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德妃

这边,康熙刚在元宝的捣乱下用完午膳,正在处理政务,在御案旁放了一个小榻,元宝就在上面玩耍。过了一会康熙见元宝睡着,就命人将元宝抱入了内殿歇息。

没一会儿,就见梁九功缓步走近,躬身回禀道:“皇上,德妃娘娘求见。”

康熙抬起头,沉吟片刻,“也该来了,终归是朕没照顾好元宝让她担心了。让德妃进来。”

片刻后,梁九功引着德妃进入殿内,见到上首的康熙,德妃立即俯身行礼“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康熙看着正在行礼的德妃,眼中闪过一丝愧疚,终究是自己有愧于她,两个孩子均不能养于自己膝下,这次又让元宝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么想着,康熙站起身,从御案后到德妃身前,将她扶起。

“德妃今日,是为元宝的事而来吧?”

德妃听到康熙所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心中泛起一阵喜意。这是万岁爷亲自给小六起的乳名,前头除了几位夭折的小阿哥,如今也只有大阿哥胤褆和太子胤礽有乳名,现在自己的元宝也有了,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啊。

即使如此高兴的情况下,德妃也没有忘记回康熙的话,“回皇上,臣妾听闻您处置了元宝伺候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又实在担心元宝的安全,故而斗胆前来乾清宫求见皇上,求皇上怜惜臣妾的一片慈母之心,让臣妾见一见元宝,不然臣妾这心怎么都放不下啊。”

说着,德妃的眼眶止不住一红,她赶忙拿帕子擦拭眼角,请罪道:“皇上恕罪,是臣妾失仪了。”

康熙拉着德妃向内殿走去,无奈的道:“朕怎么会治你的罪,不止你是元宝的额娘,朕也是元宝的阿玛,元宝受了委屈朕也是心疼的。走吧,朕带你去看看元宝,他刚睡下。”

德妃顺着康熙的力道向前走去,走到内殿,就看榻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躺在那。

见到那个小身影,德妃也顾不得康熙了,快步走到榻前仔细的看着,被留在后面的康熙头一次被德妃这么对待。她从来都是温柔似水,以他为先的。这还是第一次康熙在,而德妃的心思却不在他身上,这让他感觉有些新奇。

德妃不知道他的想法,现在她所有的心思都聚焦在眼前的小人儿身上。此时元宝正在熟睡,小被子搭在肚子上,两个小拳头攥着放在头的两侧,小脸睡的粉嘟嘟的,长长的睫毛在紧闭的眼睛上投下来一道阴影,小嘴巴一动一动的,好像梦里都在吃奶一般。

看着这样的元宝,德妃整个人忽然就从得知元宝的宫人被罚的紧绷状态放松了下来。此时她只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对着元宝的睡颜怎么看都看不够。

虽然元宝养在太皇太后宫中,不像佟佳贵妃根本不让她见胤禛,但是太皇太后毕竟年事己高,作为妃嫔,德妃也不好常去打扰。导致德妃那一腔慈母心肠无处安放,十分珍惜每次能见元宝的机会。

这次的事让德妃十分大逆不道的对康熙和太皇太后产生了怨怼,明明是他们非要把她的孩子抱走,明明是他们一定要养元宝的,却不能好好照顾他,让那么小的孩子受了委屈,如果元宝在自己身边,自己绝不会让元宝受任何委屈。

德妃知道自己不该这么想,元宝养在太皇太后身边总比养在自己身边对他有利,但是一想到元宝可能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受苦,她就心如刀绞。

她的孩子啊,一个不得见,一个不能管,胤禛被抱走时,所有人都在背后议论,认为她利用儿子换取高位,不齿于她的行为。

但是从没有人问她的想法,她是否愿意,没有人,就连她的枕边人也在庆祝贵妃终于得偿所愿,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孩子,没有人在意她。

看着那些孕期做下的小衣服,她默默的将它们压在箱底。她的心仿佛破了一个洞,里面冷风盘旋,冷的仿佛她呼出的气都带着凉意。。最后她只能假装不在意,不在意别人的想法,也不在意胤禛,只有这样佟佳贵妃才能怜惜胤禛,才能将胤禛视为亲子。

怀元宝时,她满心期待,觉得这个孩子她终于能养在膝下了,在这偌大的深宫中终于能有一个属于她的小人,一个能抱在她怀里,坐在她膝头,软软的喊他额娘,全身心的依赖她的小人,一个能补全她心中空洞的人。

她想她一定会将全部的爱都给他,努力做一个好额娘,她努力迎合皇上的喜好,只想让皇上多看看她的孩子,好让她的孩子也有父爱。

因为她怕,怕未来这个孩子知道他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兄长时会怨她,怨她为什么不能像佟佳贵妃一样,让皇上为她停留,怨她不能给他父爱。

后来她做到了,皇上对这个孩子越来越在意,越来越期待,一切都在向着她预想的方向发展。首到那天,皇上来到永和宫,那是一个温暖的、充满阳光的日子,但是她的心却那么冷、那么冷。

又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她又一次失去了她的孩子。她想,那风或许永远不会停歇了。她就像一个泥塑的菩萨,只能微笑的看着一切,却什么都做不了。

那天后来发生了什么她己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她微笑的送走了皇上,也又一次送走了她的孩子。

每一个独自入睡的夜晚,她都在安慰自己,至少他们现在是安全的,只要孩子一切都好,她失去的,都是值得的。

可她听到了什么?慈宁宫的宫人因为怠慢六阿哥被罚入慎刑司?怎么会?这些贱婢怎么敢?怎么敢这么对她求而不得的人?

这让她如何不恨,如何不痛。她的元宝,那一刻她甚至想冲到乾清宫把元宝抢回来,不让他再受任何委屈。

可是她不能,在权衡利弊后,她甚至连怨怼的话都不能说出口,只有那样能让皇上的愧疚最大化,才对元宝最有利。

于是她画上精心准备的妆容,来了,来到乾清宫,至少能见一见元宝,至少能确定他是否安好。风刀霜剑皆向我,惟愿吾儿百岁无忧。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