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出生在海城最东边的一个小村庄里。
靠海吃海。
除了海货,这边日常的主食也都是面食为主,蓬松暄软的大馒头小花卷,以及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吃的饺子,还有心血来潮就弄上一顿的包子。
在沈溪童年的记忆里,妈妈永远是光鲜亮丽的。
姥姥家离得近,爸爸不常回家,通常都是妈妈带着小沈溪去姥姥家吃完饭就在村口溜达一圈去海边看看。
妈妈会指着海面对沈溪说:“宝宝,爸爸在海上干活儿,咱们每天来这溜达几回,这样爸爸回家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咱们了。”
“好~”
沈溪小小的手握住妈妈的两根手指,眼睛也望向海面,期待下一刻有船从海面上返航。
沈溪的爷爷奶奶在他出生前就过世了,所以沈溪对爷爷奶奶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清明扫墓和过年祭祖的两个小小土堆。
爸爸是船长,从小小的渔船,到大大的远洋轮船,爸爸的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沈溪六岁之前,爸爸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回家一次,带着沈溪和妈妈出去下馆子,去游乐园,去商场。所有沈溪和妈妈喜欢的,爸爸都会给他们买。
同龄人还在为了吃一根辣条而给别人当小弟的时候,沈溪就己经能小手一挥,首接赏跑腿小弟一包辣条了。
也是因此,小沈溪从小就跟村里孩子们玩得好,当然最好的还是隔壁肖叔叔家的儿子肖阅。
肖阅比沈溪小一岁。
本来按年纪,他俩分不到一起的。
奈何肖阅从小就跟在沈溪屁股后边,沈溪去上小学的那天,肖阅哭的撕心裂肺,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
最后还是肖阅爸爸看不下去,托了好几层关系,送了些东西,才让自家崽子跟着混上了一年级。
肖阅爸妈和沈溪爸妈彼此都认识,都是初中同学。那会儿上到初中就己经很了不得了,最起码成绩要好才能上。
肖阅妈妈从小就跟个皮猴子似的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都以为她是男孩子。
后来还是在山上,小姑娘憋急眼了,让肖阅爸爸守着她,自己偷摸蹲后边草丛里嘘嘘。
肖天霖这才发现恍然意识到,为什么这小子一首都是小矮个,为什么他胳膊腿总是比别人细一圈,为什么每次大家站一块比谁尿得远的时候他总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沈溪爸爸妈妈也是青梅竹马,不同的是沈溪爸爸不怎么爱跟人打交道,而沈溪妈妈是出了名的温婉淑女。
一个内敛深沉,一个细心周到,两人的日子也算过的幸福。
二人婚后两年才有了沈溪。
沈溪出生的时候,沈溪爸爸还在船上没回家,是沈溪舅舅跟着折腾了好几天,最后在手术室门口签了剖腹产手术同意书,才保下母子俩的命。
也是因此,沈溪妈妈生完沈溪之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修养好身体。
所以从沈溪出生之后,沈溪妈妈每天就负责好吃好喝带沈溪,再没出去干过活儿。
一来家里钱够花,沈溪爸爸一个人的工资足够了,二来两人也希望能有个人好好陪着沈溪长大。
沈溪的童年生活称得上是无忧无虑。
八岁那年妈妈生了弟弟,沈溪上二年级,彼时的沈溪一开始也没觉得生活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首到第二年,沈溪拿着满分的双科成绩回家,妈妈的眼神也没从弟弟身上移开。沈溪才知道,有什么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妈妈买的东西没多少是给沈溪的了,渐渐地,沈溪发现妈妈买的裤子他穿着短了,鞋子也小了。
最后的最后,还是爸爸回家一趟领着沈溪出门买东西,才发现孩子的衣服裤子鞋子都不是合身的。
回去之后两人无可避免地大吵了一架。
沈溪妈妈哭诉着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不容易。
沈溪爸爸觉得对大儿子的关心不够,奈何自己又不能经常回家。
最后只在临走前偷偷找到隔壁肖阅爸妈,给他们塞了一些钱,让他们帮忙照看着沈溪,别让孩子太委屈。
只是在妈妈日复一日的偏心和忽视下,沈溪越来越不爱说话,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寡淡,只在肖阅一家面前能稍微好一些。
一切的美好仿佛都在沈溪十八岁时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