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会出现事故。”
听到这里,朱月清成功的被这些人气了个半死。
她堂堂的大明皇帝,每天算计的不是怎么坑欧罗巴的那些国家就是怎么坑其他四个大善人,案头上放着的文件都是关于战争或者政治的大事。
现在可倒好,朕居然要为你们这些混蛋扒火车和红绿灯的破事操心?
只是诸葛亮丝毫没有放过朱月清的意思:“另外,地方官府上报这些年打架斗殴的案子也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因为陛下的圣训,所以……”
朱月清一脸懵逼的打断了诸葛亮,问道:“等等,什么叫因为朕的圣训?”
诸葛亮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曾经明发诏书,要求大明除蒙学之外的社学、县学、府学、大学都必须严格执行每年一个月的军训制度。”
“这道诏书虽然让我们大明拥有了蓝星上最多、最好的兵员储备,可也正是因为我们大明的读书人都受过军训,所以一旦动起手来就很容易收不住手。”
“万幸的是百姓们对陛下、朝廷和官府还心有敬意,如若不然,以我们大明随便一个府学都能拉起一支预备役兵员的学生数量来看,很容易就能闹出大乱子。”
朱月清只觉得头疼。
诸葛亮这边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还在继续输出:“除去我们大明百姓自身的事外,如今还牵扯到了一大堆的蛮子。”
“虽说欧罗巴的那些平民大多都没钱来我们大明游玩,但是欧罗巴的那些贵族却是有钱的很,这些年来我们大明游玩的欧罗巴贵族也是越来越多。”
朱月清嗯了一声道:“这也是好事吧?毕竟人来了,无论如何,钱都得留下。”
诸葛亮有些黑着脸道:“这确实是好事,问题是那些欧罗巴所谓的贵族实在是太过于粗鄙不堪。臣实在是想不通,他们是怎么做到在光天化日之下随地大小便的?莫非这些蛮子们真就没有丝毫的羞耻心?”
说到这个,朱月清顿时就不困了:“孔明可知,被欧罗巴人当成是浪漫之都的巴黎,原本还有一个粪城的称呼?还有英格兰的都城伦敦,其城外的泰晤士河也有粪河之称。”
朱月清笑意盈盈的说道:“蛮子嘛,向来都是这个德性,有些欧罗巴贵族甚至会在他们居住的城堡里随处大小便,就连路易十六的凡尔赛宫都不能幸免。”
诸葛亮闻言,有些恨恨的骂道:“彼……彼辈蛮夷,真是粗鄙!”
骂完之后,诸葛亮又气呼呼的说道:“倘若他们只是在欧罗巴这般祸祸倒也罢了,可是这些欧罗巴所谓的贵族来到我们大明之后却死性不改,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被官府的衙役抓到随处大小便而受罚。”
“当然,被官府的衙役抓到还算是好的,毕竟衙役们终究还是要规矩的,可是也有很多所谓的欧罗巴贵族在随地大小便是被我们大明的百姓给抓到,仅仅上个月,就已经闹出了好几起伤人案。”
朱月清脸色一沉,问道:“伤着我大明的百姓了?”
诸葛亮微微摇头,说道:“启奏陛下,伤的是那些欧罗巴蛮子们,我们大明百姓倒是没有受伤的。”
朱月清的脸色才这缓和下来,冷哼一声道:“那就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大明既有国法,那就按照国法来处置,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诸葛亮等一众大臣忍不住在心里替那些欧罗巴贵族们默哀,所谓不能冤枉一个好人,自然是不能冤枉大明的百姓,至于不能放过一个坏人,自然是不能放过那些随处大小便的欧罗巴贵族。
在朱月清看来,自己怎么欺压百姓都行,但是蛮子们欺负大明的百姓就不行,因为自己是大明的皇帝。
大明的百姓不仅实打实的缴了税、纳了赋,他们还抢着要把自家的漂亮女儿送到宫里伺候她,这样的百姓不宠着惯着,那还有天理吗!
也正是因为犯事的是大明百姓,所以锦衣卫和东厂才没有上报所谓的“伤人事件”,只是任由地方衙门自行处理后再层层上报。
要是反过来,伤人的是蛮子,被伤的是大明百姓,恐怕地方官府和锦衣卫、东厂之类的早就一边上报一边抓人了。
诸葛亮又笑着说道:“臣所头疼的,其实不是大明百姓打了几个蛮子,而是那些欧罗巴的贵族实在太过于不知廉耻,每个月都能折腾出一点儿动静,地方官府最近也是颇为抱怨。因此,臣想着是不是在这些蛮子们通关之前就先让人教教规矩?”
朱月清摇了摇头,说道:“这些蛮子们在欧罗巴那边都是习惯了的,再怎么教他们规矩也没有用。不过……”
朱月清话锋一转:“可以在他们通关之前直接警告他们,若是被抓到就直接遣返,想来还是能杜绝一二的。”
第一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花浩然多少有点不愿意。
在花浩然看来,蛮子们随处大小便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反正被大明百姓或者衙役抓到就是一顿揍,实在没必要动不动的就直接遣返。
人家蛮子贵族来大明可是带着真金白银来的,把蛮子贵族遣返了,损失的不还是大明?
想了想,花浩然干脆微微躬身,劝道:“陛下,这事是不是再商量商量?毕竟我们大明百姓以前也有这种小毛病,现在不也慢慢的改过来了?”
“既然那些蛮子们带着真金白银来了我们大明,就说明他们还是心慕王化,属于可以教诲的好蛮子,臣以为可以如诸葛阁老所言,让人好好教教他们规矩也就是了。”
花浩然的话音落下之后,包括朱月清在内的众人都被逗笑了。
“真金白银”这四个字可是加了重音的,谁都知道花老抠话里话外的意思。
挣钱嘛,不寒碜,现在已经是站着把钱给挣了,不能再奢望着让人跪着给大明送钱。
朱月清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些什么。
笑过之后,诸葛亮又接着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大概就跟蒸汽机车所造成的那些事故差不多。我们大明百姓有很多私接电线的,已经有不少人被电击身亡。”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朱月清也是满脸的无奈。
类似这种消息,其实朱月清知道的速度远比诸葛亮知道的速度要快的多,毕竟涉及到大明百姓的伤亡事故,锦衣卫、东厂和御史衙门、地方官府都会老老实实的上报,其中又以锦衣卫和东厂的消息传递速度为最快。
只是朱月清也实在是没什么好办法解决。
还是那句话,大明百姓认为能够变着法的占朝廷和皇帝的便宜是一种能耐而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对于电的应用还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除了照明和电报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利用途径,管理上自然也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