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医院后,李千和李娇娇并没有把海边救助溺水儿童这件事放在心上,很快便继续着手头各自的工作,仿佛那只是一次平凡又特别的经历,在海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没想到,正值短视频平台如日中天之际,有人全程录制了当时的救人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起初,只是少数的网友看到,他们纷纷为李千和李娇娇的英勇行为点赞,评论区里充满了赞扬之声。
“哇塞,这才是最美护士啊,太厉害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致敬!”
然而,随着视频的热度不断攀升,各种讨论也接踵而至。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认为李千和李娇娇在异地并非自己的执业范围内,这种救人行为是否存在合规问题。
“医生、护士跨区域救人,这操作规范吗?会不会有问题啊?”一个网友在评论区提出了疑问。
接着,又有一些人跟风加入到挑刺的行列。
“就是啊,万一在救人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这责任该怎么算?”
“说不定她们就是图个新鲜,故意作秀也说不定呢!”
各种负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原本清朗的舆论氛围开始变得浑浊起来。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对李千和李娇娇进行网络攻击,并扒出了她俩的单位,试图抹黑她们。
就在事情发展的态势逐渐向不好的方向演变时,官方媒体注意到了这个话题的热度。
他们经过深入的调查核实,发现李千和李娇娇的救人行为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在救助生命。
官方媒体迅速下场转发,明确称赞了她们这种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义举,用权威的声音为她们“正名”。
这一转发起到了关键作用,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被她们的行为所感动,那些负面的声音也渐渐被淹没。
李千和李娇娇的单位领导得知这个消息后,迅速对事情展开了调查。
他们不仅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还挖掘出了李千和李娇娇平日里的优秀表现。
原来,李千在医院一首兢兢业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在同事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
李娇娇也是,不仅专业知识扎实,性格也十分开朗热心,经常帮助患者和同事解决各种问题。
被救孩子的父母给单位写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当时李千和李娇娇救人的过程,以及他们对她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信的末尾,父母写道:“在那样危急的时刻,李千和李娇娇同志挺身而出,用她们的专业和爱心拯救了我们的孩子。她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我们将永远铭记她们的恩情,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她们。”
单位领导十分重视这个情况,组织了内部会议,对李千和李娇娇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宣传科的同事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对舆情动向进行密切监测,同时策划宣传活动,以弘扬她们的正能量事迹,也为单位搞一波宣传扬名。
同事们纷纷向她们表示祝贺,称赞她们勇敢和善良。
尤其是池医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特意找到了李千,对她说:“李千,你做得真的很棒!你的行为拯救了一个生命,也为我们医院争得了荣誉。”
起初,李千只是把这当作大家对自己的认可,一种在工作中获得的普通赞扬。
但随着周围同事们越来越多的赞扬声,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