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昭帝国海军指挥学院依山傍海,风景宜人,与潜艇内部的逼仄压抑截然不同。
李舟换上笔挺的指挥学院学员制服,站在宿舍窗前,看着绿草如茵的操场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竟有些恍惚。
规律的作息,严格的队列训练,以及排得满满的理论课程——《帝国海军指挥理论》、《攻击潜艇作战要术》、《参谋情报分析与运用》……一切都新鲜而陌生。
开学第一周的《潜艇战术基础》课上,教官正在讲解经典的“钟摆机动”规避战术。李舟凭借系统赋予的超强记忆和理解能力,加上“黑鲨”号上的实战经验,瞬间掌握了理论要点。
教官提问时,李舟站了起来:“报告教官,这种机动在面对新型高速线导鱼雷时,是否会因为规避动作的可预测性,反而增大被二次锁定的风险?实战中,如果结合主动声呐短促发射进行欺骗,或者利用海底复杂地形进行掩护,效果是否会更好?”
他提出的问题远超新学员的范畴,甚至涉及到了现役装备的对抗细节。教官愣了一下,眼中露出赞赏:“这位学员,你的问题很有深度。确实,任何战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提到的改进思路,正是我们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很好,请坐。”
周围的学员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窃窃私语,打听这个陌生学员的来历。李舟并未在意,他只是将实战中的疑惑与课堂理论相结合,没想到引起这么大反响。
关于他“厨子变中尉”的传闻,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学员中悄悄流传。有人好奇,有人敬佩,也有人不屑,认为他是走了狗屎运。李舟对此一概不理,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但他偶尔也能感觉到,总有几道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自己,带着探究,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些什么。
第一个周末,楚航、秦锋和安琪居然一起来学院看他了。
“哟!李中尉!”楚航一见面就夸张地上下打量他,嘿嘿笑着,“穿上这身皮就是不一样啊,看着人模狗样的!怎么样,学院的饭菜比你做的差远了吧?”
“滚蛋!”李舟笑着捶了他一拳,“我看你是想念我的手艺了吧?”
秦锋有些拘谨,但眼神真诚:“李参谋,学习还习惯吧?基地船坞那边叮叮当当的,吵死了,还是你这儿清净。”
安琪微笑着递过来一个袋子:“给你带了些我自己闲暇时候做的点心。学习很辛苦吧?我看你黑眼圈都出来了。”
西人在学院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楚航立刻开启了八卦模式,唾沫横飞地讲着基地最近的趣闻,谁谁谁又被罚了禁闭,哪个部门又换了新的女战士。“对了,老秦,听说你上次把鱼雷保养的零件给装反了,差点把艇长气炸?”楚航挤眉弄眼地看着秦锋。
秦锋老脸一红,梗着脖子反驳:“放屁!是图纸标错了,关我什么事!”
安琪笑着摇摇头,转头问李舟:“学院的课程怎么样?能跟得上吗?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李舟笑着摆摆手:“还行,就是理论的东西太多,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
“可不是嘛!”楚航接话,“那些教官一个个讲得头头是道,真拉到水里,估计连鱼雷发射按钮都找不到。”
秦锋也附和:“就是,还是实战靠谱,一炮下去,什么理论都得靠边站。”
聊着聊着,话题不可避免地回到了之前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海底对抗。
“……当时真是吓死我了!”楚航一拍大腿,声音都高了八度,“那枚赫恩人的改进型鱼雷,跟疯狗一样追着我们屁股咬!声呐显示屏上那个光点越来越近,我手心全是汗!”
秦锋也激动起来:“对对对!艇长当时下令紧急转向下潜,我这边‘虎鲸’己经准备就绪,就等他一声令下!那气氛,啧啧……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安琪冷静地补充:“从情报角度看,当时我们己经暴露在对方的搜索扇面内,而且对方至少有两艘潜艇协同,态势非常不利。”
“最绝的还是最后那一下!”楚航猛地想起什么,眼睛放光,“咱们规避那枚高速鱼雷的时候,潜艇一边急速下潜变向,一边在17秒内,啪啪啪连打了三发不同型号的诱饵弹!时机卡得那叫一个准!刚好在鱼雷声导头锁定前形成干扰,把它给骗过去了!那操作,简首神了!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开了天眼才能做到吧!”楚航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李舟一眼。
听到这里,李舟端着水杯的手猛地一滞,脑子里“嗡”的一声炸响!他愣住了,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耳边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只剩下自己心跳“咚咚咚”的回响。他的脑海像是被电流击中,一道灵光划破重重迷雾,所有过去被忽略的细节,像雪崩一般一股脑地砸了下来——
他故作镇定,喝了口水掩饰过去,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十七秒,三枚不同型号的诱饵弹,急速下潜同时转向……
这个精确到秒、精确到诱饵具体型号和发射数量、精确到规避动作组合的细节描述,不就是前几天《潜艇对抗与战术欺骗》高级研讨课上,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官,作为“极限规避”的近期绝密实例,在小范围内部课堂上,压低声音给他们几个尖子学员偷偷讲解的那个匿名潜艇实战片段吗?!
当时教官还特意强调,这个案例涉及帝国海军最新的反鱼雷战术验证,目前处于最高保密级别,严禁外传,连笔记都不许做!只有亲身经历了那一切的李舟自己,才百分百确定,教官口中那艘创造了奇迹的“匿名潜艇”,就是他们“黑鲨”号!
这个细节,这个精确到令人发指的“十七秒三发不同型号诱饵弹配合极限机动”的描述,那位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基地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在他对李舟最后一次“心理状态评估访谈”时,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过!
“原来是他。”
李舟猛地睁大眼睛,瞳孔一缩,整个人从恍惚中清醒过来,仿佛刚从深海里浮出水面。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握紧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