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叶军双眼一亮,从西北九郡杀到长安城,至少也有十多座城市。
每座城市都形成有力量的阻挡。
西北军想要短时间,杀到长安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旋即,他亲自请命,道:“林大人,我想要调动京城仅剩下的五万军队,镇守居庸城!”
居庸城,乃是距离长安城千里的一座城池,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从西北九郡想要来到长安城,居庸城几乎是必经之路。
只要守住居庸城,就等于保住长安城。
可是,众人都明白,若是林正海真的想要趁虚而入,杀到长安城,必然倾巢出动。
到时候居庸城必然就是一场血战,叶军想要凭借五万军队,镇守居庸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不过是以鲜血死亡,来拖延时间而己。
林毅荣闻言,微微拧起眉头。
他身为掌管整个大唐帝国,军事布防的内阁大臣,如何不明白叶军请命的后果。
众人都陷入沉默。
“林大人,我叶军身为兵部尚书,本就是沙场战斗的将军!若是能够战死沙场,于我叶军而言,就是无上的荣光。”
“可,若是让我叶军守在长安城,看着林正海肆无忌惮的杀到长安城,不去阻拦。”
“恐怕我这辈子就算是活下来,也会悔恨终生!”
叶军身上的铠甲,散发出银色的光亮。
大好男儿,战死沙场,又有何惧?
镇荒君身居高位,尚且愿意以身犯险。
他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又算什么呢?
保家卫国!
本就是军人的天职!
“嗯!我同意!”
林毅荣深深的吸一口气,点点头。
叶军身上的铠甲,发出唰唰的声音,他转身朝着朝堂外面走去。
众多大臣盯着叶军的背影。
肃然起敬。
如今的大唐帝国的朝堂,可谓是君臣一心。
眼看着叶军抱着赴死之心,前往居庸城镇守。
其余的官员,一个个都捏紧拳头。
内心暗暗怒吼:“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手里面的事情做好,只有大唐帝国变得越来越强,才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一时间!
大唐帝国皇宫的上空,似乎弥漫着一朵朵的祥云。
天现异象!
正是大唐帝国,君臣一心之景象。
……
洪北城。
林正海端坐在他设立的朝堂正中央,不怒自威。
身穿金色的龙袍,雕刻着金色的飞龙。
“陛下,长安城传来消息,镇荒君亲率靖难军三十万,东出幽冥关,要和大元帝国的百万骑兵,决一死战!”
“如今长安城空虚,沿途的城池,就是我们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臣建议陛下现在发兵,即刻攻破长安城。”
“给宁远来一个釜底抽薪!”
董锐,西北王林正海的心腹大臣。
自从林正海登基称帝以来,董锐就是兵部尚书。
修为乃是三品宗师境界,实力出众。
并且智谋过人。
行军打仗,速来喜欢出奇制胜。
“父皇,儿臣觉得现在不是时机,待到大元帝国和宁远两败俱伤,才是我们出兵长安城最好的机会。”
林泽双眼微微眯起。
这些年,董锐的军事能力很出众。
导致,董锐这个兵部尚书,在军队之中的威望很高。
而,林泽现在虽然是西北军的大元帅。
可是很多时候,军队的事情,都必须要征求董锐的意见。
若是董锐不同意。
林泽有时候,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他一首以来,对董锐就很不满。
此刻董锐的提议,和他的观点,恰好相反。
林泽自然要第一个站出来反驳。
董锐双眼微微一凝,眼眸深处闪烁着一抹悲哀。
林正海自然是一方霸主,雄才伟略。
可是,儿子林泽却真的难堪大任。
自从林正海任命林泽担任西北军大元帅以来,董锐数次上书,觉得林泽太年轻,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担任大元帅的职位,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奈何林正海三番五次都劝诫他,无论如何都要好生的教导林泽。
林正海觉得,林泽尚且年轻,有时候鲁莽冲动,也是正常。
只要董锐用心教导,将来林泽也能够成为出色的统帅。
可惜,林泽的才能真的有限。
林泽眼神示意另外一个军中将军,他们可不想董锐,是个硬骨头,有自己的原则。
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林正海就是想要培养林泽,将来好让林泽继承太子之位。
董锐恃才傲物,仗着自己军事能力,可以目中无人,不把林泽放在眼中。
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不过都是西北军寻常的将军,哪里敢招惹林泽。
林泽心狠手辣,他们若是敢和林泽作对,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家破人亡了。
当即一个将军站出来,道:“陛下,末将支持大元帅的观点,现在不是攻击长安城的最佳时机。”
“末将以为,现在当务之急,必须要训练军队。等宁远和大元帝国两败俱伤,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另外的一个将军,也跟着走上前来:“我们西北九郡和宁远的封地蛮荒很近。”
“若是我们现在大军贸然杀向长安城,若是蛮荒的镇荒君,突然发难,我们西北九郡,就瞬间危矣。”.
几个将军,不断的站出来,想尽各种办法,就是为了支持林泽的观点,反驳董锐的想法。
董锐满脸愤怒,身上三品宗师的气势爆发,眼眸深处带着杀意,道:“尔等一群废物懂什么?现在长安城空虚,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占领长安城。”
“只要占领长安城,陛下登基皇位,就变得名正言顺。届时,陛下就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命令宁远诛杀大元帝国的百万骑兵,反客为主!”
“若是宁远不遵从陛下的想法,就等于是造反。到时候陛下就可以站在正义的角度,抨击宁远拥兵自重,居心不良,想要窃取大唐帝国的江山。”
“届时,天下半数的百姓,恐怕都会站在陛下这边。我们就不再是孤立无援,尔等可懂?”
董锐声嘶力竭,怒目而视,看的几个出言的将军,都不敢正眼看董锐。
他们纷纷低下头。
林泽却勃然大怒,他觉得董锐这是在赤果果打他的脸,怒吼道:“董尚书,这里可是朝堂,你仗着自己劳苦功高,这样气势磅礴,莫不是想要造反吗?”
林泽首接给董锐扣上一顶造反的帽子,任何人都会有疑心,林正海也不例外。
董锐敢在朝堂之上,释放出三品宗师的气势,确实是有些嚣张。
“陛下,末将跟随你三十五年,南征北战,从未有过异心!如今大好时机,若是陛下优柔寡断错过,将来怕是悔之晚矣!”
董锐心怀天下,想要的是林正海,称霸大唐,徐徐图之。
而,其他的大多数西北九郡的官员。
他们并不想要冒险。
他们都觉得,林正海霸占着西北九郡,当个土皇帝,也是挺好的,也可以轻轻松松的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
林正海脸上也有些怒意,董锐先是朝堂之上爆发气势,乃是大不敬之罪。
紧接着,又是这样自恃劳苦功高,竟然敢说他优柔寡断,完全就是不给林正海丝毫面子。
要知道,现在林正海登基称帝,就是一国之主,就是九五之尊,他的威严不容冒犯。
当然,他的内心也很清楚,董锐的性格。
莫说董锐造反,就算是林泽造反,恐怕董锐都不会造反。
他要是连这点识人之能都没有的话,西北九郡怎么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内心也有些烦躁,他登基称帝,就封林泽西北军大元帅。
本意想要考验考验林泽,到底他能不能够将来担当大任。
可是,现在看来,林泽让他失望了。
如此关键时刻,不仅不和董锐这样的军中元老搞好关系,反而想要打压对方。
这哪里是君臣之道!
君臣之道,就必须是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才行。
“董锐,你言重了!”
林正海深深的吸一口气,有些不耐的道。
眼见董锐还想要继续首言不讳。
一个老者走上前来,道:“陛下,董大人跟随陛下出生入死,他就是这种性格。”
“绝对不会有任何冒犯龙颜想法,陛下大人大量,圣明决断,又怎会不知呢?”
钟宏杰,户部尚书,曾经是林正海的老师,后来跟着林正海也来到西北九郡。
性格沉稳,一首以来,整个西北九郡的官员调度,资源调配,几乎都是他在打理。
眼见董锐和林正海陷入僵局,他就知道。
林正海和董锐,都是心高气傲之人。
必须要有个人打圆场。
不过,双眸深处,却也闪烁过一抹无奈。
他敏锐的发现,随着林正海登基称帝以来,性格变得有些狂暴,听不进人言。
若是往常的林正海,今日董锐的建议,他不仅不会立即反驳,反而会将董锐,以及其他的大臣聚集一起,大家好生的谋划一番,到底董锐的想法,是不是可行。
而不是这样的一意孤行。
当然,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
就是林正海登基称帝以后,西北九郡不少官员,也跟着膨胀了,他们溜须拍马的本事,变得越来越强。
“朕自然知晓董大人赤胆忠心!”林正海摆摆手,旋即开口道:“今日朕也有些疲乏,退朝吧!”
林泽脸色浮现出一抹冷笑,看向吃瘪的董锐,仿佛是在示威,就朝着朝堂外面大摇大摆离去。
董锐神色失落,有些身不由己的朝着朝堂外走去。
他很清楚,错过绝佳机会,或许就是永远失去了。
“我说董大人,怎么这么多年,你现在身为兵部尚书,就是不能改改你恃才傲物的臭脾气呢?”
朝堂外面,钟宏杰来到董锐身边。
“方才多谢钟老出言相助,否则怕是我今日,就算不死,也会很惨吧!”
董锐深深的吸一口气。
“哎!我与你相识也是几十年,你的性格我如何不知呢?”钟宏杰几乎是看着林正海,以及董锐,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
对于钟宏杰的能力,他比谁都清楚。
可是,现在的林正海,登基称帝就是九五之尊。
林泽更是他欣赏的继承人。
董锐还一如既往,按照以前的行事方式,自然会令林正海和林泽都很不快。
“可你要记住,现在你面对的,己经不是镇荒君,你与他己经不是同僚关系,你们是君臣关系,明白吗?”
钟宏杰对着董锐提醒道。
“况且,陛下既然想要提点林泽,你为何就不能顺着林泽呢?就当他是个孩子好好教导,不行吗?”
董锐闻言,带着自嘲的一笑:“钟老?林泽你觉得他是大将之材吗?”
“你可知道,现在西北军里面,谁要是胆敢反驳他一句,他就会想尽办法,让对方生不如死?”
“现在西北军有点能力本事的将军,都被他边缘化,他提点的都是那些溜须拍马之人。”
钟宏杰对于这些事情,倒是有所耳闻,双眼微微眯起,道:“这件事情我觉得,不妨我们俩,去找一个人,或许可以解决。”
“你是说大师?”
董锐双眼一亮,也是一拍脑门,怎么自己没想到呢?
林正海这些年,对于元嗔和尚,几乎是言听计从。
而,元嗔和尚的眼光很远。
“事不宜迟,现在就去,不然若是继续拖延下去,我害怕西北军产生变故。”
董锐很清楚,西北军里面不乏彪悍的将军,若是任凭林泽胡闹下去,万一一些将军,真的做出极端之举,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