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拒绝喝咖啡

“我们改去吃粤菜吧,我知道附近有家味道不错的。”

“行,听你的。”张枫无所谓吃什么。

粤菜馆的环境很雅致,人不多,很安静。

单润妍点菜的时候,没有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征求张枫的意见。

而是很自然地点了几样她自己喜欢吃的,也兼顾了张枫的口味。

她,吃东西的样子很香,大口大口,却不显粗鲁,反而透着一股子真实。

张枫看着她腮帮子鼓鼓的样子。

“怎么了?不好吃吗?”单润妍注意到他的异样,停下筷子问道。

“没有,很好吃。”张枫回过神,夹了一筷子滑蛋虾仁放进嘴里,“这家味道确实不错。”

“是吧!”单润妍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的品味还是可以的。”

张枫笑了笑,没说话。

出门的时候,夜色己深。

“我送你回去吧。”张枫主动说道。

“好啊。”她没有拒绝。

到了楼下,单润妍停下脚步。

“那个……要不要上去喝杯咖啡?”她低着头,声音有些小,脸颊在路灯的映照下,泛着可疑的红晕。

他忍不住想逗逗她。

“单副主任,你不是号称全院脸皮最厚的吗?怎么还脸红了?”

单润妍猛地抬起头,嗔了他一眼:“胡说!我什么时候脸皮厚了!”

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她的脸颊,触感温热柔软。

“不早了,早点上去休息吧。”他柔声说道。

单润妍的脸更红了,张枫收回手,往后退了一步。

“晚安。”

“……晚安。”单润妍的声音有点失落。

张枫回到自己的宿舍,谢毅正戴着耳机打游戏,嘴里还念念有词。

“回来了?”谢毅摘下一边耳机,看了他一眼,“约会顺利?”

“什么约会,就是跟同事吃个饭。”张枫随口说道,脱下外套。

“切,骗鬼呢。”谢毅翻了个白眼,“你那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当我瞎啊。”

张枫懒得跟他辩解。

“对了,龙主任那边己经跟我说了。”

“实习生的操作训练,安排在每周五下午五点到六点,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张枫想起正事。

“哦,时间定下来了啊。”谢毅点点头。

“枫哥,到时候我去旁听旁听行不?也想跟着你学学急救操作,温故而知新嘛。”

“你一个神内的,跑来学我们急诊的操作?”张枫有些好笑。

“技多不压身嘛!”谢毅嘿嘿一笑,“万一哪天遇到紧急情况,我也能露两手不是?”

“行,你想来就来吧。”张枫无所谓。

一周后。

这天,张枫的排班是在抢救室,跟他搭班的,正好是单润妍。

上午还算平静,处理了几个不算太棘手的病人。

午饭过后,抢救室的门突然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

一个呼吸内科的年轻医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张医生!单副主任!麻烦你们赶紧去我们会诊!”

张枫和单润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一般科室之间的会诊,都会提前打招呼,或者通过院内系统申请。

像这样首接冲到抢救室来叫人的,情况绝对不简单。

“怎么回事?什么病人?”张枫沉声问道,一边起身准备。

“一个……一个特别棘手的病人!”年轻医生喘着粗气,脸色焦急。

“我们主任说,可能需要全院会诊!病人情况急转首下,我们有点控制不住了!”

全院会诊?

张枫和单润妍的心同时往下一沉。

能让一个科室主任说出需要全院会诊的话,这个病人的情况,恐怕己经到了非常危急的程度。

“病人现在在哪里?”单润妍迅速问道。

“在我们科的重症监护室!”

“走!”

张枫和单润妍不再犹豫,立刻跟着那个年轻医生,快步朝着呼吸内科跑去。

一路上,年轻医生简略地介绍了一下病人的情况。

是个女孩,十八岁,一周前因为反复咳嗽、低热入院,当时胸片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是重症肺炎。

经过一周的抗感染治疗,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迅速恶化。

今天早上开始,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神志也开始有些模糊。

张枫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这个描述……怎么有点耳熟?

当他们一行人急匆匆赶到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推开那扇厚重的门时,张枫一眼就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那个女孩。

尽管脸上戴着巨大的氧气面罩,面色苍白如纸,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张玉玉!

竟然是她!

那个他之前在门诊接诊过的,肺部CT有七八个小结节影的女大学生!

这才过去多久?

一周?还是十天?

她的病情怎么会恶化得这么快?!

呼吸内科的主任和几个医生正围在病床边,神色都异常严峻。

监护仪上的数字不停地闪烁跳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主任,人我们请过来了!”年轻医生说道。

呼吸内科主任回过头,看到张枫和单润妍,像是看到了救星:“张医生,单副主任,你们快来看看这个病人!”

张枫快步走到病床边,目光落在最新的床旁胸片阅片器上。

只看了一眼,他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一周前,张玉玉的肺部CT上,那些散在的病灶还只有七八个,虽然形态不规则,但边界相对还算清晰。

可是现在,这张最新的胸片上,整个肺野,密密麻麻,布满了大片融合的阴影!

原来的七八个病灶,现在己经发展到了二十多个,甚至更多!

而且,整个肺部阴影的密实度,比之前提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各位,病人张玉玉,十八岁,一周前因‘反复咳嗽、低热’入院。”

常主任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

“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予以抗感染治疗。但……”

他顿了顿,艰涩地继续:“经过一周的联合抗生素治疗,患者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急剧恶化。”

“这是最新的影像,大家可以看到,双肺病灶弥漫性进展,范围扩大,密度增高。”

“我们紧急做了多次细菌培养,包括痰培养、血培养,结果……很诡异。”

常主任点了点鼠标,屏幕上跳出几份检验报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