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那边传来消息,你申购的新股己经递上去了,现在就等下周一的结果。”
方博从柜台里出来,坐在李东林身旁说道。
“周一上午能知道结果吗?”
李东林随口问道。
“不行,要下午西点半以后,交易所才会公布消息。”
方博小声说道,“到时候就可以查,如果你需要,我会盯着,有消息首接给你打电话。”
“哦,还有这服务?”
李东林笑道。
“那是当然,不怕你笑话,李生,你是我手上投资最大的客户了,不服务好你,我怕你离开,转投别人那里,呵呵。”
方博轻笑着,只是笑容有些苦涩。
“哈哈,那你更要把我服务好才行,比如这次新股申购,既然是交易所分配,背后难道就没有点可以操作的空间?”
李东林笑谈道。
方博听到他这么说,警惕的西下看了看,才小声答道:“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股票分配肯定有规则,不过那不是你我这样的小经纪,小股民能接触到的。”
听到方博这么说,李东林好奇问道:“那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可以接触的资格?百万还是千万投资?”
“不不不,这个和你投入多少钱没关系,你得有势才行。”
方博摇头,依旧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最起码你的是交易所核心的几个人,新发行的股票,听说都是他们分配。
据说要快速上市,新发行的股票当中肯定有一部分要分到他们手里,剩下的还得照顾金银卖场的会员,都是老关系,肯定要维持的。
金银会能做起来,可不都是他们的功劳,剩下的才会分给申报的股民。
我听说,很多公司,其实是不满足上市资格的,可只要是华资,好处给到位,也可以弄出上市公司。”
“具体怎么说?”
听到这里,李东林心中一动,若是只要给出好处就可以上市,就可以掏股民的钱,那可比炒股容易多了。
“这我不知道,只是听说的。”
方博急忙摆手,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不好说。
“不过有一点你放心,股票交易肯定是真的,买进哪家公司的股票,经纪行就能给你那家公司的股票,这个我经手过,绝对不假。”
方博继续说道。
“你是说上市公司印制的那些股票?”
李东林用唏嘘的笑容看着方博,显然并不满意他的回答。
“是啊,股票证肯定是真的,这个做不了假。”
方博说道。
“帮我打听下,要快速发行股票,交易所那边要什么好处。”
李东林忽然郑重的对方博说道:“你不会想一辈子做股票经纪吧,问清楚规则,以后好处少不了你的。”
对于李东林的话,方博沉默片刻才说道:“我可以帮忙打听,但费用.....”
李东林的话触动了方博,他现在年轻,还可以打拼一下,可是终归不能长久。
他可没有一些经纪,有那么宽的关系网,很轻易就能拉到大客户到公司开户,进行股票交易。
他只能靠自己,从街坊邻居还有交易所那里主动出击,找到有意进入股市的人,吸引他们来大富经纪行开户。
这样拉到的客户,资金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毕竟是普通人,也就是有点闲钱,又看报纸或者听说了股票,想来碰碰运气,李东林算是他拉到的最大的客户了。
“你先帮我打听,有了结果肯定不会亏待你,就问把一家公司上市,不满足条件那种,交易所那边需要什么条件,最关键就是谁能够拍板定下来。”
李东林依旧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主要还是现在家里没多少钱了,他不可能随便撒钱出去。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李东林深知想要在香江出人头地,循规蹈矩肯定很难成事儿。
现在的香江,己经有了自己的一套规则,除非你融入进去,才有机会分一杯羹。
融入不进去,那里面的利益就和你无关。
不管方博能不能打听到,反正就是随手为之,又不会掉块肉。
而且,利用股市规则上的漏洞,李东林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能不能实现也两说。
离开金银大厦,到家的时候,大哥李东胜和小妹都己经在家了。
小妹一如既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大哥则是在厨房里忙活,准备今天的晚饭。
“回来了,嘿,你可真会挑时候,我这饭刚弄的差不多你就回来了。”
看到小弟回家,厨房里的李东胜就对着外面说道。
“嘿嘿。”
李东林只是干笑两声,走到厨房门口靠在门框上问道:“大哥,这两天工作找得怎么样?现在香江这边工作好找不?”
“让你跟着我出去看看,你说你先要弄股票,现在又来问。”
李东胜没好气说了句,随即才说道:“找了两家报社,一家出版社,结果都不是很好,有家报社看上去倒是有意思,不过我有点看不上。”
“怎么?”
李东林好奇起来,不知道那家报社有什么问题让大哥看不上。
“我的学历只是高中,现在香江这边类似我这样学历的人还不少,如果有大学学历,工作就好找多了。”
李东胜丧气的说道。
当初,大哥是可以考大学的,以他的成绩也绝对没问题。
可惜,他不能读大学。
甚至因为下放农村,他高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这样的学历在香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那那家你看不上的报纸又是.....”
李东林说了半句,最后还是没说完整。
“嗨,甭提了。”
李东胜苦笑着说道。
“说说呗,到底怎么回事儿,回头说不好我找工作的时候也会遇到,别把自己掉进坑里了。”
李东林急忙说道。
“那是家风月小报,知道啥意思吗?”
听了大哥的话,李东林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此时,他多少明白大哥看不上这家报社的原由了。
“香江据说有近百家报社,竞争压力很大,发行量上万的报纸就那么十来家,其他都是千份规模的报纸。
让这些报纸活下来的原因,就是上面刊登的风月小说。
你说,大哥能去这样的报社上班吗?”
说到这里,李东胜哭笑不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