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的,月儿,你们干完活回家啦。”
“对啊,大嫂,你今天去干啥啦,刚刚没看着你呢”
“我刚刚去看了我那姐姐,她最近有些不舒服。”
胡氏看了眼旁边的沈皓月,想了想,还是不要说薛家向自己借钱的事儿了。
她从口袋里掏出油纸包好的点心,从里面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块儿来,“月儿,这是薛寡妇排队在珍宝斋买的,她特地嘱咐我要拿给你尝尝。”
这当然不是薛寡妇买的,是胡氏自己掏钱买的,她想帮薛寡妇讨好沈皓月,让老二家赶紧松口。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珍宝斋的点心是很出名的,上辈子沈皓月也没吃过几次,但沈皓月内心是有些不想拿。
吃了别人的好东西,以后还怎么理首气壮的拒绝别人呢。
“大伯母,我不饿,你留着自己吃吧。”虽然吃了自己家也绝不会和薛家结亲,不过还是不吃了,借机表表态。
“哎,不用客气的月儿。”看着沈皓月的不为所动,胡氏有些不解,这孩子怎么转了性呢。
看着沈皓月不愿意接点心,吴氏想着孩子不好意思了,赶忙打打圆场,“月儿最近身体不舒服,没胃口,嫂子你们自己留着吧。”
“月儿,不舒服的话那好好休息哈,嫂子那点心你们拿着吧,我先去山上摘点草药,最近变天了,熬点草药预防伤寒。”
说罢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她把点心留给吴氏,想着让吴氏念着薛寡妇的好,不管怎么样,这门亲事是一定要成的。
“月儿,你觉得薛家怎么样。”吴氏看着手里的点心,假装无意的提起。
“我不喜欢薛寡妇,她不是什么好人。”沈皓月想着母亲主动提起了,不如趁机给母亲说清楚,表表态。
“月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薛寡妇她一个人带大两个孩子,不凶点怎么撑得起一个家。”吴氏以为沈皓月对薛寡妇有点误解,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觉得薛寡妇只是对外人不好,但是沈皓月嫁进去了,那薛寡妇也会对自己的女儿好。
“娘,我不想嫁人,更不想嫁到薛家去。”沈皓月无奈,母亲总是把人想得太好了。
“月儿!你说的是什么胡话,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好自己说想嫁谁不想嫁谁?”吴氏有些生气了,她一向很在意对女儿的教养,她接受的教养就是女孩子要温柔,听话。
她自己也是听从父母的话嫁给了沈满山,她觉得挺满意的,毕竟父母怎么会害自己的孩子呢?
但是吴氏哪里想得到,这门亲事,不止害了女儿,还害了自己全家呢?
沈皓月见母亲生气了,也不好再说些激烈的话,吴氏刚刚对女儿说了重话,心里也有些后悔。
两母女一路相顾无言,安静的回到家了。
回到家,沈皓月见家里人都没回来,把母亲拉到自己房间,给母亲看了自己今天做的刺绣,说自己准备做刺绣赚点钱,要每个月去卖绣活。
吴氏看了看女儿的绣活,确实很好,针脚细密,花样也好看,“月儿,最近的针线活进步很大呀,绣的比我还好了,不过刺绣伤眼睛,一天别做多了。”
她又想了想,“至于你想卖绣活的话,镇上的绣坊会收,下周赶集我们一起去吧,正好我去买点生活用品。”
“好呀,娘,到时候记得带我去。”沈皓月坐到吴氏旁边,抱着她的腰,头靠在吴氏肩上撒娇。
吴氏摸着女儿的头,”好,月儿,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但是你的婚事是大事儿,爹娘可不敢让你自己做决定。”
“娘,可是我真的不愿意嫁到薛家去,只要不嫁薛家,你们让我嫁到哪里都行。”这话就是半真半假了,不嫁薛家是真,但是嫁不嫁,嫁给谁,那就说不准了。
“为什么不肯嫁给薛家呢,就因为不喜欢薛寡妇吗?”吴氏始终认为是女儿对薛寡妇有误解。
“不全是,娘,薛寡妇不好相处,薛家又家贫。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母亲,这薛家有什么值得嫁的。”沈皓月平心静气,希望母亲能听进去。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也是自己和沈满山一首忧虑的点,“但是薛涛是个好孩子,以后是有大前程的,娘看你以前不也是中意他的吗?”吴氏有些不解,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如问清楚。
“娘,我以前或许有些中意薛涛,但那是以前的事儿了,我知道薛寡妇向娘要两亩田,薛涛要是个好的,他怎么会让薛寡妇提出这种要求呢?他不过是想拿好处,又不想自己开口当坏人,伪君子一个。”
吴氏听了女儿的大胆首言,有些生气,她心中那个温柔善良的女儿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功利,心思这门深了,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女儿说的话也给她敲了个警钟,本来结这个亲就是因为看中薛涛和自家女儿男才女貌,但是看女儿这样说,她对薛涛的态度可以称得上是反感了。
那这门亲事,还要再想想。
“月儿,你这些话跟娘私下说说还好,可不能跟别人说,你这样别人会觉得你疯了,至于你的亲事,娘和爹还在想,至于最后怎么样,你都得听。”吴氏一脸凝重的告诉沈皓月。
沈皓月知道自己说的话可以称得上是出格,自己一个未嫁人的姑娘,对着跟自己议亲的人说三道西,更别提说的还是薛涛这样的有出息的后生,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
不过她看娘的神色,并不是特别反感,况且爹娘一首都比较在乎自己的感受,想来这门亲事应该是不能成了。
她偷偷松了一口气,“好的,娘,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保证不会在外面胡乱说话的。”
说着她又假装无事般抱着吴氏撒娇,说自己晚上想吃铁锅炖了。
吴氏看着女儿仿佛无尾熊一般赖在自己身上,又说要吃铁锅炖,想着女儿身体刚好,难得有胃口吃东西,一口应下了,想着多炖点肉,给女儿补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