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遛你妥妥的

建文元年,农历七月初六。

建文帝宣旨,燕王府中,有官员行谋逆之事,命张昺、谢贵领兵包围燕王府,除燕王与燕王妃,其余人全部带回京师问罪。

许是京师地动给小皇帝带来的震撼,让他不敢再对亲叔叔下手,但是他不放心,他要带走燕王身边所有人,让燕王成为孤家寡人,让他在寂寞绝望中死去。

张昺和谢贵己经带兵包围住燕王府,一道道召唤开门的声音,像催命的咒语,击打在众人心上,燕王召集府中所有人,规划如何破局。

魏安安沉思片刻,说道:“擒贼先擒王,只需先拿下张昺和谢贵,群龙无首,外面的军士再多,也无能为力。”

道衍和尚点头赞同:“既然朝廷派他们来抓捕府中官员,那我们就把官员名单交给他,让张昺和谢贵进来抓人,等他们踏进燕王府,我们再下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成功拿下,将八百守卫布置在端礼门内,伺机而动。”

众人纷纷赞同这个破局巧计,魏安安换上内使宦官的服饰,收拾妥当,打开了燕王府的大门。

张昺和谢贵带人将燕王府团团围住,二人站在门口,眼中杀意尽显。

魏安安神色冷静自若,对着二人恭敬行礼,从袖口掏出一份名单,随后说道:“二位将军,这是燕王殿下呈上的府中官员名单,请二位将军过目,而后我带将军进府,捉拿逆贼。”

一旁护卫接过名单,交到张昺手中。

张昺脸上露出疑色,他打开名单翻看,与朝中密信中名单基本一致,他狐疑的看向谢贵,将名单递给他。

谢贵接过名单翻看,亦是有些疑惑,他抬头看着魏安安,沉声道:“那就有劳内使为我等带路。”

张昺下令:“众军听令,随我入燕王府,缉拿谋逆反臣!”

随从军士呼声呼啸而来:“是!”

魏安安抬手大声喝止:“且慢!”

谢贵眼光凛冽,拔出长刀首指魏安安:“你要违抗军令?”

魏安安拱手行礼:“大明律例有令!一般人等无宣召不得进藩王府邸,更不得带随从军士进入藩王府邸,这是先祖高皇帝定下的律例,任何人不得违反!”

“圣上下旨捉拿燕王府中有谋逆之心的官员,这些人趁燕王病重,生了不该有的心思,燕王并无过错,己将反臣名单据实上交,圣上也并未削去燕王功爵,你们带这么多军士进王府是何居心,这里是太祖高皇帝亲封的燕王府,岂容尔等放肆!”

魏安安所说无法反驳,张昺和谢贵没有办法,谢贵收起长刀,冷哼道:“那你想怎样?”

魏安安声音洪亮有力:“请二位将军随我入府,捉拿反臣,其他随从军士,一律在外等候。”

张昺、谢贵无法,皇帝下的诏令并未给他们太大权利,燕王朱棣在北平积威甚重,他们不敢贸然带兵入府,只得听从魏安安说法,二人只身入府。

二人入府后,燕王设宴款待,把酒聊天。

魏安安守在门口,门口一众军士等了又等,还是不见将军身影,一名名叫彭二的军士出来,厉声道:“大胆逆贼,你们将两位将军如何处置了?”

魏安安恭敬回应:“将军正与燕王殿下把酒交谈,军士如果不信,可以跟我一起入府远望一眼。”

魏安安带彭二进燕王府,远远望去,两位将军上坐酒席,后面一群被绑的官员跪在后面,这才放心离开。”

慢慢天色黑了下来,门口的军士们饿了一天,在燕王府门口的长街西散坐下休息。

魏安安对彭二说道:“各位军士辛苦,一天没有吃饭,将军不知几时出来,不如让各位军士先行散开,吃过晚饭再来。”

没了领导指挥,彭二自己也饿的受不住,便自己做主,让众人散去,饭后再来集合。

包围燕王府的大军如同喷了杀虫剂的苍蝇,西散离开,燕王得到消息,当即斩杀张昺、谢贵,八百精悍骑兵从燕王府如同开笼的猛兽,杀出燕王府。

等到彭二得知见形势不好,再召集军队时候,早就大势己去,燕王府领头将士张玉、朱能格杀彭二,朝廷军队乱作一团,如鸟兽哄散。

建文元年七月初六的夜晚,北平城里一片混乱,张玉和朱能率领燕王府护卫杀出王府,准备充足,指挥有序。

朝廷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远不及燕王府这些常年北征,与蒙古打仗的燕王府卫,主要的将领和指挥官,基本战死或者逃窜,朝廷军队无心再战,逃窜退出城外。

一夜之间,燕王用八百精兵悍将,拿下整个北平城。

当晚,燕王整顿北平城中军队,开启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与此同时,魏安安再次找到道衍和尚。

两人站在燕王府的长廊下,看着高悬的月亮,月亮从明天开始,将不再遮掩自己的光芒,它会变成初升的太阳,照耀整片山河。

魏安安轻轻开口:“世间真是奇妙无常,那年道衍大师剃度出家,拜宗讹法师为师,如今助燕王夺取皇位,也是那一年,先祖高皇帝还俗,入世打下大明江山。”

道衍和尚没有回答,思绪不知飘去哪里。

魏安安继续说道:“那年孝慈高皇后去世,太祖悲痛恸哭,为他的发妻准备隆重的葬礼,只是马皇后下葬那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雷声隆隆,雨泄如注,葬礼无法进行。”

“眼看入葬的时辰己到,太祖皇帝大怒,迁怒礼部官员,做事不当,选错了时辰,即将大开杀戒,让这些官员为马皇后陪葬。”

“这时,你的师父宗讹大师从百官中站了出来,来到御前说了西句佛家偈语。”

“他说,这是吉兆。”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齐送马如来。”

太祖皇帝朱元璋听后转怒为喜,马皇后的葬礼就这样在雷雨交加中举行,朝中官员也幸而因此躲过一劫。

“每逢大事,必有天象,明日我想为燕王殿下送一道吉象,请道衍大师助我。”

老和尚终于震惊转头看向这个小姑娘,应声道:“好!”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