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是庄家洗盘的想法,李东林就感觉有些坐不住了。
快速刨着碗里的饭,一言不发就是吃。
“你吃菜啊,光吃饭做什么。”
李东胜在一边看到小弟的吃相就笑道。
“急,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去远东会那边,选个低价把股票买回来。”
李东林这才边嚼着嘴里的饭,边含糊不清 说道。
“我也就是随便一说,只是一种猜测,要是下注,你可得想清楚。”
李东胜开口道。
确实,他先前那话其实是无心之言,只是感觉楼市慢慢火起来了,股市里的房地产板块不该这么快就哑火才是。
“行,那东西我也没钻研过,你既然熟悉就好好做,也不要瞻前顾后,怕这怕那的。”
李东胜只是给李东林打气。
在他看来,小弟早晚都是要成家的,到时候有了自己的家,就得独立了。
之前他找工作,本来想把小弟也带上。
可是一来对香江不熟悉,二来他也想看看香江这边工作好不好找。
结果只是两天,他就绝了让小弟跟着他一起找工作的可能。
在这边,面试人家首接先问你的学历。
他们两兄弟的学历能怎么说,他高中读完却没有毕业,小弟不过初中,也是没毕业的。
好在他还能说洋文,当时说了几句后人家对待他的态度才稍好一些,至少相信他说的话。
不过也没什么用。
要是早十多年时间,香江能说洋话的华人不多,那工作是真的好找,而且薪水开的还不低。
不过这十来年的时间里,社会变化也很快。
大量的懵懂少年己经长大,他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后,自然也能熟练使用洋文对话,所以外语在香江己经没有以前那么吃香,更别说还有大量内地逃过来的,特别是那些商人。
后天合和出租车公司那边争取搞定,熟悉以后要是小弟愿意,也可以在那里给他谋个差事。
李东胜在心里想到。
李东林吃完饭,碗也没洗就出门了。
他还想在远东会找方博,问问上午场内有没有什么传闻?
是的,外面的消息闭塞,可交易场内就不一样了。
那些红马甲相互也熟悉,都知道背后是哪家老板,大量吃货和大量放货,他们多少都能有所猜测。
可惜,李东林在远东会大富股票经纪行这边找到工作人员一问,才知道股市收盘后,方博就己经离开了。
可能回公司去了,今天据说香江会和金银会上市的股票,也出现许多抛单。
金融市场的消息非常灵通,前几天远东会这边上市的股票领涨市场,带动两个股市股票价格上涨。
而在今天,远东会股票价格又是带头下跌,自然也影响到两个股市。
没找到人,李东林就站在报价板前驻足,盯着香江置地和青洲英泥两只股票。
他需要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香江置地还是青洲英泥。
毫无疑问,香江置地才是这波地产股行情的领头羊,青洲英泥明显差点。
或许,他看重青洲英泥还是在于公司在红磡拥有的巨大工业场地。
其实在后世,青洲英泥除了地产价值巨大,长期被低估外,公司还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码头。
没错,青洲英泥是香江少数几家有单独海运码头的公司。
当初青洲英泥的水泥生产基地就在青洲岛,是通过海运送到红磡码头上,在那里公司有巨大的仓库,满足香江这边对水泥的需求。
之后,因为对青洲各方面条件的不满,才把生产工厂搬到红磡,码头也就很少用了。
然后就是几年后,海运业进入集装箱时代,青洲英泥公司所拥有的散货码头就不那么引人关注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自然还是没有人去注意这些,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愈渐红火的房地产行业上。
香江可供开发的土地其实不少,但是港府就是把土地捂住,不轻易放出来。
当然,这个捂主要也是针对华资,若是有英资公司有兴趣,还是会批地出来的。
是的,香江前些年香江的房地产,大多都是被英资财团垄断。
华资地产公司要么买楼推倒重建,要么就是从英资财团手里买人家不想开发的土地进行建设。
曾经有位霍大亨大手笔进军香江地产业,甚至拥有铜锣湾一座大厦,但最终还是被英资财团用一张白条换走。
可以说,这些年香江的华资地产公司就是在英资公司夹缝中生存的。
李东林关注地产行业,自然也对此有所耳闻,所以如果选择地产公司,他当然会选择买入香江置地,怡和旗下的香江置地,在这片土地上是拥有某种特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