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录音室的玻璃墙上贴满了《时间旋律》的分镜图。齐昊盯着第五张——男主角站在时空裂缝前的特写,下面标注着"主题曲高潮插入点"。三个月了,电影己经进入后期制作,但他的主题曲创作却卡在了最后八小节。
"又熬夜?"刘菲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她穿着印有电影logo的卫衣,头发随意地扎成丸子头,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马克刚开完制片会,问主题曲进度了。"
齐昊接过咖啡,温度刚好,是他喜欢的危地马拉豆,加半分糖——刘菲记得他所有的偏好。这三个月,她几乎成了他在洛杉矶的私人助理,从饮食起居到工作安排,事无巨细地照料。
"还差最后一段。"齐昊转动椅子,面向控制台,"主角面临抉择时的音乐,需要既有命运感又有希望..."
"就像这样?"刘菲突然哼起一段旋律,简单却抓耳,完美契合齐昊描述的情绪。
齐昊的手指僵在键盘上。这段旋律...在原世界线里,是电影《星际穿越》的主题曲片段,汉斯·季默的作品。而在这里,它不该存在。
"你从哪听来的?"他尽量保持语气平静。
刘菲歪着头想了想:"不知道,就突然在脑子里冒出来的。可能什么时候在广播里听过?"她笑着摇头,"别管这个了,能用吗?"
齐昊没有回答,而是重新播放了己经完成的部分。电影男主角穿越时空改变过去,却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必须在爱情与责任间做出选择——某种程度上,这与他自己的处境惊人地相似。
"对了,"刘菲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马克同意了你对音乐版权的坚持,但有个条件。"她翻开合约附录,"电影宣传期间,你需要配合参加至少十场全球首映礼,包括...北京站。"
北京。这个词汇让齐昊心头一紧。三个月没回去了,"未来之声"靠视频会议远程管理,赵子琦和苏芮的新歌发行在即,还有...
"林雨晴会负责北京首映礼的音乐部分。"刘菲补充道,眼睛观察着齐昊的反应,"华纳是联合出品方。"
控制台上的指示灯明明灭灭,像遥远的星光。齐昊想起离开北京前那个夜晚,林雨晴在录音室里帮他调整苏芮的歌,临走时说的那句"祝洛杉矶之行顺利",客气得像在送别一个普通同事。
"挺好。"他简短地回答,将注意力转回音乐软件,"告诉马克,主题曲三天后交付。"
刘菲离开后,齐昊独自留在录音室。窗外的洛杉矶灯火通明,与北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繁华。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第西张专辑的制作文件——尽管电影工作繁忙,他仍在同步准备个人新专辑。
文件夹里有十五首Demo,其中五首是完全原创,其余或多或少借鉴了"未来记忆"中的歌曲。但最特别的是一首名为《重生》的纯音乐,只有钢琴和弦乐,没有任何"借用"元素,是他来到洛杉矶后的深夜创作。
齐昊戴上耳机,点击播放。简单的C大调前奏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没有华丽的技巧,没有复杂的编曲,却有种首击心灵的坦诚。这是他在原世界线里从未达到过的创作高度——不是因为他技术不够,而是因为没有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
手机震动,是"未来之声"工作群的更新。赵子琦的新歌《电子荒野》冲上了亚洲新歌榜前三,评论区一片好评:"编曲太有层次了"、"终于听到不一样的华语电子"...
齐昊点开歌曲详情——制作人一栏写着:林雨晴。
他鬼使神差地点开林雨晴的微信头像。她的朋友圈很少更新,最新一条是一张录音室的照片,配文"回归初心"。照片角落的控制台上,放着一个熟悉的物件——他送给她的第一个礼物,一个古董节拍器。
齐昊放大照片,发现节拍器旁边摆着一本翻开的书,页面上有铅笔标记的痕迹。他眯起眼辨认那行小字:《时间与记忆的哲学研究》。
胸口突然一阵发紧。林雨晴还在研究时间理论?她是否仍在试图理解他的"预知"能力?或者...她发现了更多?
"嘿,还在工作?"录音室门再次打开,马克带着他的团队走了进来,"我们有个新想法。"
接下来的两小时,电影制片团队讨论着如何将主题曲与电影高潮完美结合。齐昊心不在焉地听着,手指在钢琴上无意识地弹奏着《重生》的片段。
"就是这个!"马克突然大喊,吓了齐昊一跳,"刚才那段旋律,完美契合主角的顿悟时刻!能再弹一遍吗?"
齐昊这才意识到自己弹的是什么。这段旋律太过私人,几乎是他重生经历的音乐具现,从未打算公开,更别说用在商业电影中。
"那是...未完成的作品。"他试图推辞。
"那就完成它!"马克兴奋地说,"听着,齐,我知道你坚持音乐版权独立,但如果你同意将这首...叫什么名字?"
"《重生》。"
"如果你同意将《重生》作为主题曲,我们可以重新谈分成比例。百分之五的全球票房分成,加上原声带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
这个条件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原世界线里,只有少数顶级音乐人能拿到这样的分成。
"我需要考虑一下。"齐昊说。
会议结束后,齐昊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录音室。窗外的洛杉矶开始下雨,罕见的大雨敲打着玻璃,像某种摩尔斯电码。他打开视频通话,拨通了陈坤的号码。
北京那边是中午,陈坤的背景是嘈杂的办公室:"昊哥!正想联系你。苏芮的新歌下周发行,林雨晴制作的版本,反响预测很棒。另外..."
"林雨晴最近怎么样?"齐昊打断他。
视频那头,陈坤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挺忙的。华纳给了她很大空间,听说在筹备一档原创音乐人节目。"他顿了顿,"对了,她上周来公司取东西,问起你的近况。"
齐昊的心跳漏了一拍:"她问了什么?"
"就是工作上的事...电影进度,新专辑方向之类的。"陈坤的眼神飘向别处,"哦,她还留了份文件给你,说是你可能会需要的资料。"
"什么资料?"
"不清楚,密封的。要我快递过去吗?"
齐昊正想回答,录音室门被推开,刘菲走了进来:"亲爱的,马克说你对新提案有兴趣?那太棒了!"她看到视频通话,立刻凑过来,"嗨,陈坤!北京那边怎么样?"
通话在寒暄中很快结束。齐昊关上电脑,转向刘菲:"你告诉马克我在创作新曲?"
"只是提了一下。"刘菲笑着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刚收到的快递,从北京来。猜是你急要的东西?"
齐昊接过纸袋,上面没有寄件人信息。拆开后,里面是一本《时间与记忆的哲学研究》的复印本,某些页面被折角,边缘有铅笔做的笔记。夹在书中的纸条上写着:"第47章或许能解答你的困惑。——L"
刘菲好奇地凑过来:"这是什么?哲学书?"
"研究资料。"齐昊迅速合上书,"电影音乐需要些理论支撑。"
"你总是这么认真。"刘菲吻了吻他的脸颊,"别熬太晚,明天我们还要去圣地亚哥参加预告片发布会。"
夜深人静,齐昊翻开那本书的第47章,标题是《记忆的真实性与身份认同》。页边有林雨晴细密的笔记:"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还是我吗?"、"当一个人的经历全部来自他人记忆,他的创作是否算剽窃?"
一段被荧光笔标记的文字格外醒目:"最深刻的身份危机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而是同时知道两个版本的自己。"
齐昊的呼吸变得急促。林雨晴不仅相信了他的重生故事,还在试图帮他解决身份认同的困境。她留下的不是质疑,而是理解。
他打开音乐软件,重新播放《重生》的Demo。这一次,他加入了弦乐部分,让旋律更加。然后,他做了一件从未想过的事——将这段纯音乐发送给林雨晴,标题只有简单几个字:"你的答案?"
回复来得比预期快。没有文字,只有一个音频附件。齐昊点开播放,是《重生》的和声改编版本,林雨晴加入了古筝元素,东西方乐器的对话让音乐瞬间有了灵魂。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100%齐昊的声音。终于。"
窗外,洛杉矶的雨停了。齐昊看向东方,那里是北京的方向。他打开《时间旋律》的合约,在签名处悬停片刻,然后坚定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一次,他不再借用任何人的未来。属于自己的声音,终于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