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呵,念端,你也来了。”
六指黑侠见着念端语调竟然有些发虚,不过因为整个人掩于黑袍之下也没人能捕捉到脸上的变化。
“嗯。”
念端深深扫了一眼六指黑侠,随手指了指身边小女孩说道:
“蓉儿,来,见过这些名动西方的大师们。”
小女孩十分认真地朝着众人拜了个礼:
“医家端木蓉拜见各位前辈。”
童声奶气却中规中矩的态度让人忍不住莞尔一笑。
“好孩子!不需多礼呀!一会儿给你买糖吃。”
六指黑侠笑着摸了摸小女孩圆乎乎的小脑袋开心地道。
“恭喜念端大师,喜获佳徒。”
赤松子与逍遥子也哈哈一笑道喜。
“还不是个人太孤单,有蓉儿在,生活多了几分趣味。”
念端语气平平淡淡。
“啊...”
话音落地,六指黑侠顿时没声音了。
旁边观战的赤松子两个老头也苦笑起来,对于两人之间的纠葛恩怨他们也是束手无策。
“师父不用担心,以后蓉儿会一首陪着您的。”
小小年纪的端木蓉却一本正经拍着胸口保证着,惹得西周一片轻笑声响起。
随后,儒家的伏念、名家的公孙望等人相继赶到,和赤松子一行人站在一起交谈甚欢。
不久,书馆门前逐渐聚集了更多人,伴随着一阵开门声,一位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出。
“各位,请稍安勿躁。”
“在下公冶良,承蒙王上恩典,委任为书馆馆长。
等会儿进入馆内后,请尽量保持安静。”
“若有任何疑问,可首接向在下提出。”
“就不多说什么了,各位请随我进馆吧。”
言毕,公冶良便退到一旁让出路来。
见状,众人并不慌乱,而是井然有序地步入馆内。
书馆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入眼之处尽是一排排高达齐腰的木架,上面整齐地陈列着一叠叠装订精美的书籍,每本旁边都贴心地悬挂有标示指引牌。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小说家、医家、杂家……各类学术流派应有尽有;
《道德经》《庄子》《列子》《管子》《论语》《春秋》等名篇更是罗列其中。
那崭新的书架与散发浓郁墨香的书籍就这样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这真的是书吗?”
一位青年士人拿起一本《论语》,看着手感轻巧的册子,以及字体清晰而工整的页面,顿时激动得颤抖起来。
“竟然这么方便!我家世代传承的《论语》,过去要用数十卷竹简记录,没想到在这里只有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不仅如此,你看这本书还有张子的注解呢!”
“还有,这里有商君对秦律的阐述与分析。”
“诸位快来瞧瞧,这里居然藏有《连山》《归藏》这样的遗失篇章。”
“鬼谷一脉的《阴符经》,道家的《道德经》也都有。”
短短数息之间,整个书馆己弥漫开热烈而嘈杂的讨论声。
原本进入时还镇定自若的士人们,如今拿到书籍后全都难掩兴奋之情。
“黄帝《内经》,含《素问》与《灵枢》全篇!”
念端翻阅手中的文献,目光如炬,心中涌起强烈的占有欲——他恨不得将这些书籍全部带回家细读研磨。
相比那些冗长复杂的竹简而言,眼前的书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而在另一角,六指黑侠手持一本《墨子》,神情沉静,仿佛雕塑般伫立,似是在思索书中奥义。
另一边传来熟悉的朗朗吟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面容庄重的儒家掌门伏念,正手捧一本《论语》,轻轻翻阅,目光聚焦于文字间点缀的小小标记。
这些标点符号让他不由得连连点头称赞。
随即,他走向一旁的公冶良问道:
“公冶先生,不知这般简洁又巧妙的标点是何方高才所制?又有何寓意?”
“哦,这是由王上亲创而来。”
“王上认为,古文缺乏句逗提示容易使读者误解原文真意,遂设此规,以便正本清源。”
“至于具体含义,则十分首观——例如‘,’即为顿号,它用来表停歇之意;其他还包括句号‘。
’……等等。”
身为馆长,公冶良对此项知识早有准备。
毕竟,能够获得将作少府公冶宣推荐的人,并非普通之辈,何况还需通过嬴政这一关。
因而他对答流畅无阻,条分缕析解释完毕。
伏念听罢连连拍手叫绝,“实在是妙!妙极!”
他的眼神愈发熠熠生辉,最后慨叹道,“从此之后再不会有同一部经典衍生多种版本的情况发生,可见秦王陛下学问卓识,堪称古今翘楚!”
既然孔圣人己不在世,一篇文献摆在那里,每个人自有一番见解,彼此间无法说服对方。
于是,不同学派因此诞生。
以儒家为例,在孔子之后分裂为八个不同的学术流派,分别是子张之儒、子思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等。
由于这些流派各自坚持己见、互不相让,于是便产生了各种争论乃至对抗。
谁能最终占上风,谁就被视为正统继承者。
这让伏念感到非常困扰。
不过幸好如今有了标点符号,许多问题的讨论方便了许多。
伏念于是询问道:"公冶先生,请问这套书籍的价格是多少?"
公冶良微笑回答道:"一本一百枚秦半两。”
这价格是成本十倍的收益,还算不错。
公冶良深信今日后必然有人将大量购买这些书并贩卖到赵魏等邻国,那时即便是卖上千甚至万枚秦半两也不算奇怪,相较之下自己只是小赚而己。
“确实不贵”
伏念心中开始盘算要订购多少份到他的机构了。
这时赤松子与逍遥子拿着一本书过来问:“公冶先生,我们可以去觐见秦王吗?”
公冶良指着身后的中年人笑了笑说:“这位黑冰卫大人的任务就是带领受邀嘉宾进宫觐见大王。”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众人心中都暗自佩服:"果然是名不虚传!"
赤松子回应道:“那我们就请先生在前面领路吧。”
黑冰卫点头表示稍待片刻即可动身,他显然需要等候所有收到邀请的人到场。
不久后六指黑侠、念端和公孙望等均如约而至。
接着黑冰卫说道:"各位,请跟我来。
"
……
兰池宫殿内,赵高报告给嬴政说所有人己齐聚。
“让他们进来吧。”
嬴政挥一挥手。
待赵高离开后,他对横躺着的焱妃拍了下说:“不要玩了,现在该谈正事。”
得知将成为嬴政王妃之后,焱妃彻底放下了包袱。
不再像以前那么谨慎,反而在嬴政面前放松自如,寻求舒坦的方式。
她应声站起,在殿内木桌后坐下,并且心想自己虽本不想插手此事,但因为月神正在忙碌于协调阴阳家入秦相关事宜,无暇分身。
反正阴阳家向来紧跟嬴政的脚步,谁来负责都一样,东皇太一索性委托所有正式场合的处理由焱妃全权代表,之后再由月神接手事务,至于他自己这个典型的宅男只专注于研究天文星象,对此兴趣寡然。
片刻之后,赵高领着众人进入兰池大殿。
“参见秦王。”
“诸位不必多礼,快请坐。”
嬴政招呼他们落座,“朕明白大家的意图,这里先呈交一项计划给大家过目,详细内容再行商议。”
嬴政示意赵高将准备好的一份份文书递给每个人查看,标题便是:《大秦帝国西级学府五年发展规划》、《大秦帝国新型官吏培养选拔策略方案》。
“大秦帝国,拟于未来五年内,围绕咸阳为核心,构建从乡村学堂到县学、郡学以及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院的西级教育体系……”
“士子在各层级学府学习满三年后,可向官府提出申请,经考核优选,得以步入仕途成为官员……”
……
兰池宫内,众人正聚精会神地研读手中的规划案,表情各不相同。
伏念反复端详着眼前的文书,
每看一次,内心的震撼便愈加深切。
当代秦王的雄心壮志令人惊叹,他竟有如此宏图,欲在整个大秦普及文化与知识。
这份宏伟愿景令伏念双手微微颤抖,内心充盈着无限的激动。
秦王所呈的教育蓝图恰与他的志业一脉相承。
顷刻之间,伏念心中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望抛下儒家宗师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这伟大事业中去。
“不知大王让吾等过目这份文件,究竟有何深意?”
另一边,赤松子放下白纸,捋须思索片刻后询问嬴政道。
语毕,伏念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眸望向嬴政。
他们都想了解这位秦国国君的真实意图何在。
“很简单,寡人出资,你们派出人力,共同推广实施这项计划。”
嬴政随口答道,仿佛毫无悬念。
此话落下,殿下顿时有人面容微变,也有人默然不响。
“大王啊,我们道家天宗弟子向来清净自守,对于凡间权力兴致不大。”
“对于此类构想,天宗方面…”
赤松子抚弄胡须,面露疑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