愿意干什么都行!
睡到自然醒,不担心迟到。
不怕扣工资,不用面对讨厌的同事哦,不用听大大小小的领导训话。
爽歪歪……
江慕容想起小时候吃粽子,那是郑重其事。几个人分一个粽子,香甜的粽叶味儿传出很远。
粽子软糯,加了红枣让人吃不够。
粽子颜色好看,白的糯米,红色的枣,绿油油的苇叶 ,赏心悦目。
儿时的记忆萦绕心间,每每想起就有种幸福的感觉。
最好的家乡的味道。
那是混合了想象和美化的版本。或者人喜欢对小时候的渴望,无限放大,对很少的粽子口味,添加了幻想。
好东西是记忆里的那样。
江慕容长年吃不饱饭,对食物心存敬畏之心。他不敢浪费一粒粮食,不放过任何能吃的东西。
当年粽子是珍贵的,好比现在的燕窝鱼翅海参。
普通人家积攒一点点粘米,包粽子应个景。统共很少的几个用来送人,联络人情。
那时的粽子不是吃的,是礼物,是过节的供品,是祈福用的东西。
物质匮乏,食不果腹。孩子只有看的份。
那些年,粽子送到最后,不知经历过多少的人家。
当然最后也会分食,大家都尝尝,闻个味是可以尽兴。
粽子必须老人先享受,作为家里长辈,受到优待,然后是孩子们,最后才是中年的父母。
热闹是孩子们的,他们吵吵闹闹,期待想念己久的那个特别的香甜。
粽子是稀罕物,一年才吃一次。
过节准备工作,很早就开始了。
主妇会买点黍米,或者江米,如果自己家种田收获的就更好了。米用水洗干净,泡两天。粽叶大多是亲自去苇塘辟的叶子,当然也有买的。用水洗干净,在放进锅里煮。
那个年代钱比时间贵重。能自己解决问题,就会尽力而为。
乡里乡亲,关系亲密。你送我一把粽叶,我还你一些蔬菜。这种异物从很早就有了。
人是需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
小小的粽子经历丰富。能吃到嘴里是很大的福气。
再说粽子的包制过程,也不简单。
现在人不会包粽子的有很多。
包粽子前,先把泡好的米,煮好粽叶,干净的红枣,绑粽子的马莲草,大盆都端到宽敞的地方。
有手巧的人独自完成任务。也有请人帮忙一起完成包粽子的大工程。
江慕容见过别人家包粽子,他太馋了,想早点吃到粽子,主动帮忙跑腿拿东西。
他一会儿给递个绳,一会儿取个枣,一会儿搬个凳子。忙的不亦乐乎。
包粽子的人先拿起粽叶,叶脉凹陷那面朝上,两片并列整齐,右手握着粽叶的头端(这边宽,有点硬容易打碗)往回向叶中心绕,呈漏斗状。
这时又检查底部不能漏米。也可以放个花生米堵在那。当然做的好,尖部底是严丝合缝,不需要堵口。
装米不能太满,要给煮制膨大留些余地。
可以往米里面加一点喜欢吃的东西。比如红豆,比如花生米,比如豆沙,比如椰枣。当然现在选择余地更多了,加咸肉,加蛋黄,加水果都可以。自由发挥就行了。
把装米的漏斗粽叶向外推平,这考验手法,即不能漏米,也要保持光滑整洁的表面。有个小技巧,就是在叶子里面再补一张叶子,让粽形。
叶子推到前面盖住漏斗表面,顺势折个角,封住口。困难重重,眼睛会了,动手就手忙脚乱。所以说别轻易批评人家做的不好看,等你上手,才发觉自己做的惨不忍睹,何止是丑。
粽子的西个角都出来了,形状比例,光滑程度,立马看出手工活的高低。
江慕容一首没弄明白,粽子的西个角怎么变成独有的立体几何模型。
粽子是文化传承,申请了非遗。
动手能力是需要练习的,单是看,怎么也做不到。
包粽子不简单。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做的好看又好吃。
包好粽子,就得绑绳。让粽子保持形态,关键是别散开了漏米。
绳子打结是一种艺术。左手大拇指压住粽绳一头做个环,反方向绕过去。第一圈绳子压住大拇指,第二圈紧贴粽子表面缠上,三圈儿或者西圈后,粽绳末端穿开始的那个环,拉紧,打结。
江慕容没学会绑绳。
他在最后一步找不到绳结,不怎么,弄不成一拉整个粽子都解开了那样。
人和人不能比。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人的智慧。
粽子绑绳完成,才放进锅里煮。步骤是先放粽子再加水淹没过粽子。也有在粽子上加个篦子压上重物,防止粽子飘起来。
忙碌到最后己经是下午了。
开煮,时间要很长,耐心等待。
点火需要软柴,用干燥的玉米皮或者玉米叶子玉米秸秆,也有用麦秸,或者其他容易引火的干草。
江慕容喜欢烧火,一般火烧大,稳定不灭了,只需要不断把树根树枝往灶膛里送。
拉风匣是有趣的事。双手握着风匣的柄,一拉一送前推后仰,很锻炼身体。
孩子们只图有趣,累啦就跑走了。江慕容一首拉风匣,白色蒸汽越来越多,粽子的香味儿慢慢飘出啦。
江慕容愿意多闻闻味儿,他觉得粽香独一无二,那种来自大自然的香气,勾起馋虫。不能吃个饱,那就闻闻味,总能满足一下孩子的嗅觉。
粽子煮熟了,并不捞出来,要在锅里焖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掀开锅盖,粽子剥开,米也染了绿色,晶莹剔透,像块宝石,引起人的贪恋。
江慕容咽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