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新九色鹿 > 第八章:战火纷飞中的守护

第八章:战火纷飞中的守护

8.1 战争阴影下的敦煌

抗战时期,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敦煌虽地处偏远,却也并非世外桃源,时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日军的轰炸范围不断扩大,周边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敦煌的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常书鸿深知,一旦敦煌遭遇战火,这座千年艺术宝库将毁于一旦,他和团队肩负着无比沉重的守护责任。

日军的空袭警报时常在敦煌上空响起,每一次警报声都像一把重锤,敲击着常书鸿和团队成员们的心。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周边地区在战火中遭受破坏,担心着敦煌的命运。常书鸿明白,敦煌的文物和壁画一旦遭到破坏,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片圣地。

8.2 紧急保护措施的实施

为应对可能的轰炸,常书鸿带领团队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应急保护措施。他们首先对洞窟内的重要文物进行详细登记和分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转移。对于那些无法移动的壁画和彩塑,他们采用沙袋、木板等材料进行加固防护,尽量减少轰炸可能带来的损害。

常书鸿亲自指挥文物的登记工作,他要求团队成员对每一件文物的名称、年代、尺寸、特征等信息都要详细记录。在登记一尊北魏时期的彩塑佛像时,常书鸿仔细地测量着佛像的身高、坐姿、手势等细节,他深知这些记录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在洞窟内搭建起简易的防护结构,用沙袋堆放在壁画和彩塑周围,形成一道保护屏障。在一个大型洞窟里,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将数百个沙袋搬运到指定位置,为洞内的壁画和彩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8.3 惊心动魄的文物转移

当得知日军有可能轰炸敦煌的情报后,常书鸿果断决定将部分最为珍贵的文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一项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运输条件极为有限,道路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常书鸿没有丝毫退缩,他亲自组织运输队伍,精心安排路线,确保文物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

运输队伍由当地的村民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用马车、牛车装载着文物,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行。常书鸿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情况。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无数困难。有一次,突然遭遇暴雨,道路泥泞不堪,车辆陷入泥沼无法前行。常书鸿带领大家冒雨下车,用肩膀扛、用绳子拉,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车辆从泥沼中解救出来。

还有一回,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土匪的拦截。土匪们觊觎文物的价值,企图抢夺。常书鸿毫不畏惧,他挺身而出,向土匪们讲述敦煌文物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文物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土匪们被常书鸿的勇气和执着所打动,最终放弃了抢夺的念头,放他们通行。

在转移过程中,每一件文物都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工作人员用厚厚的棉被和稻草将文物包裹起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经过数天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将文物安全转移到了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常书鸿看着完好无损的文物,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这次成功的文物转移,为敦煌的珍贵文物在战火中保住了一线生机,也让常书鸿和他的团队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守护决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