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夺下那么多的城池,那是他们出其不意,现在整个四川已经震动,每个城池防守都变得严密,想要在夺下那些城池,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这个还需要那位刘总兵帮我们才行。”朱月清当即笑道。
“刘总兵?就是那个领5000兵马,被郡主你直接抓了的废物?”常遇春想了想后说道。
“嗯,就是他。如今成都那边应该还在准备兵事,而刘敏之的队伍被俘虏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德阳那边,我打算让你们今晚都装扮成清兵的样子,晚上去骗开城门,到时候你们就一举杀入城内,直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朱月清将她的想法直接说了出来。
如果朱简明他们要是没有赶来支援,以绵阳城的兵力,顶多只能用来看守那些被抓的俘虏们,如果她今晚带兵出城,怕是城里就先闹起来了。
但是如今朱简明他们带来了5000多的兵马,那么这个计策就能施展了。
“原来如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德阳城那边想必没有想到刘敏之已经被主公打败了,还是兵不血刃的那种。”
关羽只是想了想,就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
“父亲,你身体有些不好,就暂且留在绵阳吧,让关羽和常春他们带人前去占领德阳。”朱月清看向朱简明说道。
“那样也好。”朱简明点了点头。
“主公请放心,不过一个德阳城而已,我今晚必定拿下它!”关羽当即应道。
“嗯,我看好你,现在就由你和常春一起行动吧,把那个刘敏之带上。”朱月清说道。
“是。”关羽和常遇春应了一声,就走了出去。
两人离开后,朱月清也是思考起了后面的事情,虽然德阳城今晚也能借机拿下,不过成都那边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保不齐就要发动大军过来了。
所以能不能一次性也把成都给拿下来呢?
成都现在的兵马是15000,她这边也就10000兵马,有4000是几天前征召的,加上她自己的1000士兵,以及他父亲带过来的5000士兵。
实际上能作战的也就6000人而已。
6000人去攻城,那就有点想多了,虽然手榴弹很厉害,但是对方占据城池的情况下,她还真的拿他们没有太大的办法。
手榴弹虽然很厉害,但是要用手去投掷,最多就四五十米远的距离,这个距离早就进入敌军的射程了。
就算是赢了,也会是惨胜,到时候兵都打没了,那可就出大问题了。所以朱月清思考了许久后,觉得还是不要冒险去偷袭了。
反正她有手榴弹,到时候真的打防守战,也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把成都的那些兵马都耗死的差不多后,再去夺成都就很轻松了。
等夺下了整个四川之后,那她就有了和清庭叫板的资本。
四川虽然只有一州之地,但是也足够她发展了,等她科技点上来,就直接打出去。
而且她还能通过金川,进入西藏,提前把西藏给拿下来。
然后又能把通过西藏打开新疆的门户。
第一卷 : 第四十三章 心中的辫子
朱月清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新疆,青海,西藏这几个地方都弄过来先。
虽然这几个地方人数不比中原地区,人很少,但是物产丰富啊!
别人或许不知道怎么开采,但是她掌握了土法炼万物,不用几年,她就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当初越国号称三千越甲可吞吴,她科技只要发展了起来,吞整个中原大地都没有关系。
她现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发展,只要拿下了西川地区,她就能抗住清廷的反扑,然后将后方给稳定下来。
思考了许久后,朱月清打算先去看看那5000俘虏,毕竟这些俘虏也不能放着不管,总要解决他们的问题。
等朱月清来到看押俘虏的地方,就见这群人一个个被绑着,然后乱糟糟的坐在地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当他们看到朱月清来到这边后,顿时不少人都从地上站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朱月清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他们接下来的处境。
事关自己的生命安危,没有人还能处事不惊,何况是他们。
“我叫朱月清,想必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我的名字,我是这支革命军的首领。我所做的事情,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按理说,我应该杀掉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官兵。但是我又心有不忍,你们说我该拿你们怎么办?”朱月清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官兵,直接说道。
被她目光扫过的官兵,都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因为只有他们才了解他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所以一个个的都不敢说话。
朱月清盯着他们看了一会,接着才继续说道:“我在想怎么处理你们,放了你们不合适,杀了你们又不忍。这样吧,你们如果想要活命,就剪掉自己的辫子,跟随我,和我一起推翻这残暴的满清政府,诛杀那些贪官污吏,让天下的百姓都有饭吃,有田种,你们怎么想?”
随着朱月清的话语落下,一把刀就丢在了他们的面前。这些官兵们顿时抬起了头,对着自己的左右互相看了起来。
“朱将军,你们革命军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可是这辫子......”在这些俘虏里站起一位士兵,他的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情。
现在的满清早已经不是刚入关时候的满清了。
在满清坐稳天下一百多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天下人都开始将满清视为正统。到了后期,更是把辫子看的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
对于这些官兵来说,此时的朱月清就只是一只打着前朝旗号的贼寇而已。
跟他们说一些反清复明,或者是满清如何屠杀汉人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他们看来,满清官府才是正统,如果有的选,他们肯定是想要站在朝廷那一边的。
人脑袋后面的辫子好剪,但是心中的辫子想要剪掉,却是非常的不容易。
这种发型不仅是对身体的改造,更是对心理的改造,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自己是满清的顺民。
在清廷灭亡之际,民众对于辫子依然持保留态度,他们大都是不愿意剪掉脑后那一条既碍事又难以清洗的辫子。
即便到了民国,政府宣布了“剪辫令”,强制推行剪辫运动,还一度造成了民怨沸腾,并在山西、陕西、山东、湖南等地引发了流血事件。
而且到了现代,辫子余孽的人依然不在少数,身为奴才跪习惯了,骨头也都跪烂了,所以爬不起来也正常!
当然,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些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朱月清开口说道:“凡是加入我军。以后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