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女眷里张巧巧和许家大堂嫂被打伤了,跟老赵家这一战,许家可谓是大获全胜了。
公道也讨回来了,正义也伸张了,银子也拿到了,任务也完成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许木又披着他温和有礼的书生皮肤,同赵族长礼貌道别。
赵族长看许木那眼神,跟送瘟神也没什么区别了。
被人嫌弃了,许木也丝毫不在意。
回到秀水村,许木自然不能就这样让为他们家事情忙碌了一天的众人就这么回去。
正好中午招待女婿们的硬菜还没吃完呢,许木留客,许老婆子指挥大房和二房的人,还有一个看着就让人来气的赵招娣去厨房做饭。
这时辰,走娘家的人全都回来了。
许木干脆就吩咐刚刚没出力气的老大和老二,分别去许林家和许婉容婆家,把这两家剩下的人也一并请到自己家来吃饭。
反正自家堂屋大,能坐得下这么多人。
平时吃饭的三张桌子俨然是不够的,那就再加个老五,去许林家把他们家桌子先抬自家用用。
许木几个儿子领命去干活了,他自己就跟个老八代一样,坐在主桌的主位上,和弟弟许林就着许老婆子让炒好的花生米闲聊。
许林到现在还有些不真实感:
“大哥,你真要让明诚一家都回乡来干农活啊?
就算不再往上考了,明诚能断文识字的,随便在镇上干点什么活计也比下地挣得多啊。就算镇上待不下去了,回来当个夫子,也能多挣些。
大哥,不是我嫌弃大侄子,但就明诚那身板,都这把年纪了,让他下地,他也干不了多少活。
你让他除草,他估计都分不清哪个是秧苗哪个是杂草,别到时候加了个劳动力,要干的活却变多了。”
这也就是亲兄弟才敢这么说了。
许木在内心感叹,不然谁能说话这么不见外啊,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老大到地里比废人都不如。
知道许林说的是实话,而且自己也不像原身那么稀罕许明诚,许木一点也不生气。
他根本就没反驳许林说许明诚是个废人的话:
“老二,你的意思我何尝不明白?只是比起挣银子,我还是更想掰正老大一家的性子。
他到底是我们的长子,当父母的哪里有不希望自己孩子好的?
多的那点银子,我就是宁愿不挣也要把老大的品行教好。
你说的这些,肯定是得等老大一家像样了,我才考虑的。”
许木又跟在座众人宣扬了下他对许明诚的慈父心肠。
许林一叠声的感叹:
“大哥就是太重感情了。哎,要我说,既然要好好教明诚,那光让他在地里晃悠,这手段还是太温和了。
既然要教,这次就得盯紧了些。大哥你不在地里忙活,明实他们又是当弟弟的,明诚要是真在地里躲懒了,你也不知道啊。
不然,等交了夏粮后就让明诚跟在我后面干活?我来好好盯着他,保管让他一定知道咱们庄稼汉的苦,叫他以后再不敢拿着家里的银子死命的挥霍。”
许林家儿子这一代都没供读书,但他同样供了长孙在镇上求学,去的私塾还是与许明义同一家。
现在朝廷的赋税一年比一年重,谁家攒点银子都不容易,因此,他很能理解大哥的做法。
其实他早就想说了,明诚在县城日子过得那般逍遥,明诚一家穿戴都是打眼就能瞧出来的贵。
虽说看中长子是应该的,但明诚跟大哥家其他侄子看穿戴都是两样人了,还没分家呢,差距弄这么大,就怕其他儿子心生怨怼的同时,老大一家也不感恩,到时候两头都讨不着好啊。
以前这些话许林也没少劝原身,他一心为自己大哥考虑,但原身却听不进去。
好不容易大哥改主意了,哪怕与许林劝说的有些分歧,但许林也觉得他大哥说得对。
大哥那么聪明,比自己懂得多,听他的肯定是错不了。
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软,太重情谊了,当年自家那么好的老宅,明明该是大哥这个当长子继承的。
大哥却借口“他家人多住不开,他嫌弃”硬要把祖宅让给自己住。
后来还是自己少要了分家银子,又带着儿孙一起帮大哥把这边的新宅子建起来,这才没叫大哥吃亏。
计划是好计划,只是他大哥太心软,许林打定了主意,他一定要好好压着大侄子和侄孙“劳改”,一定要帮大哥把大侄子一家教好。
许木可就等着许林这话呢!
以他对许林的了解,许林肯定是不会占自家大哥便宜的。
他既然说了要看着许明诚干活,那肯定不能离许明诚太远,许木家目前自家在种的地跟许林家的并不相邻,那许林肯定就会自带干粮的来自家地里干活。
这下好了,不用他亲自当监工就有人帮他改造许明诚和许大安,自家还又多了个劳动力干活,美滋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