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就算咱们断了他们的补给,人家也有足够的储备,完全可以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再跟我们打,结果不还是等着吗。”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利用咱们的优势在赤塔附近构建个永备工事群,然后天天炮轰赤塔,逼着苏军出来攻打我们。”
“诶我去,这个想法可以啊,非常值得一试!”
“对了,还可以运点当地人去那边。”
“这又是怎么操作?”
“咱们可以在那里开工厂啊,然后兑换原材料让工厂运行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快速且廉价的获得各种buff了,还不用从乌兰巴托修路过去。”
“甜菜!”
玩家们就这么七嘴八舌的开始完善计划,最终决定,除了少部分想要暂时在外蒙当生活系的玩家,剩下的全部参与到这次赤塔战役中,计划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塔防计划”。
玩家们在距离赤塔十公里外的地方修个工事群,以游戏系统提供的各种便携性加上玩家自己的高效率,最多一个晚上就能让苏军感受到大炮怼脸的刺激。
计划在大群内公布之后,其他玩家们也是纷纷点赞,更有一些觉得东北地区的作战已经不够刺激的玩家申请加入,让志愿军蒙古方面军的玩家数量增长到了1217人
不过东北解放区和南京解放区的玩家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段时间玩家的总数上升到了2777人,只不过新增加的玩家需要先努力连级,当下最适合他们的战场就是东北,赤塔那边要玩高端局,他们暂时去不了。
为了实现“塔防计划”,玩家们一边加强对赤塔的轰炸,一边让玩家们伪装成正在向赤塔推进的庞大装甲集群吸引苏军的注意力。
这里的佯攻欺骗工作确实是下血本了,玩家们是真的开着坦克向赤塔方向挪动,大量雇佣当地蒙古族同胞清理道路,声势浩大的仿佛要从蜀地杀出来的刘邦。
朱可夫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来。
正常,以现实中人类的思维,再怎么异想天开都不会想到世界上有玩家这种存在,还能搞出当下的技术水平绝对无法实现的作战计划,一个晚上在2月份的赤塔附近弄出一个永备工事群,你怎么不让罗斯福向丘吉尔求婚啊,起码这件事的可行性更高。
不过玩家们自己也清楚,虽然理论上一个晚上就能做到,但一个晚上的成果还是相当有限的,毕竟是冻土带上修工事,还不能搞出太大动静,所以前期的部署肯定只能在地面上展开,此时必须扛住苏军的进攻才能谈后续计划。
所以第一天注定是最艰难的,苏军的进攻也将是最疯狂的,搞不好会被一波带走。
并且这种奇谋只能发动一次,之后人家就会有防备,将侦察兵撒的到处都是,再想动手可就难了,所以必须一次成功,否则就得正面生啃赤塔。
虽然那样的话,一点点磨也可以,但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了。
游戏系统可是非常智能的,会根据玩家的实际行动来动态调整,已经有玩家发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玩家们越是依靠游戏特性,任务时间越短,反过来则会很长。
当然了,这里的游戏性是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多便利不会被系统考虑进去的,光靠这些也能让玩家们拥有很大的战术优势。
但玩家可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群体,尤其是当这个群体当中出现点子王之后,当他的点子被大家都认可后,不测试一下,总感觉不甘心。
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塔防计划”,如果成功了,它一定会成为现代军事史上的奇迹。
失败了那必然是反面案例的典型,被嘲笑到天荒地老。
而对玩家们来说,事情就简单多了,你就说这么做刺激不刺激吧。
总之,赤塔,我们来啦!
第78节:塔防游戏,现实版
(我越是忙,大家投催更票就越是热情,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我今天就是熬夜更新也要榨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真是一支难以理解的军队。”
朱可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翻阅各种资料,凡是跟志愿军有关的他都看,苏联的情报系统还是非常给力的,收集到了不少好东西,不过将所有资料汇总到一起后,朱可夫觉得自己对志愿军的认知太浅薄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志愿军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军队,任何既有经验都不能套用在这支军队身上,你完全可以相信对方给你整花活儿的能力,并且对方能把这种离谱的花活儿变成战略上的优势。
比如志愿军使用的玄岳砲,正常情况下,那种级别的武器从调动到使用,都是要用月做单位来计算的,仅仅是部署时间恐怕都得一周以上,但志愿军却没有任何停顿的直接将这门巨炮一路轰到了上海,这都不是军事奇迹了,是不尊重客观现实。
要么这个世界疯了,要么志愿军有其他更加先进且离谱的技术。
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苏联军工专家给出的推测是,那门名字很奇怪的巨炮应该有很强的自动化系统,使其能在部署的时候快速展开之类的,但即便如此,那样的庞然大物部署起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朱可夫的判断没错,历史上,德军为了部署古斯塔夫巨炮轰炸塞瓦斯托波尔,前前后后花费了一个法国投降的时间才实现完整部署,这还是建立在苏军不可能跑掉的情况下。
这就意味着该巨炮的主要目标就是固定的防御工事,野战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以志愿军的部署速度,野战中搬出这种级别的巨炮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玄岳砲出现在野战战场上快速部署,对任何军队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更离谱的还有志愿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效率。
军队越野对装甲车辆的损耗是非常大的,这点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哪怕是以结实耐操著称的苏联坦克,也不敢说能在没有坦克运输车的情况下,光靠自己的铁脚板跑完全程,装甲部队从上路的那一刻起就在损耗,抵达目的地的时候,装甲车辆的状态绝对不是满格的,完全依靠自己的情况下,能保证相对完整的攻击力就算是精锐之师。
要是换成德国二战的虎式和虎王那种……
幸亏德国基础教育好,工程师足够多,否则修车都修不过来,换成意大利,中途能把这些重装备全扔路上。
可志愿军就是能在这顶风冒雪的环境里继续推进,并且他们的装甲车辆除非被敌人摧毁,否则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一辆都不会少(甚至还能变多哦)。
这种自持能力是相当恐怖的,部队规模越大,这种优势越恐怖,哪怕只是放大百分之一的优势,都会变成局部战场突破的巨大优势,如果是大兵团决战,双方都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对阵,那就意味着对面至少多出了一支装甲师。
更何况那种百分百自持的恐怖后勤补给和装备维修能力,苏军是绝对做不到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