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紫薇等人收到小燕子热情洋溢的来信后,心中满是期待。尤其是赛娅,她本就生性活泼,对小燕子口中画舫的新奇变化充满好奇,吵着闹着要立刻南下。福尔康拗不过她,只好向乾隆请旨,带着赛娅与永琪、紫薇一同前往扬州。
乾隆听闻画舫的发展蒸蒸日上,也十分欣慰,不仅准了众人的请求,还赏赐了一些珍贵的书画,让他们带给柳青一家,以示嘉奖。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南下,一路上欢声笑语。赛娅不停地向紫薇打听着小燕子的近况,想象着即将见到的画舫会有怎样的惊喜。紫薇则耐心地给她讲述着小燕子那些古灵精怪的趣事,引得众人不时捧腹大笑。
终于,他们抵达了扬州。小燕子早早地就带着柳青、柳红和儿子在画舫前等候。当看到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时,小燕子兴奋地飞奔过去,与紫薇、赛娅紧紧相拥。“哎呀,你们可终于来啦!我都等得望眼欲穿咯!”小燕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众人走进画舫,立刻被焕然一新的布置所吸引。墙壁上挂着的不仅有精美的画作,还有那些与画作相得益彰的刺绣作品,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赛娅瞪大了眼睛,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嘴里不停地赞叹:“哇,小燕子,你们太厉害啦!这画舫变得比我想象中还要漂亮有趣!”
柳青笑着走上前,说道:“这都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小燕子那些奇思妙想。”说着,他带着众人来到专门展示新作品的区域,详细介绍着每一幅画和每一件刺绣背后的故事。
小燕子的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跟在众人身边,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永琪看着小家伙可爱的模样,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蛋,说道:“几年不见,小家伙都长这么大啦,还这么聪明伶俐,将来肯定不得了!”
参观完画舫后,小燕子在画舫内摆下丰盛的宴席,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福尔康讲述着他和赛娅在京城的趣事,赛娅在一旁不停地补充,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紫薇则分享了她在宫中帮助乾隆处理一些文化事务的经历,还提到乾隆对画舫发展的关注和赞赏。小燕子听了,开心地说:“没想到皇上还惦记着我们呢!这可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一定要把画舫经营得更好。”
柳青也感慨地说:“是啊,我们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在更多的城市开设分店,把咱们的文化和情感传递得更远。”
永琪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说道:“你们的想法很不错。其实,宫廷文化也可以与民间艺术相互交流融合。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式,让画舫的作品走进宫廷,同时也把宫廷文化元素融入到画舫的创作中,这样既能丰富画舫的内涵,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
柳青和小燕子听了,眼前一亮。小燕子兴奋地拍着手说:“永琪,你这个主意太棒啦!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柳青也点头表示赞同,说道:“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能与宫廷合作,画舫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众人越聊越兴奋,纷纷为这个新的设想出谋划策。晚宴在一片欢乐和谐的氛围中持续着,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永琪、紫薇等人留在扬州,与小燕子一家一同商讨与宫廷合作的具体事宜。他们详细分析了宫廷文化和画舫艺术的特点,试图找到最佳的融合方式。柳青和画师们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尝试创作一些带有宫廷元素的画作,而小燕子则忙着挑选合适的刺绣图案,准备将宫廷元素融入刺绣作品中。
赛娅和福尔康也没闲着,他们利用在京城的人脉,收集宫廷文化的相关资料,为画舫的创作提供参考。柳红则负责协调各方事务,确保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融合宫廷元素的作品终于完成。这些作品既保留了画舫原有的生动活泼和民间特色,又巧妙地融入了宫廷文化的庄重与典雅,让人眼前一亮。
永琪看着这些作品,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些作品非常不错,相信一定会得到宫里人的喜爱。我先带一些样品回宫,呈给皇阿玛和老佛爷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
小燕子有些紧张地问道:“永琪,你说皇上和老佛爷会喜欢这些作品吗?”永琪笑着安慰道:“小燕子,放心吧。这些作品如此精美独特,一定会打动他们的。”
带着众人的期待,永琪带着作品踏上了回京的路途。而留在扬州的小燕子等人,则满心忐忑地等待着消息。他们知道,这次合作对于画舫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成功与否,都将影响着画舫接下来的走向。在焦急的等待中,他们又将迎来怎样的结果呢?一切都充满了悬念,而他们的故事,也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