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一刻,朱月清才算是真正的收服了两人。
............
朱月清接着继续说道:“我们来说说乾隆这个人吧。乾隆这人很自大,自足于现状,认为满清才是天朝帝国,外国均为蛮夷小国,闭关锁国,不思进取。对内宠信奸臣,吏治废弛,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从乾隆三十九年开始各地陆续爆发农民起义。”
诸葛亮沉思片刻后,看向朱月清道:“也是因为如此,主公的父亲才会想要举起义旗对吧?”
“我的父亲虽然也想要举义旗,但是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要恢复前朝的统治罢了,就算真的成功,不过也是和清廷一样,把华夏民族拉入另一个坑中罢了。”朱月清淡淡的道。
大明真的好吗?好的话,也不会灭亡了,或者说大明的灭亡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
诸葛亮和关羽有些意外,朱月清居然会如此评价她的父亲,而且对前朝也没有好感的样子。
“在你们看来我的话很奇怪吧?其实还是这个时代的人,有着他们的局限性,他们不了解后世都发生了什么,没有受过毒打的人,是永远都不会了解的。如果真的有推翻满清的那么一天,我是不会将那个位置让给我父亲的!”
朱月清说的斩钉截铁。
她倒不是贪恋那个位置,而是只有她坐在上面,整个帝国才能运转的起来,要是她父亲坐在上面,以后她弄一些方案,时不时的被卡一下,她会发疯的。
毕竟这个时间段真的很敏感,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都到末期了,她不能在浪费一点发展的时间了。
至于她的父亲,和唐朝的李渊一样,当个太上/皇就行了。
没事就造个娃,给她生几个弟弟或者妹妹出来,将来继承皇位就好了。
诸葛亮和关羽对此没有说话,她们是认朱月清为主,自然也是希望朱月清能坐上那个位置。
后面床上三人又说了很多话,特别是朱月清也想知道娘化三国的事情,不断的询问着两人三国间的事情,以及她们的事情。
一晚下来,三人对彼此都有了新的认知,关系上也是更近了一步。
第二天,天亮,月清就让厨房的人准备了三人份的早点。
关羽和诸葛亮看着自己盘子中的红皮带黄的果子有些疑惑,然后看向月清问道:“主公,这是什么东西?
“孔明,云长。这个东西在你们那个时代可是没有的,吃吃看,很甜的。”月清看着诸葛亮和关羽看着番薯不动的样子,有些好笑。
她拿起一个番薯,剥掉外面的红皮,露出里面黄色的果肉,咬了一口,咀嚼了几下就吞了下去,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诸葛亮见此,也拿起了桌子上还有着不少热度的红番薯,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查看。
“这个叫做番薯,产自南美洲那边。是明末时期几个商人从其他的国家带回来的,这个可是好东西,能亩产上千斤,拯救了很多汉人百姓。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物种名为土豆,同样是高产粮作物。”
月清当即向诸葛亮介绍起了番薯这个东西,顺便还说起了土豆的事情。
“其中:土豆亩产两千斤以上,后世最高可达七八千斤。番薯亩产一千斤以上,后世优质的可达万斤。还有一种是玉米,亩产也能达千斤以上。”
可惜这三种作物在大明没有普及,而在满清得到大力推广,栽种率很高。
“世间竟然有如此农作物!要是当时我大汉有这神物,又岂会......”说到这里,诸葛亮不禁叹息了一声。
“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清廷为何能养活了那么多人,3.5万万人是依靠了这些农作物对吧!”诸葛亮忽然想到了什么,目光灼灼的看向朱月清。
“是,也不是。其实就算有这农作物,大汉最多就支撑个十几年,百姓依然还是会造反的。”月清闻言摇了摇头。
PS:今天会更新很多章
第一卷 : 第八章 我给你介绍两个人
“主公这话是何意?”诸葛亮有些不解的看向月清。
“大汉的灭亡,或者说历朝历代会灭亡,本质还是土地兼并的结果。”
“土地兼并...”诸葛亮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月清解释道:“是的,土地兼并说白了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手中,在你们那个时代应该是叫世家。这些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手段, 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才会有农民起义的事件。就这样一直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直到清庭雍正时期,采取了“摊丁入亩”的政策,以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才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主公,这个摊丁入亩?又是何种政策?居然能够解决土地兼并的结果。”诸葛亮有些好奇的道。
“所谓的摊丁入亩,和大汉时期就开始的人头税不同,他是以田地为标准,不是看你有多少人就收多少税,而是看你田地多少而收税,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到时候我会整理一些这个时代的一些书籍给你。”月清微微笑道。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头,她对于这个时代的政策还是很感兴趣的。
虽然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才能真正实现人口的暴增。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清的贪官污吏可是多的数不胜数,在搞钱方面,他们很有一手。
在各种官员税收的加持下,就算有了土豆番薯这种高产农作物,百姓依然还是吃不饱饭,各地依然有着大小不一的叛乱,在乾隆死后不久,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事件。
说白了,虽然有了摊丁入亩这个政策,但是百姓手中没有土地依然是事实存在的,这也是朱月清推翻满清朝廷最重要的机会。
朱月清有着后世的思维,在她看来,百姓是否造反,取决于是否能活下去,取决于执政者的执政水平,而满清执政,汉人百姓过得真的是苦。
只要她到时候喊出“打土豪分土地”的口号,还是有望成功的。
“其实在后世,真正厉害的农作物,还是无双国士发明的杂交水稻,亩产能达千斤以上。”朱月清笑道。
“杂交水稻?和水稻难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诸葛亮闻言,有些疑惑。
“杂交水稻也是水稻,不过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算了,我说了你们也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