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儿子,如今怎么变成了这样。
更让他生气是,一想到李承乾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比以前好了数倍,
他就莫名的想要发火。
李二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只能归咎于,对方快要超出自己的掌控了造成的。
李治和武媚娘看到李二和李承乾己经闹僵了,并没有注意到自己。
两人心中窃喜,不留痕迹的对视一眼。
深知不能就这么看着对方继续僵持下去,两人决定做一个和事佬。
李治淡淡开口道:“父皇切莫动怒,皇兄也是为了我好,并非是有意顶撞您!”
“是啊陛下,身体要紧,在怎么说您与陛下所谈论的事情也是家事,没有必要为这点消失而生气!
万一因此事动怒,导致龙体有恙,岂不是会因此影响了朝政!
陛下不但是太子和晋王的父亲,还是万民表率的圣人,万万不能因气伤身,到那时可就是万民之伤了!
再说太子殿下作为您的儿子,儿子和父亲起争执,在平常百姓家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陛下作为父亲还能跟自己的儿子置气嘛!”
还得是武媚娘会说话,简简单单几句话,不但让李二心中的怒气消了大半。
说的话还很漂亮的同时,让人听着又很舒服。
竟然两边都不得罪,还都给两边找好了台阶下。
李二听后,欣慰的看了一眼李治和武媚娘,心中暗道:“还是稚奴和媚娘深的朕心啊,哪像承乾这小兔崽子,整天让朕不痛快!
算了,由他去吧,这小子就是属狗的,见谁咬谁,没必要跟他生气!
再说了,朕真要气坏了,岂不是便宜了这小兔崽子!
他想气死朕,继承朕的皇位,门都没有!”
李二不断的在心底自我安慰,心中的火气终于消完了。
大手一挥,霸气的说道:“这也就是没有外人在场,刚才的争执算是家事,朕不与你计较!
刚才的事就此揭过!
接着喝茶,接着赏景!”
然后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属王八的嘛,是真能忍?
李承乾看到李二憋屈的样子,又差点笑出了声。
既然当事人都不说什么了,那自己更没必要揪着刚才的事不放了,要不然会显得没风度。
看到李承乾又重新坐下,与李二重归于好。
同时,话里也不再隐射什么,李治和武媚娘长出了一口气。
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谁曾想,李二却开口道。
“承乾,你说你弟弟稚奴与我是同道中人,让为父很是不解。
难道稚奴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与我很像?
要不你来为为父解惑一番如何?”
武媚娘:“.......”
李治:“.........”
不是说揭过去了吗,哪揭过去了?
没完没了是吧?
两人很是无语,刚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同时小心翼翼的朝着李承乾看去,生怕对方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从而导致他们的事情东窗事发。
还能有是啥同道中人,肯定是武媚娘的同道中人啊。
但是我能这么说嘛。
一想起这个,李承乾就想笑。
正在他考虑要如何搪塞过去的时候,系统的声音却在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李二一心想要知道何为同道中人,宿主可有以下选择——”
“选择一:首接告诉向李二揭发李治和武媚娘之间的事情,李二自然会明白何为同道中人!
这么做的引发两种后果:1、李二大怒,并将以极其惨烈的手段严惩李治,并处死武媚娘!
2、因为宿主没有首接证据,让李二疑问宿主是在无的放矢,故意陷害李治,并强行给他带上一定绿帽子,从而导致李二再也忍受不了宿主,将其让人抓住关进天牢,并处死!
选择奖励:玉米种子1千斤,李治、武媚娘仇恨程度拉满!”
“选择二:努力找李治和李二的相同点,并对李治极尽赞美,加重李二的疑心病。
这么做可能会让李治和武媚娘对宿主心生忌惮,后续可能会生出对付宿主的心思。
选择奖励:土豆一千斤!”
“选择三:既然不管怎么做,总有一方会不满,那就随便搪塞过去,并借机将李二支开,与李治开诚布公,让他做宿主对付长孙无忌的棋子!
选择奖励:啤酒酿造方法一份!”
这也能触发选项,着实让李承乾没有想到。
既然都刷出来了,不要白不要。
“我选三!”
“啤酒酿造方法:上面记录了啤酒的详细酿造和提纯方法,相较于大唐的低度酒,虽然啤酒的度数也不高,但胜在酿造简单,新奇、口感好,也更受欢迎。”
奖励到账以后,李承乾沉声道:“陛下,臣不敢有所隐瞒!”
听到他的这些话,李治和武媚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
甚至李治手里的茶杯都捏的更紧了。
但是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和武媚娘终于放心了。
只见李承乾随口瞎掰道:“陛下,臣之所以说您和九弟是同道中人,因为那是臣通过观察看出,你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就比如,你们两人都很沉稳,也都很有仁义之心!
遇事沉着冷静,骨子里透露出的仁慈让人一眼便能感受的到。
而且陛下心里想什么九弟都明白,做的事情也都能做到陛下的心坎里!
同时,九弟为人处世与陛下年轻时极为想像,只是现在年纪还尚小,体现不出来而己!
假以时日,九弟与陛下心意肯定会相通。
不用交流一个眼神,便能知道彼此心中在想什么,更能知道彼此要做什么。
不是同道中人又是什么?”
反正这些话李承乾都是瞎编的,说着说着他自己都有些说不下去了。
说李二仁慈,倒是没有说错,毕竟当初玄武门的时候,他可是一边哭一边拿着刀往自己哥哥和弟弟的身上招呼的。
如果这都不算仁慈,那又算什么呢。
这是对同道中人的解释吗?
怎么听都像在嘲讽朕呐?
李二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盯着李承乾问道:“你确定没有说违心之言?”
“在陛下面前,臣不敢说谎,臣说的都是事实!
陛下之所以体会不到,可能是因为整日忙于朝政,疏于观察而己!
等陛下有时间了,布防仔细观察一二,便可明白臣说的是不是真的!”
李承乾一脸正色,说谎连草稿都不用打,游刃有余。
就连李二都分辨不出是真是假。
也只能作罢!
看到李二不再纠结何为同道中人,李承乾趁机对其说道。
“陛下,臣与九弟许久没见了,想要兄弟之间聊聊天,不知陛下可否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