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冬的早晨,齐昊站在景山公园的制高点,俯瞰整座城市。晨雾中的紫禁城金瓦闪烁,远处CBD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他身后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京城著名地产经纪人老杨。
"齐先生,您看中的那套西合院就在那边。"老杨指向景山东侧一片保存完好的胡同区,"前后三进,占地六百平,保存状况良好,只是价格..."
"钱不是问题。"齐昊紧了紧羊绒大衣的领口,"关键是产权清晰,能进行现代化改造。"
老杨递过一叠资料:"这是房主提供的产权证明和建筑图纸。业主是位旅美华侨,急着套现,开价一千两百万,还能谈。"
齐昊快速浏览文件,心跳微微加速。在原时空里,这个地段的西合院二十年后价值超过三亿。而现在,2003年的北京房价才刚刚起步。
"安排今天看房。"他合上文件,"如果没问题,全款支付。"
老杨瞪大眼睛。即使在北京地产圈摸爬滚打二十年,他也极少遇到如此爽快的买家,更何况对方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歌手。
"齐先生,冒昧问一句..."老杨小心翼翼,"您买西合院是自住还是...投资?"
"都有。"齐昊望向远处的胡同,"北京的西合院是稀缺资源,未来升值空间巨大。而且..."他嘴角微微上扬,"我喜欢有历史的建筑。"
两小时后,齐昊踏入了这座始建于民国的西合院。虽然年久失修,但格局完整——朱漆大门、影壁、垂花门、正房厢房一应俱全。院中一棵老枣树虬枝盘曲,想必结过几十季的果子。
"水电管线老化,需要全部更换。"林雨晴跟在身后,专业地指出各种问题,"但主体结构完好,木雕和砖雕都是原装,修复后会很惊艳。"
齐昊点点头。自从决定投资地产,他就拉林雨晴入伙——她父亲是建筑教授,从小耳濡目染,对古建筑修复颇有见解。
"西厢房可以改造成专业录音室。"齐昊指着图纸说,"正房保留会客功能,东厢做卧室。后院的小楼..."
"做你的创作室。"林雨晴接话,"三面采光,安静私密。"
他们相视一笑,默契得仿佛合作多年的搭档。过去几个月,从音乐制作到商业投资,两人的配合越来越顺畅。齐昊提供未来趋势的判断,林雨晴则负责落地方案,将那些"预知"转化为现实可行的计划。
"就这么定了。"齐昊转向老杨,"一千万,全款,今天签意向书。"
老杨倒吸一口凉气:"这...杀价太狠了吧?"
"不狠。"齐昊胸有成竹,"这套院子挂牌半年了,看的人多,买的没有。房主人在美国,每年光维护费就十几万,拖得越久越亏。"
这番分析精准老道,完全不像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老杨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我尽量谈。"
离开西合院,齐昊和林雨晴在胡同口的小店吃了碗热气腾腾的卤煮。冬日阳光透过塑料门帘照在木桌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除了这套,我还看中了鼓楼附近的两个院子。"齐昊从包里拿出地图,在上面圈出几个点,"未来五年,北京会加大旧城保护力度,二环内的西合院将成为稀缺资产。"
林雨晴搅动着碗里的汤汁:"你确定要投入这么多现金?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股份不需要追加投资吗?"
"两边都不耽误。"齐昊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互联网公司是长期增值,房地产是稳健资产。而且..."他压低声音,"2008年会有金融危机,到时候现金为王,我们可以抄底更多优质资产。"
林雨晴挑眉:"你连这个都'预知'?"
"全球金融危机,想不记得都难。"齐昊苦笑,"不过这次,我们提前布局,危机反而会成为机会。"
正说着,齐昊的手机响了。是刘菲发来的短信:"试镜通过了!导演说我是他见过最有灵气的演员!谢谢你帮我理解角色~晚上一起庆祝?"
齐昊回复了祝贺,但婉拒了约会:"今晚要和房产经纪签合同,改天再庆祝。"
"刘菲的好消息?"林雨晴状似随意地问。
"嗯,《机械之心》试镜通过了。"齐昊收起手机,"剧本也按我们的意见修改了。"
林雨晴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那很好。她确实很有天赋。"
下午的签约进行得很顺利。房主急于脱手,最终接受了一千万的全款报价。签完字,齐昊的银行账户上少了八位数,但换来的是北京核心地段的一处珍贵房产。
"齐先生,您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年轻人。"老杨递过产权文件,忍不住感叹,"别的明星有钱了买豪车名表,您却投资老房子。"
齐昊微笑不语。在老杨看来是"老房子",在他眼中却是未来的金矿。更重要的是,西合院这类实体资产能对冲他音乐事业的风险——无论娱乐圈如何变化,北京核心地段的地产永远保值。
签约后,齐昊和林雨晴回到工作室,召集了一个小型会议。与会者除了装修设计师,还有林雨晴父亲推荐的古建修复专家。
"我的要求很简单。"齐昊展示着西合院的图纸,"外表保留传统风貌,内部现代化舒适。特别是录音室,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设计师提出几个方案,预算从一百万到三百万不等。出乎所有人意料,齐昊选择了最贵的方案。
"齐先生,这个方案虽然好,但投资回报率..."设计师欲言又止。
"我不打算转卖。"齐昊打断他,"这套院子会成为我的创作基地,也是未来'未来之声'厂牌的总部。品质比省钱重要。"
会议结束后,林雨晴留下来帮齐昊整理文件。冬日的夕阳透过落地窗,为工作室镀上一层金色。
"你真的打算成立厂牌?"林雨晴问,"不只是说说而己?"
"当然。"齐昊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未来之声'不只是唱片公司,而是涵盖音乐制作、艺人经纪、版权管理的全产业链平台。初期签三到五个有潜力的新人,慢慢扩张。"
林雨晴浏览着计划书,越看越惊讶:"这...太完善了。市场分析、五年规划、退出机制...你什么时候做的?"
"熬了几个通宵。"齐昊轻描淡写地说。实际上,这份计划书融合了他对原时空音乐产业二十年发展的观察,以及对这个时空市场的前瞻判断。
"需要合伙人吗?"林雨晴突然问。
齐昊抬头,对上她认真的眼神:"你是说..."
"我手头有两百万闲钱。"林雨晴平静地说,"父亲留下的教育基金,一首没动用。与其放在银行贬值,不如投资你的厂牌。"
这个提议让齐昊心头一热。两百万在2003年不是小数目,林雨晴愿意拿出来,既是对他商业眼光的信任,也是对两人合作的认可。
"15%股份。"齐昊当即决定,"你负责A&R和制作部。"
林雨晴摇头:"太多了。按投资比例算,我最多拿10%。"
"那5%算你的技术入股。"齐昊坚持,"没有你,'未来之声'就只是个空壳。"
他们握手达成协议,简单得不像是在讨论一个未来可能价值数亿的企业。但在齐昊看来,与林雨晴的合作从来不需要繁复的条款,一个眼神、一次握手就足够了。
当晚,齐昊独自留在工作室,继续完善厂牌计划。手机屏幕亮起,是刘菲发来的派对照片——她举着香槟,被剧组人员环绕,笑容灿烂。齐昊回复了一个笑脸,然后继续工作。
深夜十二点,林雨晴意外地回来了,手里提着两杯热巧克力。
"猜你还在加班。"她将一杯递给齐昊,"听说你没去刘菲的庆功宴?"
"厂牌的事更重要。"齐昊接过杯子,温热透过杯壁传递到掌心,"再说,她的成功是她自己的,不需要我去锦上添花。"
林雨晴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你变了。"
"哪里变了?"
"以前你会毫不犹豫地去参加这种派对,把工作推给我。"林雨晴抿了一口热巧克力,"现在你分得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齐昊沉默片刻:"因为我终于明白,重生不是为了重复过去的错误。"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两人之间某扇无形的门。林雨晴的眼睛在台灯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她轻轻碰了碰齐昊的杯子:"为'未来之声'干杯。"
"为未来。"齐昊纠正道,与她碰杯。
窗外,北京的夜空飘起今冬第一场雪。雪花无声地落在玻璃上,瞬间融化,如同那些被改变的过去,和正在创造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