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长的愤怒
  (第二更!还有一更)
  “娘希匹!国际赤佬欺人太甚!”委员长将电报摔在地上,青瓷茶盏被扫落粉碎,他扯开风纪扣喘着粗气,镶铜手杖把地板戳得咚咚响。
  委员长是真的异常愤怒,他确实是想过激怒志愿军的后果,但因为有红党在前,他下意识的以为,对方也是个能为了民族大义而吃下委屈,吐出格局,便宜自己的国际组织。
  没想到对方二话不说就动手,一路从南京推到合肥,并且控制了安徽大部分地区,还把南京上游的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一网打尽,这下子以后国府想要顺流而下收回南京都费劲了。
  想想志愿军那残暴到连日军重炮都能炸碎的炮击,只需要沿江布置炮台,国军那羸弱的内河小船,这辈子别想开到南京去。
  “赤俄老毛子插手还不够,现在连西洋赤匪都来凑热闹!”
  尽管国际志愿军强调自己和苏联没有关系,但眼下确实没人信,因为志愿军的重型装备中有苏式装备,还不是枪械,而是重炮坦克这个级别的,甚至苏联自己此时都没多少的203榴弹炮,那可是B-4啊,这个口径的武器放在此时的任何国家都是国之重器,更何况你光有炮是没用的,炮弹哪里来?天上掉下来吗!
  苏联一定是通过某种秘密渠道不惜工本地支援志愿军,只有这种解释。
  这里面也可能有美国人帮忙,毕竟那些家伙是给钱啥都卖的。
  越想越头疼,委员长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身高。
  不过作为一个领袖,自我调节是基础,所以他很快恢复了过来,然后在日记中大书特书,慷慨激昂,表达了自己想要救亡图存,但又被逼无奈的思想感情,放在洗白界,那真是公豸泪目,妓者狂喜。
  没打错,某些记者就是妓者,节操比不渣女高。
  在疯狂发泄过情绪之后,委员长将压力给到了前线,比如某个延安保卫者,作为委员长的爱将,他肯定要做点什么,直接去招惹志愿军,现在看来是妥妥的找死行为,所以汤司令接到的任务是夺回几座日军占领的城市,表达我国军守土抗战的决心,或者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比如“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的淮海省省会徐州。
  呸呸呸,说什么呢,徐州可是江苏老大,不可以分割出去。
  南京:尼玛!
  哦,对了,历史上南京保卫战结束后就是徐州会战,但现在日军被死死卡在了南京周边地区,要么直接放弃这里,只退守上海,剩下的兵力重新北上,对徐州形成两面包夹之势,要么就这么继续干坐着,让南下的部队去拿下徐州。
  此时日军的大部分精锐力量都在淞沪一带,他们要是不去围攻徐州,搞不好台儿庄战役的战果还能更辉煌一点。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志愿军别动弹。
  作为军事沙盘YY小说缔造者的日军大本营,这次倒是没有用充满想象力的原地复活方式让部队以死灵身份参战,不过他们也得出结论,志愿军损失巨大,短时间内肯定是没有力气折腾了,所以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上,将整个北部占领区连成一片。
  只是对付刮民党部队,那真是轻松加愉快。
  老实讲,现在日军上下现在都非常怀念与国军交手的美好时光,志愿军那是什么怪物啊,拼尽全力无法战胜,还是国军小可爱更吸引人。
  不过志愿军的空军会不会参战,将成为影响战局的重要砝码,但他们没办法在这个问题上施加影响,南京战役期间,日本海陆飞机加在一起,损失超过五百架,航母上的舰载机都差点打光,精锐飞行员死伤惨重,这个可是短时间内没办法补充的。
  加上志愿军的新式战斗机拥有碾压级别的技术优势,导致日军的新锐战斗机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是出现既落后。
  所以现在日军大本营正在督促本国研发人员制造新的战斗机,至少也得能跟BF109掰掰手腕才行,那种BZ战术和密集的机枪弹幕,日军飞行员也想要。
  祝他们成功吧。
  不过有人不开心就有人开心,比如新桂系的李司令对委员长吃瘪这件事非常开心,还专门吃了顿大餐庆祝一下,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华夏的处境,因此只是自己开心一下,并不会在大事儿上含糊,徐州这边的布防只会加强,不会松懈。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志愿军的援助。
  毕竟当年自己也是参与过412的,这要是国际志愿军过来算账,以人家的火力和战斗力,自己怕是要在路灯机枪之间二选一了。
  “这红党是要发达了呀。”李司令内心很纠结,但活儿还是没落下。
  就在徐州方面开始加强戒备,昼夜布防的时候,志愿军这边也在忙,只不过忙的内容不一样,玩家们发现了好东西。
  “我靠(‵o′)凸!只要有兵工厂产能,兑换系统商城的积分就能打五折!”
  “那是库存为零的情况下直接兑换,如果库存里有弹药,那我们可以免费获得。”
  “战争打的就是经济,是时候种田了,南京这时候可是有不少工业。”
  此时的南京确实是有一定的工业体系,比如金陵兵工厂,前身为1866年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1936年已发展为刮民党政府的核心军工企业,仿制德国马克沁重机枪,就是民二四式重机枪,1935年还进行了技术升级,具备生产步枪、迫击炮等装备的能力。
  永利铔厂,中国首个化肥厂,1934年由范先生筹建,1936年投产,年产硫酸铵5万吨、硝酸1.5万吨,填补国内化工空白,有“远东第一大厂”的美誉。
  江南水泥厂,1935年建成,设备来自丹麦史密斯公司,设计年产能20万吨,占当时全国总产能的7.8%,顺便一提,1937年全国水泥产能为257.2万吨,而日本1935年的时候就有接近600万吨,可见刮民党搞工业的拉胯水平。
  其他诸如中国水泥厂、首都电厂、浦镇车辆厂,说一嘴就行了,规模和体量放在工业国都不值一提,对比日本更是全方位落后,说白了就是,好歹咱们有些工业,但也就是有些工业而已,其中很多老厂还都是当年洋务运动的余晖。
  这可真是太地狱了。
  不过这些对志愿军来说都不是问题,对玩家们而言,游戏的战争部分很爽,但种田之后的那种仓鼠快乐也同样很爽,作为炎黄子孙,不把仓库装满了,出门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尤其是游戏机制给出了非常不错的奖励之后,玩家们的主观能动性直接拉爆。
  在工业建设这个问题上,作为历史下游的玩家们有很多参考经验,按照战时经济和军工优先的原则,把工业建设分成了军工生产、能源动力、战略材料三个部分,包括兵工厂、电厂、车辆制造和钢铁水泥五个主要环节,依托长江水运的优势,利用马鞍山充足的铁矿资源,在燕子矶建设小型电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