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城三号摄影棚内,西十度的高温让空气都变得粘稠。齐昊站在绿幕前,额头的汗珠在强光灯下闪闪发亮。这是《未来之音》开拍的第七天,也是他第一次挑战电影男主角——一位痴迷古琴的未来音乐家。
"Cut!"导演陈可辛的声音从监视器后方传来,"齐昊,转身的节奏再慢一点,记住你手里是价值连城的唐代古琴,不是吉他。"
齐昊点点头,接过道具师递来的毛巾擦了擦手。不远处的休息区,刘菲正和造型师讨论下一场戏的服装。她饰演的女主角是位严谨的文物修复师,此刻正穿着素白的工作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与平日里的明艳判若两人。
"再来一遍!"场记打板声响起。
这一次,齐昊放慢动作,指尖在仿制的"九霄环佩"琴上轻轻抚过,仿佛真的在触碰千年历史。这是他特意去故宫博物院找专家学的手法——三周前,他每天花六小时练习最基本的"抹""挑""勾"指法,首到手指磨出水泡。
"好!这条过了!"陈可辛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刘菲准备,第38场!"
齐昊退到监视器旁,看着刘菲迅速进入状态。镜头前的她连眼神都变得不同——那是种学者特有的专注与热忱。他忽然想起昨晚刘菲熬夜研读剧本时,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对角色心理的分析。
"震惊吧?"陈可辛不知何时站到他身旁,"我第一次看她演戏时也这样。有些人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齐昊深有同感。在原本的时间线里,刘菲要到2015年才获得演技认可,而现在,她足足提前了九年就展现出影后级别的天赋。
午休时分,齐昊在临时搭建的休息室里翻阅电影原声带的乐谱。门被轻轻推开,刘菲端着两盒盒饭走进来。
"听说某人又没领午饭?"她将盒饭放在桌上,顺手抽走齐昊手中的钢笔,"别改了,作曲团队都快被你逼疯了。"
齐昊笑着打开盒饭:"那段古琴配乐真的不够唐代..."话音未落,他的筷子停在半空——刘菲的左手食指缠着创可贴,"手怎么了?"
"没什么。"刘菲下意识缩回手,"早上修复戏用的镊子太锋利。"
齐昊拉过她的手仔细查看,创可贴边缘还渗着一点血色。这哪是镊子划的?分明是琴弦的勒痕。他抬头对上刘菲闪烁的眼神:"你偷偷练古琴?"
"就...想更贴近角色。"刘菲抽回手,"跟故宫的周老师视频学了几天。"她顿了顿,"别告诉导演,文物修复师的手应该完美无瑕。"
齐昊心头一热。这就是刘菲,永远比旁人努力十倍。他想起重生前看过的一段幕后花絮——拍摄《敦煌》时,她为三分钟镜头自学了半年琵琶。
"给你看个东西。"齐昊从手机调出一段视频,是他在伯克利演讲时台下那个自闭症女孩,"昨天收到她妈妈的邮件,孩子现在能说简单句子了。"
刘菲的眼睛瞬间。这个情节正是电影里关键的转折点——未来音乐家发现古琴声波能唤醒沉睡的神经。而灵感正是来自Ω和弦治疗自闭症的真实案例。
"所以我们必须拍好这部电影。"刘菲握紧齐昊的手,"让更多人知道音乐的力量。"
门外突然传来嘈杂声,场务慌张地跑进来:"齐老师,有群粉丝闯进来了!"
摄影棚外,二十几个年轻女孩举着应援牌围在警戒线外。看到齐昊出来,立刻爆发出尖叫。保安满头大汗地阻拦着往前挤的人群。
"请大家安静!"齐昊提高声音,"里面在拍戏,不能打扰。"
一个戴眼镜的女孩突然举起古琴模型:"昊哥!我看了你学古琴的vlog,也报了班!"
其他女孩纷纷附和:"我也是!""现在民乐班都爆满!""学校要开古琴社团了!"
齐昊愣住了。上个月他确实在微博发了段学琴视频,没想到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刘菲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轻轻捏了捏他的手臂。
"这样,"齐昊提高声音,"等拍摄结束,我请剧组安排参观日。现在请大家配合工作,好吗?"
女孩们乖巧地点头,在保安引导下有序离开。最后一个扎马尾的女孩突然回头喊:"菲菲姐!你在《金陵雪》里的表演太棒了!我奶奶看哭了三次!"
刘菲惊讶地眨眨眼。这部小众文艺片上周才上映,排片量极少,没想到己经有观众记住她的角色。
回到棚内,陈可辛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知道吗?刚才那一幕比剧本写的还精彩。"他指了指监视器回放,"真实的偶像力量,不是演出来的。"
齐昊望向刘菲,发现她正凝视着道具古琴,眼神温柔而坚定。那一刻他忽然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早己超越娱乐——它正在真实地改变一些东西,就像Ω和弦改变那些孩子的人生一样。
当晚的夜戏拍摄到凌晨三点。收工时,齐昊发现刘菲不见了。寻到化妆间,推门看见她伏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明天场次的剧本,上面用荧光笔标满了记号。
他轻手轻脚地取下剧本,却被扉页上的一行字吸引:"给菲——愿你像修复文物一样,修复这个世界的残缺。爸爸,2005.6.18"
这是刘正风生前送给女儿的最后一本书《中国古物之美》的题词,如今被她贴在剧本上当作精神指引。齐昊想起白天那个夸刘菲演技的女孩,想起片场工作人员对她专业态度的交口称赞,想起她手指上的琴弦勒痕...胸口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暖流。
"唔...几点了?"刘菲迷迷糊糊地抬头,脸上还带着剧本压出的红印。
"很晚了,我送你回酒店。"齐昊帮她披上外套,突然问道,"为什么接这部戏?以你现在的咖位,完全可以选更商业的大片。"
刘菲沉默了一会儿,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在她的睫毛下投出细碎的阴影:"记得爸爸发现Ω和弦那天吗?他在日记里写'像听到千年古琴的叹息'。"她轻轻抚摸道具古琴,"我想知道他当时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回酒店的车上,刘菲靠着齐昊的肩膀又睡着了。齐昊小心地掏出手机,给马腾发了条信息:"那个音乐教育APP,加个古琴入门模块吧,师资我来安排。"
车窗外,横店的仿古建筑在夜色中沉默伫立。而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国家大剧院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正在进行——十位通过Ω项目获得音乐感知的自闭症儿童,正在演奏《东风》的改编版。台下第一排坐着文化部部长和几位白发苍苍的音乐学院教授。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最年长的教授擦了擦眼角,对身旁的同事说:"这电影必须拍好,刘正风的心血不该被遗忘。"
而这一切,都将通过银幕传递给千万观众。齐昊看着怀中熟睡的刘菲,轻轻吻了吻她的发顶。这一次,他们不仅是在演绎故事,更是在延续一个未完成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