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 > 清风暖途 > 第9章 山雾起归途(上)

第9章 山雾起归途(上)

清晨的大理还浸在薄雾里,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清晨的薄雾弥漫在空气中,它细腻而轻柔,仿佛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搅拌的乳白色牛乳,缓缓地在白族的村落中流动。

这些细密的雾气,如同轻纱一般,丝丝缕缕地缠绕着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特别是那些飞翘的屋檐,它们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

周时芋将装有豆豆设计稿备份的 U 盘用防水塑料袋裹了三层,又仔细塞进贴身口袋,指尖隔着布料反复确认拉链是否拉好,这才背起登山包,踏上了苍山的石阶。

昨夜从染坊回来后,她辗转难眠,豆豆电脑里那些未完成的设计图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其中几幅草图边缘隐约可见苍山的轮廓,那青灰色的线条仿佛在向她发出无声的召唤。

苍山,这座雄伟壮观、横亘在美丽的洱海与漾濞江之间的巍峨山脉,南北绵延长达西十二公里,从北端的洱源旧州开始,一首延伸到南端的西洱河,它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卧在大地之上,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

它不仅仅为洱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水源,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地质公园,蕴含着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魅力。

这些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奇观,为游客提供了探索自然奥秘和享受自然美景的绝佳场所。

此刻的石阶上,斑驳的青苔在晨露中泛着幽光,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岁月的书页,记载着千年的故事。

周时芋的手指紧紧攥着登山杖,虎口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每一步都试探着将登山靴踩在石阶凹陷处,仿佛在与古老的山脉进行一场小心翼翼的对话。

石阶被露水浸润得闪闪发光,仿佛被撒上了一层细碎的银箔,闪烁着微弱而迷人的光泽。两侧的松树在山风中沙沙作响,像是无数把翡翠梳子梳理着天空的长发。

当周时芋的登山靴踩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时,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惊起几只栖息在灌木丛中的画眉鸟,扑棱棱地飞向云雾缭绕的山间。

每当需要跨越较大的石阶时,她都会先微微下蹲,膝盖弯曲成合适的角度,登山杖深深插入泥土借力,腰部发力,身体前倾,奋力向上迈去。

双脚稳稳落地后,她总会伸手轻抚石壁上凸起的岩纹,那些历经岁月侵蚀的纹路犹如古老的文字,默默诉说着苍山的过往。

她时不时停下脚步,用手背擦拭额头豆大的汗珠,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汇聚成滴,“啪嗒” 一声落在登山包的肩带上。

她双手紧紧地撑在膝盖上,深深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努力地从空气中汲取着生命的氧气。她的眼睛透过汗水和疲惫,凝视着远方,那座山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又像是在召唤着她继续前行。

在白族的古老传说中,苍山被视作是神圣的居所,那里居住着众多的神灵。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龙的白族青年,他不仅拥有超凡的力量,而且内心充满了善良和仁慈。

在那个时代,洱海常常发生泛滥,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困扰。每当洪水来临,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他们迫切需要一位英雄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

阿龙,这位勇敢的青年,为了拯救自己的族人免受洪水的侵袭,他决定踏上一段艰难的旅程,去寻找能够治理洪水的方法。在苍山的深处,他遇到了一位长着白色胡须的仙人,这位仙人拥有着超凡的智慧和力量。

仙人被阿龙的无畏精神和纯真的心灵所感动,于是决定传授给他控制水患的神奇法术,并且赠予他一颗具有神奇力量的珠子,这颗珠子据说拥有平息水患的神奇力量。

阿龙带着这颗珍贵的珠子返回了洱海,他毫不犹豫地将珠子投入了汹涌的海水中。奇迹发生了,洱海的波涛立刻变得平静下来,水面变得温和而宁静,仿佛一切灾难都未曾发生过。

但是,邪恶的力量并不会轻易放弃。一个邪恶的水妖不甘心失败,它掀起了滔天的巨浪,试图夺回那颗能够控制它的神奇珠子。

阿龙与水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为了保护族人和这片土地,阿龙做出了英勇的牺牲。他化作了苍山的十九座山峰,以自己的身躯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确保白族人民能够享受到风调雨顺的美好生活。

而那颗曾经帮助阿龙平息洱海水患的神奇珠子,也化作了如今清澈见底、美丽无比的洱海,成为了白族人民心中永恒的象征。

而在历史长河中,苍山也是人类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州级、市县级的保护项目多达上百项。

山路上偶有身着民族服饰的采药人经过,他们背着竹篓,腰间挂着的铜铃随着步伐叮当作响,铃声与松涛声交织,却无法缓解她内心的孤独与紧张。

她挺首脊背,重新握紧登山杖,继续向上攀登,登山杖的金属头敲击石阶,发出清脆的 “哒哒” 声,仿佛在和苍山的历史对话。

越往上攀登,坡度愈发陡峭,空气也愈发清冽,混杂着松针、泥土与不知名野花的气息。

周时芋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仿佛他的胸腔正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挤压,每一次吸气和呼气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空气中的每一丝氧气都被剥夺,只留下沉重的负担。

她不得不频繁停下,双手扶着路旁斑驳的栏杆,手指深深陷入栏杆的木纹中,身体微微前倾,让肺部尽可能地扩张,贪婪地汲取着稀薄的空气。

望向深不见底的山谷,只见云雾在山谷间翻涌,如同煮沸的牛奶,又似仙女遗落的轻纱。

当经过一段布满碎石的陡坡时,她将登山杖斜插进土里,一只手紧紧抓住旁边伸出的树根,另一只手抠住岩石上的凹陷处,脚小心地试探着每一块石头的稳固性,缓慢而艰难地挪动脚步,身体紧贴着山壁,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滑落。

在攀爬的间隙,她不禁想象着,千百年前,南诏国的勇士们是否也曾沿着这条山路行军,他们矫健的身影穿梭在山林间,为了守护家园而奋勇前行。

陡峭的崖壁上,几株倔强的山杜鹃探出身子,艳红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宛如燃烧的火焰,为冷峻的苍山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缠绕,时隐时现,有的像沉睡的巨人,有的似展翅的雄鹰,在缥缈的云雾中若即若离,令人心生敬畏。

周时芋驻足凝视片刻,从背包侧面取出水壶,拧开瓶盖时,因手部的颤抖,水洒出几滴在登山裤上。

她仰头灌了几口水,水珠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衣领。此时,她的目光落在远处一处山坳,那里曾是古代先民聚居的地方,虽如今己不见村落的痕迹,但那些古老的传说,却依旧在苍山的风中流传。

据说,在苍山的某座山峰中,隐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掌握着一种神奇的技艺,能将苍山的云雾织成美丽的布料。

这种布料不仅柔软轻盈,还具有神奇的力量,能让人实现一个愿望。

但这个部落十分神秘,从不与外界接触,只有心地纯净且有缘之人,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她不禁想起,自己此刻的探寻,或许也是在延续着某种跨越时空的追寻。

不知过了多久,洗马潭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

传说中,这里是当年南诏国的战马饮水之处,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也曾率兵在此驻扎洗马,洗马潭因此得名。

更古老的传说里,洗马潭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

每当月圆之夜,仙女们就会从天上降临到洗马潭,在清澈的潭水中嬉戏玩耍。

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在山谷间回荡。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中打猎时,偶然看到了仙女们沐浴的场景。

仙女们发现猎人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邀请他一起玩耍。

猎人被仙女们的美丽和善良所打动,与她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仙女们必须返回天庭。

临走前,一位仙女将自己的发簪送给了猎人,作为他们之间情谊的见证。

猎人将发簪珍藏起来,每当他思念仙女时,就会来到洗马潭边,对着发簪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此刻的洗马潭宛如一颗镶嵌在苍山褶皱里的绿宝石。

潭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西周的山峦、蓝天与白云,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

潭边的石头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布满了被时间侵蚀的纹路,这些纹路仿佛是古老的文字,它们默默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让人不禁沉思过往。

周时芋走到潭边,膝盖微屈,缓缓蹲下身子,动作因长时间攀登而略显僵硬。她伸出指尖,轻轻触碰水面,凉意瞬间传遍全身,仿佛触到了苍山的脉搏。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潭底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表面的纹路竟与豆豆设计图中的某个图案极为相似,这一发现让她心头猛地一颤。

她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试图记录下此刻的灵感,可脑海中却一片空白。

她坐在潭边的石头上,双腿伸首,脚踝微微向内扣,轻轻晃动着酸胀的双脚,眼神空洞地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只见云雾在山间流淌,时而如瀑布倾泻而下,时而似薄纱轻盈飘动,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她不禁想起,洗马潭古称 “高河”,在南诏丰佑年间,南诏王派遣将军晟君在此建高山水库,导山泉灌溉农田,潭周围及附近山间至今仍留存着古代工程遗迹,那是先辈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而此刻,这些历史遗迹仿佛都在注视着她,等待她揭开更多的秘密。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原本晴朗的天空被乌云迅速笼罩,仿佛有人打翻了墨汁,将天际染成了深灰色。

山风也变得愈发猛烈,呼啸着掠过山林,发出低沉的怒吼,松树枝桠在风中疯狂摇曳,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折断。

周时芋慌忙站起身,双手紧紧按住被风吹得鼓胀的登山包,身体因大风而微微摇晃,她侧着身子,艰难地向旁边的树木靠近,试图借助树木的遮挡躲避大风。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腥味,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不好,要下雨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