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道衍和尚

赵里长酒过三巡,才缓缓开口,说明自己来意,赵里长想把粮食放在店里售卖,吸引更多人来大窑村。

亲家听了眉头紧皱,连连摆手,西下打量无人,低声感叹:“当年徐达大将军攻下元大都,将都城改名为北平,意为平定北方,平安安定。我们也过了几年安乐日子,只是最近的北平却并不太平。”

“圣上要削藩,迟迟找不到燕王陛下错处,朝廷的兵马日日在街上巡查,在燕王府附近转悠,燕王称病不见人,闹得人心惶惶,大家都不敢出门,你要是拿出这么好的东西,在街上叫卖,而且村里还囤积这么多粮食,必然会被抓走拷问,我劝兄长三思。”

赵里长听后眉头紧锁, 一时没了主意。

魏安安听后,心中了然,这与她猜测的情况差不多,她开口道:“不知掌柜可认识燕王府的人,能否引荐一番?”

对方轻叹一声摇头道:“如今打铁铺子己经停了,北平城里草木皆兵,到处都是朝廷的探子,哪里去找燕王府的人。”

魏安安点头,如今情况,就是找到燕王府的人,对方也不会轻信自己,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当她设身处地的站在大明朝的一个普通的街道上,在还没有开启战乱的普通的一天,皇权的像一座大山重重的压在百姓的心口,还没将人压死,但是沉重的让人受不了。

当晚,魏安安几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街道上空无一人,魏安安房门悄然打开,她换成夜行服趁夜进了北平城。

魏安安站在燕王府门口,与五城兵马司的巡逻队擦肩而过。

这里曾经是元朝皇宫,此时的宫殿己经不复当日气派,燕王府大门紧闭,幽黄的灯光从宫殿深处隐隐透出来,就像它的主人一样,遮掩起身上光芒,困缩其中。

她没有进王府,眼下燕王府正是戒备最严的时候。

她转身去了不远处的西长安街,那里有一座大庆寿寺,根据历史记载,如今大庆寿寺的住持就是后世称赞的黑袍宰相—妖僧姚广孝。

寺庙大殿里,烛火明亮,香火缭绕,小和尚们下面打坐,寂静无声。

魏安安悄悄绕到后院,后面有一个小院落,应该就是姚广孝的方丈院,她悄悄隐匿在黑夜里,这时屋里传来说话声:“住持,祈福经诗己送到佛前,您早些休息。”

话音刚落,一个小和尚从屋里出来,向大殿走去。

等小和尚渐渐走远,魏安安从黑影中走出来,她看着屋里昏黄的烛光轻轻摇曳,隐约间能看到老和尚打坐的身影,腰背坚挺,像是在等什么人,她没有上前开门,蹲下身子,坐在了门口的台阶上。

女孩轻灵的歌声在院里响起,魏安安轻轻哼唱着歌:“莫逐燕,逐燕燕高飞。”

屋里的烛火晃动了一下。

“高飞上帝畿(ji)。”

歌声绵长,轻灵动听,仿佛唱进了人的心里。

“莫逐燕,逐燕燕高飞~”过了许久,身后的门被人打开,一个人影来到魏安安面前。

魏安安抬头看着眼前的老和尚,唱完最后一句:“高飞上帝畿!”

眼前这个和尚让人难以形容,身穿黑袍,胡须有些花白,倒三角眼睛里竟然带着慈祥和探究,身型高大却没有压迫感,她突然想到袁珙对他的评价‘形如病虎’,一只隐藏实力,等待时机的老虎。

老和尚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姑娘,小姑娘容貌秀丽俊美,眼神灵动狡黠,面相难得一见,他看不透。

当年他见燕王朱棣时一眼就看出了朱棣身上的帝王之相,这个姑娘的面相他竟然看不透,观她周身的气运,竟隐隐超过了帝王。

二人观察了片刻,魏安安先开口:“听闻道衍大师擅长解梦,我有一梦,想求道衍大师帮忙解惑。”

老和尚双手合十,虎口捏住佛珠,声音低沉有力:“不知姑娘做了何梦,让你心生困惑,深夜来看望我这个老和尚。”

魏安安神色平静,声音中透出一抹郑重:“我梦到,建文帝大肆削藩,各地藩王全部被废黜囚禁而死,燕王死于此次削藩之难,朝廷无可镇守边关大将,大明王朝亡于二世。”

老和尚转动手里佛珠,没有说话。

魏安安神色不变,清冷的声音继续说道:“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燕王殿下不忍百姓疾苦,不忍藩王被残害殆尽,从北平起兵征讨,清君侧之恶,建文帝自焚于皇宫,燕王入主京师,登基称帝,创建了永乐盛世,被后人传颂。”

“道衍大师能否帮我解梦?”

半晌,老和尚摇头道:“你的梦,老衲解不了,这个梦只有燕王能解。”

魏安安抿嘴,心中腹诽,这个奸诈狡猾的老和尚!

她大晚上跑这么远来这寺庙里,不愿再跟这些八百个心眼子的古人弯弯绕绕,起身首白问道:“老和尚!我想与你一起,为燕王殿下送上一顶白帽子!如何?”

燕王殿下己为王,再加一顶白帽子,就是皇字。

道衍面色不显,心下惊骇,这话他只在私下与燕王殿下说过,绝不可能被其他人知晓,眼前这小姑娘从哪里听来这些话?

生怕这小姑娘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道衍和尚将人带进屋里。

老和尚给魏安安倒了一杯茶,放到魏安安面前,眼神带着探究,开口问道:“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魏安安接过茶水:“我姓贡,开了一家杂货铺,大师可以叫我贡掌柜。”

她随手拿出精米和黍米,放在桌上,解释道:“这种精米在我的店铺只要二十文一升,黍米十文钱一升,不管外面粮价涨到多少,我的店不会涨价,也不会断粮,而且西季供应青菜和肉类。”

老和尚己经压不住脸上的震惊,这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精米,如此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还不会涨价,大军出行最紧要的粮草问题,眼前的小姑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这样大批量的囤粮,除了朝廷,没人能做到。

道衍和尚定定望着她,目光锐利:“姑娘是哪里人,怎么会有如此规模的粮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