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罗正刚书记“叫停”调查后的第三天上午,孟建国,脸色有些复杂地走进了陈明的办公室。
“陈明,有个情况,跟你通报一下。”孟建国在陈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
陈明抬起头:“孟主任,您说。”
孟建国喝了口水,似乎在组织语言:“今天上午,市纪委的廉政账户上,收到了一笔五十万元的特殊款项。”
陈明心中一动,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孟建国。
孟建国继续说道:“这笔钱,是以黄启明副市长的名义,由他的爱人亲自送到我们纪委财务室‘主动上缴’的。名义是……黄启明同志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在与一些企业进行正常工作交往的过程中,未能严格要求自己,收受了对方赠送的一些‘礼金’和‘慰问金’,现在认识到错误,深感不安,决定主动向组织清退这笔不当所得。”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的复印件,递给陈明:“这是黄启明同志亲笔书写的一份‘深刻检查和自我批评材料’,连同那五十万现金,一并送过来的。上面写得倒是……情真意切,认识也‘非常深刻’。”
陈明接过那份所谓的“检查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通篇都是些官样文章,先是歌颂了党组织的伟大光荣正确,然后深刻检讨了自己放松了思想改造、未能抵制住不良风气侵蚀的“严重错误”,最后表示要痛改前非,汲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云云。对那五十万的来源和具体事由,则含糊其辞,一笔带过,只说是“过去在工作中未能严格要求自己而收受”。
“五十万……倒是和魏鹏当初供述的数额,对上了。”陈明放下材料,语气听不出什么波澜。
孟建国看着他,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无奈和不解:“是啊,不多不少,正好五十万。而且,早不退,晚不退,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退。这里面的‘学问’,恐怕不小啊。”
又过了几天。
江城市委就黄启明副市长的“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
会议的结果,通过一份内部传阅的文件,很快便送达到了市纪委。
孟建国再次来到陈明的办公室,这一次,他的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他将一份盖着市委办公厅印章的文件复印件,首接放在了陈明桌上。
“你自己看吧。”孟建国的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失望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陈明拿起文件,那是一份《中共江城市委常委会关于对黄启明同志有关问题的处理决定》。
决定中写道:“经查,黄启明同志在担任江城市副市长期间,未能严格遵守党的廉洁自律规定,在与部分企业进行工作交往的过程中,存在收受礼金的违纪行为。鉴于黄启明同志能够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深刻认识自身错误,并积极主动全额退缴了违纪所得,有明显的悔改表现,且其行为尚未构成严重违法。根据《纪律处分条例》及相关规定,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黄启明同志党内警告处分。”
文件的最后,还象征性地提到,对黄启明同志在市政府的分管工作,将“进行适当调整”。
党内警告处分!
依旧担任副市长!
分管工作,只是“适当调整”!
这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理结果,如同当头一盆冰水,狠狠地浇在了陈明、刘孟德、张磊等所有参与了黄启明线索秘密核查工作的专案组成员的心上。
刘孟德在只有他和陈明、张磊三人的时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猛地将手中的一支钢笔狠狠地摔在了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叫什么事儿!”刘孟德这位经验丰富、一向沉稳的老纪检,此刻也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我们辛辛苦苦查了那么久,掌握了那么多疑点,魏鹏的供述,张志强的资金流水,还有他多次为特定商人打招呼的事实,哪一条不够对他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结果呢?他主动退回五十万,写一份不痛不痒的检查,就换来一个党内警告?!这不明摆着是有人在背后把他给硬保下来了吗?!这简首就是对我们纪委工作的公然戏弄!”
张磊也年轻气盛,他一脸的愤懑和不解,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不通,为什么事实如此清晰,处理结果却会是这样。
陈明没有说话。
他默默地站起身,走到那只存放着黄启明案所有秘密核查材料的保密铁皮柜前,打开柜门,将桌上那份刚刚由孟建国送来的、关于黄启明处理决定的文件复印件,也一并放了进去。然后,他将所有关于黄启明的卷宗材料,仔仔细细地重新整理好,用牛皮筋一匝一匝地捆扎结实,然后放进了保密柜的最深处。
他锁上柜门,钥匙被他紧紧地攥在手心,几乎要嵌进肉里。
他知道,刘孟德的愤怒,张磊的不解,也正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但他更清楚,此刻,任何的抱怨和牢骚,都己无济于事。
黄启明事件的这个“圆满”解决,在江城官场,似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除了少数知情人心中各有滋味外,一切又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那场针对一位现任副市长的秘密核查,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猜测和震动,都从未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