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 > 清风暖途 > 第181章 山海相逢处(上)

第181章 山海相逢处(上)

暮色如同被泼翻的墨汁,顺着云岫居传承教室的窗棂缓缓晕染开来,将整个天际染成了一片深沉的蓝黑色,仿佛是夜幕降临前的最后告别。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天边的云彩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红色,而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变得模糊不清,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赵师傅精心雕刻的鸳鸯祥云还残留着新鲜木屑的清香,那细腻的纹路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仿佛还带着雕刻时的余温,让人不禁想象起他手中刻刀舞动的优雅姿态。

每一刀每一刻都透露出匠人的匠心独运,那对鸳鸯仿佛在云间嬉戏,祥云环绕,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与美好。

窗台上的铜香炉青烟袅袅,丝丝缕缕缠绕着垂落的蛛丝,在静谧中勾勒出无声的轨迹,宛如时间的细沙在缓缓流淌。

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与室内的宁静相得益彰,让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安宁。

时芋收拾行囊的指尖在光影中晃动,行李箱里塞满的扎染布料,靛蓝与赭红交织的花纹流转,恰似将大理绚烂晚霞与洱海粼粼波光一并收纳其中,让每一次打开都如同打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这些布料不仅承载着时芋对家乡的思念,也记录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半开的窗棂外,梅枝探入,零星红梅与屋内暖黄灯光相映,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将冬日的寒意与春的生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梅花的清香与室内的温暖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感受到了季节更迭的美妙。

寒风裹挟着远处洱海的潮湿气息扑进屋内,吹得墙角未干的扎染布帘沙沙作响,和着墙角蟋蟀若有若无的低鸣,仿佛是大自然在为即将离去的旅人演奏一曲离别的挽歌。

这声音与风声交织,如同一首无言的诗,诉说着离愁别绪,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扎染的桌布,带回去铺在餐桌上,过年肯定喜庆!” 时芋举起一块蓝白相间的布料,在灯光下抖开,布料上的浪花图案仿佛活了过来,“我妈肯定喜欢,她总说上海买的东西千篇一律。”

“可这皱巴巴的样子,真能上得了台面?” 山远挠了挠头,粗糙的手掌摸了摸布料,“要不还是再买些精致的礼物?”

“山远!” 时芋转身,发梢扫过山远下巴,她踮起脚尖,双手捧住他的脸,“你看看这花纹,这色彩,哪土气了?我妈去年视频时还念叨,说上海买不到这么鲜活的颜色。你忘了?她还说想跟着视频学扎染呢!这是你一针一线的心意,比商场里那些千篇一律的礼盒珍贵百倍。”

随着话语的落下,烛火突然被一阵穿堂风撩拨得剧烈摇曳,火光在两人的脸上投下了明灭不定的阴影,这摇曳的烛光恍若命运的暗喻,让人不禁沉思。

当微风轻轻掠过屋檐上的铜铃时,它们便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叮叮”声,这声音与远处村落中偶尔传来的爆竹声相互呼应,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传说的年代。

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还夹杂着屋檐下悬挂的腊肠、腊肉散发出的醇厚香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却意外地和谐,它们像是春节临近的信号,提醒着人们这个传统节日的到来,让人不禁期待起节日的欢庆。

隔壁的院子里,舂饵块的“咚咚”声不绝于耳,节奏沉稳而有力,宛如大地的心跳,与远处戏台上传来的三弦琴悠扬的旋律相互交织,在暮色渐浓的天空下,编织出一幅独特的年味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世界。

山远倚靠在门框上,他的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刻刀,那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显得格外锋利,让人不禁对他的手艺充满期待。

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用脚尖轻轻地蹭着地面,粗糙的手掌反复着腰间的工具带,喉结在不安地上下滚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让人不禁好奇他心中的想法。

木门槛被他反复蹭得吱呀作响,这声音惊飞了梁上栖息的燕雀,它们扑棱棱地振翅飞起,翅膀拍打的声音中,扬起了一阵细小的灰尘,在穿过窗户的光柱里疯狂舞动,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一份喜庆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

启程那日,浓稠如牛乳的晨雾将云岫居团团围住,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林间,骑着摩托疾驰而来的身影,车筐里装着的梅子酒随着颠簸晃荡作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似乎在为这次旅行奏响了欢快的序曲,让人不禁期待起旅途中的冒险和乐趣。

急刹车时,摩托车刺耳的摩擦声划破雾气,他红扑扑的脸上沾着晨露,大喊:“路上喝,叔婶要是嫌山远穷,就拿这酒堵他们的嘴!我娘做了些饵块,你们路上烤着吃!咱们大理过年都要打饵块,带着它就像把年味揣在兜里。”

他大大咧咧拍山远肩膀,震得人晃了晃,又冲时芋挤挤眼:“妹子,山远要是被欺负了,你可得护着点!”

“说什么呢!” 山远踹他一脚,“我还能被欺负了?倒是你,别又把摩托车骑到沟里去。”

“嘿!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人佯装生气,“记得回来给我带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我还没吃过呢!听说甜得很!”

车把红绸带在风中翻飞,山远小心翼翼把酒瓶塞进背包,反复拉上拉链。

远处山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山脚下的洱海被雾气笼罩,只偶尔传来几声悠远的渔歌。

在上海的冬季,天空常常被一层灰蒙蒙的薄纱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天气,虽然让人感到些许的压抑,但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厚重的冬装,行走在街头,仿佛整个城市都被一层淡淡的忧郁所覆盖。

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天气,让上海的冬季别有一番风味,让人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尽管如此,位于这座城市中的时芋家所在的那条古老弄堂,却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热闹非凡。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这里总是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弄堂里,小贩的叫卖声、居民的交谈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这里的生活节奏虽然缓慢,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幸福。

走在那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可以看到路面结着一层薄薄的冰,它们在微弱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这些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条小路的特殊装饰。

每一步踩下去,都能感受到冰面的坚硬和光滑,让人不禁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冬日的静谧与美好。

孩子们在弄堂里欢快地奔跑,他们手中举着色彩斑斓的糖画,那些糖丝拉出的金黄色弧线,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耀眼。

而他们脚下打滑时发出的惊呼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冬日的乐章,为这个季节带来了一丝温暖和欢乐。这些孩子们的笑脸,如同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温暖了每一个经过的人的心。

在弄堂两侧的墙壁上,斑驳的水渍在寒风中逐渐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棱,它们折射着微弱的天光,为这个热闹非凡的场景增添了一丝冷峻而神秘的色彩。这些冰棱如同时间的印记,记录着弄堂的过往,也见证着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当夕阳西下,阳光透过冰棱的折射,整个弄堂都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弄堂看着真热闹!” 山远仰头望着狭小的天空,不自觉蜷缩肩膀,扎染围巾被他攥出深深褶皱,“就是这天空,看着太憋屈了,哪有大理的天开阔。”

“习惯就好啦!” 时芋挽住他胳膊,笑道,“等进了家门就暖和了。过年啊,上海的弄堂里可有人情味了,你就等着感受热闹吧。对了,等会见到我爸,别紧张,他就是看着严肃,其实人挺好的。”

“能不紧张吗?” 山远苦笑着,“你爸一看就是文化人,我这一身粗笨样子……”

“在我眼里,你可比那些文化人有趣多了!” 时芋调皮地眨眨眼,“走,快进去,我都闻到我妈做的红烧肉香了!”

就在他的话语刚刚落下的一瞬间,一阵猛烈的狂风突然呼啸着掠过,它卷起了墙角堆积的枯叶,在空中旋转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哀愁。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