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呐!”
在这么个三辞三让之后,朱月清也就成了复明之后的第一个皇帝,直接定都长安,国号为朱明,算是与前朝大明的区分。当然了,平时还是以大明自居的。
而这个时候,朱月清看着底下的一群官员说道:“日月重开,天命我主!”说着朱月清就坐在了龙椅上。
“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底下的官员们在诸葛亮这个首辅下,也是异口同声的喊道。
既然朱月清已经成了大明的女皇帝,那么其他地方不说,至少现在朱月清治下的地方,肯定是不能用乾隆的年号了,现在要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年号才是。
年号这种东西是汉武帝首创,汉武帝亲自命令颁布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后来追封的始创年号则是“建元”,其后成为定制。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十四个年号,明朝的皇帝们大多都是一人一个年号。
现在到了朱月清这里,自然也该挑一个好听一点儿的年号,毕竟年号这东西不是随便取的,基本上都有着其美好寓意在里面。
像朱棣的永乐,其寓意就有“江山永固,万民安乐”的寓意在里面,像正德这个年号则是有“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的意思在里面。
当然,年号这种事情也不光有好的一面,另外一面则是很让人头疼。
比如永乐,跟“长乐”是同一个意思,而唐朝有个长乐王李幼良被冠以皇叔篡位的罪名,遭到后人唾弃,所以策划给朱棣上“永乐”年号的人,也未必没有讥讽朱棣作为皇叔篡位的意思在里面。
至于后世的沙雕网友们解读起来那就更让人欢乐了,甚至还有人以为年号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取的。
比如正德这个年号,很多人都理解为明朝的大臣们觉得朱厚照德行不正,所以才让他“正德”。
实际上,真正缺什么补什么的年号也真实存在,但是那些年号基本上都是清朝用过的,比如溥仪就曾经用过一个“康德”的年号。
除此之外,还有像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年号神龟、北周静帝宇文阐用过的年号大象,这些年号搁在当时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放后世那不就是神兽成群了嘛。
还有什么“保大”、“万岁通天”、“天赐礼盛国庆”之类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取年号这事并不像沙雕网友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都要考虑到这个皇帝是怎么回事儿。
比如想要证明这个皇帝是受命于天、王朝正统。
比如希望在这个皇帝的治理下能够江山永固、繁荣昌盛,比如表示新朝伊始、万象更新,再比如歌颂文治武功、品行德操。
于是官员们就取了一堆的名号,想要朱月清自己来选择。
朱月清将官员们拿上来的年号看了一会,都不太喜欢,想了想年号这种东西既然那么麻烦,不如不用算了。
反正那么麻烦,不如直接废掉好了,后世不就把这些年号都给废材了吗?直接改成现代公元记录法,现在不是公元1782年年初吗?
那就叫公元好了。
朱月清想了想,就向大臣们说道:“从朱明开始,废除以后皇帝的年号,后世均采取公元作为以后的年号。”
反正年号本来也就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让老百姓知道坐在龙椅上的是哪一个,另外就是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像刘恒没有年号,也没耽误他“孝文皇帝”的谥号。
“陛下,这个公元是什么年号?有什么含义在内吗?”大臣们顿时一愣。
朱月清想了想就将公元的年号意思解释了一番,为了有利于日后子孙们记录年号的方式,也为了方便全球化,朱月清直接选择了后世的算法。
按照公元纪年法,根据推算,轩辕元年即公元前2697年,现在是1782年,也就说现在正式的年份是4479年。
虽然西方不承认我们华夏上下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我们自己要承认是不是?
不过既然公元是她现在设定的,那么为了区分出来年份,朱月清特地做了两个年号让后人清楚,一个是公元前4479年,和公元后1782年。
而且只要她明国以后承认了黄帝的年代,那么自黄帝之后的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三代就成了铁史。
至于说以后考古的时候,后人能不能找到黄帝确实存在的年代,是不是神话故事,那就完全不在朱月清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只不过,想用黄帝纪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是黄帝登基的时间不好确定,总不能朱月清说黄帝他老人家是在3149年前登基的,大家就得认吧?
因为纪年涉及到的事情太多,得考究一番才行。咱朱明不是那些蛮夷,干不出来伪造历史这么下作的事情。
当然,黄帝的确实登基时间暂时无法考究出来,但是不妨碍现在是公元1782年啊。以后的年代就按照黄帝纪元算就行了。
至于公元前的事情,凡是历朝历代都有典籍存在,他们是可以以后慢慢来计算的。
总之在朱月清的坚持下,皇帝的年号在朱月清这里算是被废除了,以后就单纯的以黄帝纪年来算了。
然后,这件事情就在公告上,以示天下,让民间的百姓知道,现在她们朱明没有年号了,现在是黄帝纪元4479年,也就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算。
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朱月清也是对底下的将领和文臣也是进行了一一的提拔,让那些空缺的位置全部补上。
然后朱月清就将自己称/帝的事情,广发缴文,然后公告天下。
在做完了这些之后,朱月清对着殿下的文武群臣说道。
“说起来,虽然朕已经将新疆统一,但是新疆省的大多数子民说的不好听一点还是蛮夷,对我汉家的文化不甚了解。所以我需要一些文臣,前去教化他们,不知道谁愿意接下此等重任?”
其实新疆在朱月清之前,清朝在1755当时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并在三年后消灭了阿睦尔撒纳的势力,从而才稳定了西域。
随后,清朝就在伊犁惠远城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开始统治新疆全境。
不过现在嘛,新疆则是变成了她的领地。
第一卷 : 第七十章 蒸汽火车搞出来了
既然都已经打下来了,那就肯定是需要治理的,不然不是白浪费了?在朱月清说完后,底下的文臣们面面相觑,却是谁都没有说。
毕竟新疆那个地方之前可是叫西域呀,在记载里,前往新疆的路途不但远,还要横跨几百里的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而且那边的语言和这边又不同,怎么教?难听一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