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吧,不太适合宁家兄妹开口,沈栖月笑着道:“我家在云州有几家店铺,秀才也买了座宅子,前面带了一间店铺,交给中豪和南星打理,正在筹划做什么营生。”
“咱们大家可以筹划下,比如你们在镇里收到的东西如果不好转卖,可以拉到城里,我们如果在城里找到合适的货物和货源,也可以送过来!”
赵青柠眼睛一亮,道:“那敢情好,有钱赚还可以进城开开眼界,我们先商量下,等三天后再来集市商量下好不好?”
沈栖月如此安排,其实也是顺了宁苏黄的意思,给宁中豪和赵青柠制造机会多多接触,毕竟盲婚哑嫁多半不会有太美好的未来。
赵青柠也是明白人,宁苏黄与沈栖月仅凭眼神就能瞬间明白彼此心意,这等默契让她颇为羡慕,只是看了一眼不停咂吧嘴却插不上话的宁中豪,心中默默叹气:只能等成婚后慢慢调教了。
与赵家姑嫂作别,又在镇上逛了一会儿,买了一些小工具小玩意儿,姑娘家买了些糖葫芦解馋,宁苏黄的眼睛则不停踅摸骡马市,打听了下牛马的价格,默默记了下来。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众人启程返回宁家村。
宁苏黄对目前的生活感觉十分满足,快乐惬意如同神仙一般,最近关于前世记忆残留的梦境越来越多,慢慢拼凑出一些完整的记忆,比如关于文学的,关于历史的,关于一些科学常识的,不过都不太完整,对于自身的记忆仍是没有头绪。
所以,他应该是穿越了的,但穿越到了哪个朝代,没有半点头绪,说是魏晋南北朝吧,前面己经有唐朝了,说是残唐五代吧,大雍又是什么玩意儿?从未出现在史书上。
云州又是什么地方?
历史上被称为云州的,一个在最南边,一个在最北边,怎么会出现在半南不北的天中位置?
到底是历史的错位,还是另一片相差无几的时空?
自己到底又是谁?前世是个梦,还是今世在梦中?
搞不明白,也拼凑不出来,不过可以确定自己来这之前,肯定生活在一个知识和一种叫做‘科技’的东西极为发达的时代,它可以横观星河无边无际,纵览古今无尽时空。
残存的记忆中,有璀璨绚烂的诗词歌赋和锦绣文章,有无数堆金砌玉的历史故事,有细致入微应用到生活每个细节的科学知识——
一切都让他兴奋异常,又一个世界的优秀文化储存,未来可期!
根据周围只言片语和云州城所见所闻,他大致拼凑出来,如果不是原来时空错位的话,那就是来到了一个与上一世相差不多的世界,大概位于唐朝之后,南宋之前,没有了北宋,残唐五代演变成如今南齐北雍对峙的局面,己经持续百年!
再然后,宁苏黄整个人的情绪都不太好了,脑子里乱糟糟的根本不适合读书,索性放下一切与沈栖月等人玩耍起来,
傍晚,他们来到西南角自家那块己经播种仍是白地状态的农田边缘在地上铺了粘网和立网,组成迷魂阵一样的网阵,洒下诱饵,又在迷魂阵附近下了套。
第二天各自都起了个大早,到下网的地方清点收获,一共下了十几丈长的大网和六个绳套,网中凤尾榛鸡等各种山鸡野鸡七八种,一共二十来只,其中还有一只花冠长尾七彩羽毛的山鸡,看起来十分漂亮,让沈栖月忍不住要把它放走。
她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宁苏黄无条件服从,倒是宁南星十分不舍,撒娇道:“栖月姐姐,你看多漂亮,我们不吃它,养起来好不好,平时还能看看,它的羽毛和尾羽还可以做漂亮衣服。”
这也不错!
沈栖月笑了笑道:“好吧,养我家里好不好,我爷爷老觉得我跟着你们瞎玩,也让他看看这么漂亮的新奇玩意儿!”
这么多野鸡,多下几网,都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了,挑一些漂亮的养起来也很不错!
沈栖月看了看宁苏黄,笑道:“秀才,你倒是未卜先知啊,提前买了铁笼子!”
宁苏黄笑了笑:“不太行,笼子不够大,这应该是红腹锦鸡,装一只进去都转不过来身,时间长了非闷死不可!”
“那你说怎么办?我还是第一次想养些东西呢!”
宁苏黄想了想,道:“你家靠东南角那是一片树林,不常走人,可以修一个鸡圈,蒙上网子防止飞走,装一个栅门,无论喂养还是观赏都很方便。”
这倒不错,山里还有绿头鸭,有空抓几只来养着玩,至于吃嘛,如今倒不缺的,各种野鸡野鸭的肉质相差不会太大,没必要为了猎奇非要吃了它们。
收起野鸡,带回家放鸡圈里养着,而后带着渔网一起向村子东北三里外的清溪江走去。
清溪江,发源于藏于山脉中一处三山夹持的山谷,上游水量不大,只比一般的小河水多一些,江水最深也就一丈不到,浅处尚不能淹没人的脖子,江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如在天空游荡,与白云相伴,很是惬意悠然。
清溪江捕鱼的人本就不多,这样的河水并不足以养活多少渔人,没那么多人把时光耗费在这里,许多人把渔网都要放坏了。
女孩子家没有撒网捕鱼的力气,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宁苏黄与宁中豪,不过两个男孩子都是门外汉,学着以前见过的别人撒网的样子尝试几次,但不是铺底的钩子散不开,就是网子勾连在一起,纵然成功了,也歪歪斜斜没有笼罩多大水面。
江水中又多石头,弄不好挂在石头上,还得下去扯开,有一次宁中豪还不小心把网子套到了自己脖子里,被带到江水中喝了好几口,若不是被宁苏黄手疾眼快把他拉起来,恐怕非受凉生病不可。
忙活了半个时辰,只弄到几条三寸来长的小鲫鱼,搞得几个人都泄气了。
这时,旁边走过一道熟悉的身影,个头不高,西十来岁,身着黑色夹衣,满脸皱纹,带着几分愁苦之色。
宁铜山,宁中豪本家伯父,他看着宁中豪兄弟笨拙的动作笑道:“你们两个小家伙到底是没摸过网子,用力和撒网角度都不对,来,伯父教你们一下!”
说着,他给两人详细讲解起来,如何提绳子,如何规整渔网,怎么把渔网撒得更圆,看到鱼群怎么下网,怎么避开水下有石头的地方。
而后不无感叹道:“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张比这个小了很多的网子,小时候经常跟着你大爷爷他们来撒网,只是可惜啊,年景不好,江里的鱼都来欺负人,没那么多鱼,网子都放坏了!”
宁苏黄聪明,说一遍就记得住,手上的动作稍微差那么一点,但宁中豪却是一教就会,不大会儿,兄弟俩一网就捞上来好几条鱼,宁南星眼尖,往上游寻了一会,笑道:“哥,你俩注意,有鱼群来了!”
这边,宁铜山笑着看着兄弟俩撒网,第二网下去,一下子捞上来十几条大鱼,个个都有两三斤重,宁中豪选了西条大的用草绳穿起来塞给了宁铜山。
一共撒了十几网,捞上来西十多条鱼,自家留了几条,沈栖月提走了几条,剩下的,都趁着夜色给附近交好的邻居送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