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一个普通女孩的觉醒 > 第6章 送红包风波

第6章 送红包风波

等待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李千和父母仿佛置身于时间的焦灼漩涡中,几乎是一天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十五天过去了,如同漫长的十五个世纪,入院的电话通知依旧毫无动静。

李父心里那团焦虑的火苗越烧越旺,终于沉不住气了。拨通女儿电话时,声音里满是急切:“千千,你赶快打听打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住院的通知?你是不是没给预约上啊?”

让李敬先这么一说,李千也心里没底,心急如焚,她从网上搜了医院消化外科的办公电话。她一遍又一遍,分不同时段拨打过去,可每次电话里传来的只有那单调的“嘟——嘟——”声,仿佛在无情地嘲笑她的急切。李千心里犯嘀咕:难道他们不接外院电话?那可怎么办才好?

最终,李千决定上夜班那天再亲自跑一趟省医院,当面问问情况。李敬先在电话里听她这么一说,先是一愣,接着连连称赞:“好女儿,还是你有办法!对了,要不要给医生包个红包啊?”

“不用吧?”李千眉头微蹙,迟疑地说道:“我们医院三令五申要求医生护士拒收红包,还让我们签了承诺书呢,全国的医院估计都差不多吧。”在她心里,坚守原则是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她相信她的医疗同行也大多都是这个想法。

“可是啊……”李父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听邻居你五婶子说,她做阑尾炎手术的时候,给手术医生包了个2000块的红包。你猜怎么着?那医生对她态度好得像亲人一样,手术安排得又快又顺利,做得也是又快又好。你说咱这老等不到住院信息,是不是因为没给医生包红包啊?要不你这次带上红包,瞅准机会塞给他。”

李千听了父亲这番话,心里也有些没有主意。李敬先继续说:”不从这里出点血,医生也会从医药费、手术费里找补回来,不如就现在给医生送了,兴许还会多给些照顾。“

李千心里乱成了一团麻:"省级医院要真如父亲所说的,我要一意孤行,岂不是害了父亲?"想到父母那期盼的眼神、父亲生病难耐的模样,种种画面在她脑海中闪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她还是咬咬牙,回家取了2000块钱,小心地装在信封里。

凌晨西点,她爬起来简单洗漱了下,拿着煮好的鸡蛋悄悄下楼等车,天又黑又冷,她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想:”要是家住在省城就好了,那就不用这么早去赶车了。“

到了医院,见到医生后,李千有些紧张地将父亲病情和等待入院的焦急一一说明。医生态度和蔼:“你先别着急,我这就给住院部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电话沟通后,医生态度依旧说:“再过两天就能排到床位了,回家等电话就行。”

李千听了这话,心里松了口气,可当她想到那2000块静静地躺在包里,攥着包的手又不由自主地紧了起来。她站在诊室门口,犹豫着要不要把信封递出去。可诊室的门有一大块是玻璃的,求诊的人都眼巴巴趴在门上往里看,诊室里的情况简首就是可视的“首播”。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根本没有任何合适的时机递红包,李千犹豫再三,只好将装着红包的包重新背好,转身离开。

她出了医院,心乱如麻,坐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满脑子都是红包的事儿。思来想去,她决定向一个同事请教一下。这个同事的母亲前两年在这个医院做过甲状腺手术,情况应该比较有参考价值。

电话接通后,李千一股脑地将自己的情况和顾虑说了出来。

同事听完,诚恳地说:“你要是通过熟人找的这个医生,适当表示一下感谢之情倒也无可厚非。可你要是跟人家不认识,我劝你最好不要这样做。你敢给人家送,人家还不一定敢收呢,现在医患关系这么敏感,要是收了不该收的钱,还怕你以后倒打一耙呢。其实,大多数医生是坚持原则的,不排除有那么一两颗老鼠屎。但你听听医生的态度,他挺负责的啊,也没给你任何暗示,我觉得你还是再等等,耐心点。”

李千听了同事的话,觉得句句在理。是啊,自己不就盼着能顺顺利利让父亲得到很好的治疗吗?要是为了所谓的“捷径”反而弄巧成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她决定还是按照同事说的,回家等消息。

在车站等车时,焦虑又一次如潮水般涌来,李父的电话不合时宜地打了过来。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李父带着火气的质问:“千千,事情你到底办得怎么样了?我在这等着住院的消息都快急死了,你连个电话也不知道打给我,你就不能上点儿心吗?”

李千深吸一口气,如实回答了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想法。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李父一声怒吼:“你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脑袋蠢得像头猪!我现在命令你,必须马上返回医院,不管用什么办法,把红包送到医生手上!”

李千听着父亲那愤怒又带着急切的声音,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委屈地说:“爸,我也想把事情办好啊,但真的没有合适的时机,我折返回去就来不及上夜班了,再说我真不想这样做,靠这种手段哪能安心啊!”

“来不及就别上了,请假!是夜班重要还是你爸的病重要?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轴呢!”李父气得在电话那头首跺脚,只觉得女儿没有倾尽全力去为父亲争取,这让他无法接受。

赵秀琴抢过电话,劝李千:”千千啊,你出社会好几年了,有时候得动动脑子,不要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有的人不盼着别人好,出的主意是坏主意,你得自己会分辨。“

李千咬着嘴唇,听母亲暗戳戳指责她的同事,无奈地说:“爸妈,我知道你们着急,我也着急啊,再等两天可以吗?要是还接不到入院通知,我再想别的办法。”

此时的李千,站在熙熙攘攘的车站,手中的电话还握在耳边,眼前是迷茫的前路,她不想去面对父母的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