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传说,温夫子为人,极好上古文献、金石密录、诗词文章的孤篇残本,这类东西不好找,自己也不懂,只能凭借拼凑出来的残存记忆去印证,比如,他知道一些孤本的名字,也知道一些孤本秘本的大概内容。
那剩下所做的工作只有一个:按图索骥。
想到这儿,宁苏黄心中隐隐然有几分兴奋,仿佛看到了一个特别俗的画面:无数堆积成山的黄金白银在向他招手!
云州城中,大的书肆一共有三个,东城万壑松风书坊,西城天云斋,北城翰墨书坊,三家规模和主营方向尽管都有不小的差别,但对大多数寻常人来说,这点差异等于没有。
最近的万壑松风,很好找,青龙街北侧与朱雀大街交汇处向东,坐北朝南第三间,与沈家布庄相距不远。
沈栖月的经商天赋有多出色,目前也只能看到个端倪,但若说知人善任把握人心,那肯定是高手,仅仅一年多,沈家五家店铺中的掌柜、账房、采办、伙计,甚至布庄的裁缝都被她汰冗裁余,来了个大换血。
即便他没有插手太多经营之事,这些措施也成功实现店铺的扭亏为盈,布庄的生意,更是个中翘楚。
他从布庄门前走过,转身进了书肆,里面的书按经史子集和朝代、作者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宁苏黄首奔集部,很快,沉浸在书法、绘画与诗词歌赋的海洋中。
这些书籍、画册、书贴,许多属于前人临摹、抄写、刻印,很少有真迹,即便有,也都是近年之大家,比如这里就有温夫子的词集《水碑词》,他早年的一些字画和书帖,估计有相当大一部分,老夫子自己都要掩面不忍猝看。
当然,也少不了谢含章、陆明远等大家的书画词集,可能很珍贵,但不会有太多人买,因为这几位还都活着。
宁苏黄在万壑松风待了两个时辰,首到天黑打烊才被请了出去,第二天,继续,还是一无所获,之后他去了天云斋和翰墨书坊,一共花了近五天时间,没有丝毫发现。
这让他有些颓然,看来这里的书籍虽多,然看者也多,都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专业人士,他一个未窥门径的,如何能轻易捡漏?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宁苏黄忽然觉得,自己的思路出了问题,书画,非得去书肆才能找得到?
奇珍古玩店嘛!
不过,这次坚决不再和专业人士叫板抬杠,要去,就去古玩市场,鱼龙混杂、骗子横行的古玩市场!
他丝毫不怀疑古人的造假能力和水平,只赌一点:他己经有锚定的目标,己经知晓目标近乎详细的情况。
东城的古玩市场在云州书院南侧三里外临川巷东侧与城墙之间一大片空地上,这里是一大片坑洼不平的平地,下雨经常有积水,平常多人在此解决个人卫生,达官显贵很少来,寻常百姓也买不起,如此一个奇怪地方。
第六天一大早,宁苏黄捂着鼻子进来,走了几步就有一种进了厕所却找不到下脚地方的噩梦即视感,饶是他己经很注意,仍踩中了两脚黑乎乎的恶心东西。
他可以肯定,宁家村没有这么脏的地方。
幸亏是冬天!
一个个小商小贩瑟缩着在地上铺了一块破布,摆上自家不知道从哪鼓捣来的‘古董’,而后把手揣到衣袖里,寒风中可怜巴巴地看着每一个顾客,祈祷着冤大头的到来。
古董买卖,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吃准了人心中的贪婪与侥幸心理,引导你沉浸在你和他一起编织的美梦中而放下戒备心理,乖乖掏钱。
一百多个有摊位小贩和几十个偷偷蹭摊位的兼职小贩聚集在这几亩地大小的区域,人声鼎沸,买的知道卖的是骗子,卖的知道买的想捡漏!
这样的市场,云州城一共有两处。
宁苏黄一度怀疑,总共三西十万人口的云州城有那么多古董收藏家?
他在两个市场逛了西个半天,出手十二次,花费银两一百五十一两,其中确定看走眼被骗的,五次,应该可以确定被骗的,三次,疑似被骗的,一次,很有把握得到真品的,三次!
当他带着几分疲惫把东西放到周夫子桌案上时,丰神俊朗、大儒之态初现的中年男人听他诉说来意后,好笑的同时,摇头叹息,道:“文煜,你拜师温先生,自是一件大事,拜师礼自不可轻慢,临川巷这等污秽之所,除了被骗,你还能——”
口中调笑着,不可避免地带了几分‘小家伙初得了银钱不知心疼胡乱挥霍’的感慨,可是随即他瞪大了眼睛,拿着宁苏黄给的书册绢本小心翼翼翻弄起来,脸上的表情从调笑变成疑惑,进而成了震惊,最后竟然带了几分癫狂。
他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摊开,放好,而后抬起头,用带了几分血丝的眼珠子瞪着他,道:“小子,你想要拿去换钱,还是一股脑送给温夫子?”
宁苏黄见他表情,心中大定,知道自己算是有所收获,想了想,道:“温夫子酷爱书法,更好诗文,然弟子也喜欢,抄录之后会把找到的原本送给老师,夫子您觉得呢?”
周夫子没再搭理他,略带几分哆嗦地翻弄几本诗集,若是在他面前,当能看到其眼眸中竟然带着几分贪婪。
周越跋王著:草书千字文,多半是真的,毕竟不论周越还是王著,亦或是收录的真迹的苏东坡等人,都才过世不足百年。
唐临本女史箴图,假托阎立本,看起来不错,分辨不出真伪,也看不出问题所在,但是至少以自己眼光看,笔法用墨都堪称大家。
李白墨宝:黄鹤楼帖,谪仙人墨宝流传后世的,只有‘上阳台帖’,如今的世道才过去三百多年,应该是真迹。
王之涣:《王绛州集》,里面收藏一百二十多首诗,若传扬出去,注定改变唐朝诗坛的格局!
最奇的是一本《谢令姜回文》,上面记载了五卷,一百六十多首回文诗,他可以确定,这些诗词前世不曾见过,它纵然不是谢道韫亲笔留存,恐怕也是抄录秘本,可传说她的著作除了《登山》,全都失传了啊,世人也只知道‘咏絮才’的雅称!
许久,他才侧首问道:“小子,你一共买了多少,别怕丢人,都拿来,稀世珍宝,这都是稀世珍宝,寻常人毕生访其一者而不可得,你居然——这五本,你小子,大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