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听到方博的话,李东林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是啊,我又不是认识大户,只是听到一些小道消息。
李生炒股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判断,我说的可当不得真。”
方博急忙解释一句。
股票涨跌谁说得准,所以他担心把话说满了,人家最后要是没赚到钱,会找他的麻烦。
不过为了在李家兄弟面前表现出对地产行业的看好,提醒之后,方博还是忍不住小声说道:‘听说华商新星李佳成先生的长江工业公司也要从塑胶花行业转投房地产行业,可见这行的暴利。
李生,你们到港不久,怕是不知道这位李佳成先生。
五十年代的时候,他就预见到塑胶花行业的兴盛,投巨资进入这一行,当时被称为香江的塑胶花大王。
最多时,手上握有多栋工业大厦物业和大量的工厂。
这样有眼光的人都觉得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由此可见一般。’
“李佳成?”
李东林小声嘀咕一句,不想却被方博听得真切。
他以为李家兄弟不知道这个人,于是又热心的介绍一番。
“是啊,他50年的时候就筹集巨资开办塑胶厂,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
之后欧洲兴起塑胶花后,他就果断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在香江生产塑胶花,然后向欧洲出口,几乎完全垄断了香江这边的生产。
赚到钱后,他就投资了很多工业大厦......”
方博还在那里口沫乱飞讲述李佳成的历史,兴致非常高昂。
确实,李佳成在香江的发展几乎有迹可查,从早年的塑胶日用品到塑胶花和高级塑胶玩具,大家几乎都能看到长江工业公司的成长。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李佳成靠着塑胶花生意,就狂赚了几千万港币。
他的成长历史,被无数香江年轻人津津乐道,他也被无数香江青年视为楷模,学习的榜样。
“不过啊,这人做生意是厉害,可是心却不见得......”
说到这里,方博忽然就闭嘴,似乎不好继续往下说。
这会儿李家兄弟正对他口中的华商新星感到好奇,自然不能容许方博说话只说一半,于是急忙追问道:“继续说啊,他在香江到底干出什么事儿?听你说话的口气,貌似不大好的样子。”
“是啊,那些年我们又没来过香江,不知道关于他到底还有哪些消息,你就说说呗,权当一乐。”
“你们知道吗?”
看到李家兄弟都很好奇,方博这才小声问道。
看到两兄弟都齐齐摇头,方博还有些狐疑,不由得低声说道:‘不对呀,听说内地也有报道的。’
“67年那会儿,我们好像被带到农村去了,不知道其实也正常。”
李东胜算了算时间就开口解释道。
“是这样啊,那这些年李生在农村一定受过不少苦。”
方博好似有些同情的说道。
“不说这些,你不会说那次和你口中的李老板有联系吧?”
李东胜不想提及过往,往事不堪回首,多说无益。
“当然有啦。”
方博当即就说道,“你们怕是不知道,起因就是长江工业公司降薪裁员引发的。”
原来,在1967年4、5月,位于九龙新蒲岗大有街的新蒲岗塑胶花厂发生劳资纠纷,后引发工潮。
当时工厂颁布极为严苛的规定,包括对损坏生产机器的工人不发放工资、厂方不允许工人请假等。
对颁布这样严酷的厂规,工人自然不愿意答应。
劳资双方谈判不果,厂方更在4月28日以“生意收缩”为由解雇92名包括劳方代表在内的工人,并关闭分厂的注塑机部。
5月11日,长江工业公司下属新蒲岗塑胶花厂工潮演变成暴动,工人聚集在新蒲岗街道外,与警察对峙,当局鉴于事态严重,于当晚宣布东九龙实施宵禁,所有后备警员取消休假候命,事件中有百多人被捕,并造成两人受伤。
1967年5月15日,内地外交部向英国代办提出抗议,并发动首都群众在英国驻华代办门外示威。
此时正值内地特殊时期,香江这边多少也受到影响,塑胶花厂引发的工潮很快就席卷全香江各行各业。
66年的时候,就因为天星小轮对儿童票涨价到5仙,就引发成香江百姓不满。
虽然之后被压下来,社会上矛盾却是越积越深,根本没有得到缓和。
终于,塑胶花厂的工潮再次引爆了火药桶,此事件之后愈演愈烈。
工潮在5月4日开始升级,部分工人强行入厂要求资方谈判,工会介入,工人在厂外张贴大字报。
厂方报警,警察到场封锁附近道路,之后管工与示威工人发生肢体冲突,警方调防暴队采取行动,逮捕17名工人,过程中亦造成多名示威工人受伤。
事后,左派港九树胶塑胶总工会主席冯金水与两名代表梁乃发、林贵容到黄大仙警署交涉被捕。
事件中共有21名工人及工会人员被捕,警方以非法集会、非法殴打及恐吓孔标罪名起诉。
此时,香江工潮己经全面爆发,防暴队进入工务局属下的电器机械厂镇压示威的工人,军警到港九树胶塑料业总工会拘捕70余人。
次日,工潮引发约6万名工人响应,政府及公共交通工具公司以强硬手段对付罢工,将旷工雇员即时解雇。
之后,冲突不断升级。
7月底,香江政府同时于港九两地同时实施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