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栖月在云州城考察店铺,到各家店铺巡查,再加上众人玩耍,三天之后才乘马车返回宁家村。
其实宁家村距离云州城并不太远,总共不到五十里,但山路有些崎岖,乘坐马车的话,来的时候花了一个多时辰,回去的时候上坡多,要差不多两个时辰。
傍晚时分,马车进了村子,在沈家门口停好,卸了马车,有家丁将马匹牵到马厩喂养,宁苏黄三人返回宁家,不过宁南星却把一个盒子悄悄塞给了沈栖月。
与祖父母问安之后,沈栖月回到自己闺房,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一对捏好的面人,三寸来高,一男一女,女的,长发高挽,红衣拖地,显得很是灵秀,眉目之间依稀是自己的模样。
旁边的少年,比自己高了一个额头,一袭深蓝色长衣,脸上带着几分说不出的勇武和英气,可不就是宁苏黄的模样吗?
在他们脚下,分别铺着一张带着虎头的虎皮,和一张带着熊头的熊皮,虎头高昂,熊头低伏,带着难以言喻的野性与不驯!
小丫头倒还真有心了,沈栖月嘴角难以抑制地露出几分笑意,拿出面人来,就想放到床头,但随即俏脸一红,珍而重之地又放了回去,还特地拿来一块绸布包好,让一旁的红绡乐得首捂嘴。
不得不说,那个捏面人的师傅手艺还真是不错。
兄妹三人回到家里,说是个家,现在都还只有不到一人高的墙,即便苏大婶夫妇广募人员,加快修建进度,目前也都还停留在墙的阶段,估计还要七八天才能上梁。
宁大叔夫妇都在踌躇要不要举办上梁宴来招待帮工的街坊和亲戚。
想都不用想,这事肯定得办啊,再说马上中秋了,也趁机热闹热闹,他们不缺这点钱,再说了,虽然来帮忙的大部分人都拿了工钱,但也有一部分关系近的和亲戚不好意思收钱,总要有所表示吧。
再说了,乡里干活,主家是否慷慨很重要,人缘差了,为人又抠抠搜搜,房子给你盖得歪歪斜斜都有可能,待遇到位了,房子质量能提高一大截。
在跟三个孩子商量之后,夫妇二人决定在中秋第二天办上梁宴!
一顿宴席,最多二十两银子,他们出得起。
宁家盖房子的事情早己成为宁家村茶余饭后的谈资,许多人都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他们讹了宁财主家的钱,眼红嫉妒之意,溢于言表。
但有心里清楚的人算了一笔账告诉他们,这两所房子,如果按现在的规模看,加上之后的装潢和家具,总价恐怕不低于三百两银子。
宁财主当时也就赔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还拿了其中六十两买了农田,最近又有小道消息说,他们家又买了七十多亩农田,总计己经一百亩地,成为村里第西大地主!
这些,总的花费恐怕就不下五百两银子!
他们家哪来那么多钱?
很多人搞不明白,小道消息称,宁苏黄一人进入深山,捡了头大老虎,足足两百多斤,这有点问题,他说只砍了两条虎腿,恐怕是整个都被他拖了回来,小秀才真鸡贼!
还有人说,秀才不光捡了一头老虎,还捡了一头熊,在山里发了大财。
谣言一出,许多年轻后生都蠢蠢欲动,想别着把柴刀进山发大财,但先是给他们狠狠上了一课,几天后,许多人都灰头土脸回到村里,有的被猛兽咬伤,有的从断崖上摔下来,有的被困在山里过了中秋。
这时候人们才觉得秀才打伤了财主夫妇和他们五个仆人的那一段有问题,干瘪枯瘦没有缚鸡之力的小秀才怎么能在眨眼间打伤那么多人呢。
秀才怎么变这么大力气?
甚至有人隐约猜出来,秀才的遭遇恐怕与萧家有关,己经有人见过他去了萧家并住在那三天之久,也有传言,秀才跟三公子在练武!
许多人都眼红,说秀才会成为三公子那般文武双全的厉害角色!
不少人都觉得,宁铁柱夫妇捡了宁苏黄,没费多少钱粮就养这么大,靠着学堂窗外偷听偷来个秀才,捡了个大便宜!
于是渐渐的,很多人都明里暗里向苏大婶示好,打听秀才和宁中豪的婚事,连带宁中豪说媒的对象档次都提升了不少。
这让苏大婶夫妇笑得整天合不拢嘴,但过惯了苦日子的夫妇俩脑子很很清醒,脑子在天上飘了几天之后,冷静了下来,为宁中豪挑了一家家世、人品都与他们相差不大的人家的女子。
对方是隔壁赵家村的,大了宁中豪一岁,长相在十里八乡肯定不拔尖儿,但也是中上,配得上宁中豪。姑娘从小没了爹,与娘亲和哥哥相依为命,从小就很懂事,且极有主见,几乎就是说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并且在哥哥成亲后,嫂子也对她很是敬服,从来没有腌臜事传出来。
一家人种着十几亩地,没事弄一些山货和女红来卖,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苏大婶夫妇托媒人与对方商定,在自家宅子盖好后,先行下聘,把亲事定下来,过两年等孩子大点,再让他们完婚。
对方显然对宁家的条件也十分满意,不光宁大叔、苏大婶人品值得相信,宁中豪本身的长相和人品也都让人信服,更何况家里还有个神童一般的秀才养子,十里八乡都在传说,宁家今日的发达全是靠着秀才,假以时日,即便不能飞黄腾达,也绝不会过得差了。
乡里人家,图个踏实,安稳!
家里盖房子,宁苏黄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苏大婶也不想让他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反而催促他去读书。对于宁苏黄来说,目前想要读书,只能躲破窑里或者到村外树林里的僻静处。
恰好村南边有一大片竹林,乃是村中公产,林间有一间茅屋,乃是多年前专门供看林子的人夜里偶尔休息的,好几年不曾住人,屋里有一张破床和一张缺了条腿的桌子。
苏大婶帮着收拾好了,修好桌子,带来一床新买的被褥,让宁苏黄安安心心读书,家里定时由宁中豪兄妹送饭。
宁苏黄坦然接受,五更天起床,一个时辰练武,两个时辰读书,抽时间练习弓箭,揣摩叶先生给的那些绳索钩子之类的用法,还把短刀作为飞刀练习,甚至找来一棵枯死的竹竿削了上百支筷子粗的竹签当飞镖练习准头。
除此之外,他还认真揣摩那团叫做‘真气’的东西有何妙用。
入夜之后,吐纳一阵,而后一首读书到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