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小官之女的逆袭之路 > 第34章 分钱

第34章 分钱

齐光焰在他的头上拍了一下,“会说话么?”

西强哦哦两声,自作聪明道,“公子,我带够钱了,放心,肯定能把你赎回去。”

“赎回去?”

齐光焰抱着手臂,“你以为你家公子我被挟持了?”

“难道不是?”

西强愤愤道,他家公子金尊玉贵,现在却穿着粗布衣服,提着一桶海货,不是被挟持了,还能是什么?

“你那脑子里的水该倒倒了。”

齐光焰白了他一眼,“你们太慢了,我等的太急,跟着阿进一起去赶海,你有意见。”

西强眼珠子一眼,立刻狗腿道,“没有意见,公子要是还想去,我可以帮您提桶。”

他家公子话里话外都是对这家的维护,仆随主,他肯定也要对人客客气气的。

“嗯。”

齐光焰对他的恭维很满意,他清了清嗓子,“当然银子也不能少,这些天多亏了阿进一家的照顾。”

“应该的。”

西强连连点头,凑过去说,“公子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听到他们提到银子,陈瑶双眼亮晶晶的,外面站了好几个护卫,她还以为银子的事泡汤了呢,没想到齐光焰主动提起。

她不自在地抿了抿嘴,等着齐光焰拿着银子打发他们。

只是西强的想法却有了变化,他想着就这几天能花多少,

而且看到被自己提到院子里的水桶,他家公子可没有吃白食,所以他从荷包里掏出五两碎银子。

齐光焰拿在手里掂了掂,一脸嫌弃,“就这么多?所以,你家公子我就值五两?”

“还......还有。”西强憋屈的又掏了一个十两的银锭子。

“十五两?”

齐光焰嫌弃地在西强的头上拍了一下,“你看不起谁呢?”

话落,抢过他手里的荷包,把荷包里的钱都倒出来。

银票加银子也不到五百两,“才这么点?你就带这么点银子来赎我?”

他抬头看向站在院外的侍卫,“你们呢,有没有带钱?”

其他人面面相觑,在齐光焰的目光注视下,老实地把身上的钱放到齐光焰面前的桌子上,又凑了二百两银子。

“就这吧!”

齐光焰把面前的银子和银票一股脑地推到陈瑶面前,“阿瑶,你数数。”

“确定都给我?”

陈瑶激动地看着这些银子和银票,他们这是要一夜暴富的节奏呀。

齐光焰小手一挥,“都给你,要是不够,过段时间我在找人给你送一些。”

“不用送了,这些就够了。”陈瑶喜滋滋地伸出手去扒那些银子。

陈进扯了扯她的袖子,涨红着脸,小声说,“阿瑶,这也太多了,咱不能收。”

陈瑶却想到了另一件事,刚才齐光焰可是把他手下那些人的银子都扒光了,那他们回去不就没路费了么?

她首接把桌上的银子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推回到齐光焰面前,说,“这一半,给你当路费吧?”

好人呐,还知道要给他们他们留路费,西强感激地看着陈瑶。

“没出息。”

齐光焰瞪了他一眼,扭头看着几人说道,“也行,剩下的一半算是我借的,下次来了再还你。”

不管是借,还是偷,只要现在这些钱是他们的就行,西强急忙打开荷包,把那些钱一股脑地装进荷包里。

陈老头一行人赶回来的时候,齐光焰己经坐车离开了,看着桌子上的银锭子,陈老太喃喃道,“这也太多了吧?”

几个月前他们还是一文钱一文钱的数着过日子,现在竟然有几百两的存款了。

陈老头沉吟了一会儿,拿出十两的银锭子递给陈猛,指着剩下的银子说道,“这些都给阿瑶,你们没意见吧?”

“没意见,本来就是阿瑶该得的。”

陈猛看的明白,要不是阿瑶,他们连这十两银子都挣不到。

李巧动了动嘴,给陈瑶银子,她没有意见,只是把这几百两都给一个几岁的女娃,她感觉太多了。

看到丈夫和儿子都没意见,她低下了头。

“谢谢阿爷!”

陈瑶把银钱拢到自己面前,看了众人一眼,抿嘴一笑,拿起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放在陈老头面前,“这个银子用来给家里买船。”

她又拿出两个十两的银锭子分别放在陈老太和李巧面前,“这个给阿奶、大伯娘买头花。”

她自己留下十两,正准备把剩下的银子都推给陈老太,就听到陈进问,“阿瑶,我呢,有我的么?”

陈瑶拍了拍自己的头,拿出一贯钱递给陈进,又数了十文钱塞给陈奇,然后把剩下的银子推到陈老太面前。

“阿奶,剩下的你留着吧,给我大哥参加科举用。”

“哎哟,你这孩子,咋都给我了?”陈老太把银子重新推回去,“你救的人,这些钱理应给你。”

“就是,谁家买十两银子的头花。”李巧笑着把十两银子放回来,“再说,那头花是你们小孩子带的,我带着像什么。”

陈瑶这一通分配,李巧心里的那点不舒服瞬间被抹平了。

想想陈瑶回来后,家里的变化,她有一些羞愧,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通透呢。

“阿奶......”

陈瑶正准备继续劝说,陈老头开口了,“也行,让你阿奶先给你存着。”

他点了点桌面,“老大媳妇,那十两银子你拿回去,阿瑶说孝敬你的,那就是你的了。”

“行,大伯娘沾了阿瑶的光。”李巧点头把那锭银子拿走。她扭头看向陈进和陈奇。

两人急忙把手背在身后。

李巧斜了他们一眼,“藏什么藏,我还能惦记你们那点银钱。”

陈进撇嘴,好像没惦记过一样。

家里有了余钱,之前因为银钱不够,被搁置下来的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收完麦子,种上高粱。

陈猛和陈老头跑了几天,最后在镇上买了一条二手船。

说是二手船,前主家也就用了两年,后来那家人搭上了一个富商亲戚,一家搬到府城去了。

出海打鱼等于把命别在裤腰带上,有机会脱离这里没有人会拒绝。

渔船停在村口,上船的人也确定了。

陈老头,陈老太年龄大了,留在家照顾庄稼和陈奇。

主力是陈猛和陈巧,陈进和陈瑶先跟着混,他们第一站准备去海鸥岛。

小船还没到海鸥岛,远远就看到堂伯陈海和堂哥陈力撑着船正在靠岸。

为免尴尬,陈猛首接摇着船转了个方向,去了更远点的海龟岛。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