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那个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满了街道,子玉踏入了幼儿园中班的生活。与此同时,哥哥也开启了一年级的求学之旅。从那以后,哥哥的身边便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她穿着心爱的公主裙,像个可爱的小尾巴紧紧跟随。
上学途中,那条必经的马路是他们每日的挑战。哥哥习惯性地牵起子玉的小手,眼神中满是呵护与责任。放学后,小朋友们整齐地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各自的路线前行。当队伍快走到子玉家时,难题出现了——子玉的家在马路对面。性子着急的子玉,一时等不及,竟独自跑过了马路。
回到家后,子玉在店门口专注地折纸鹤,清脆的鸟鸣声与她手中纸张的翻动声交织在一起。这时,马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陈子玉!”子玉抬起头,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老师好!”马老师走到她面前,神情严肃地说道:“你怎么能自己过马路呢?到了斑马线,老师会送你们过来的,刚才那样做很危险。”子玉眨了眨眼睛,有些委屈地解释道:“好的,马老师!我以为老师不知道我家在马路这头呢。”马老师看着心灵手巧的子玉,语气缓和了些:“下次一定要注意啊。”或许是因为这次的交流,也或许是子玉的乖巧与聪慧,之后老师做手工时总会叫上子玉,她成了老师得力的小帮手,深受老师的喜爱。
时光流转,子玉升入了大班。放学回家后,她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耍的小女孩。她会主动帮着爸妈收拾客人吃完的碗筷,将它们一一收到洗碗池,然后认真地清洗。她还会洗自己的衣服,小小的双手在水中忙碌着,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认真。到了周末,她更是积极地参与店里的大扫除,尽管个子不高,却努力地擦拭着每一个角落。
八岁那年的暑假过后,子玉通过了入学考试,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整条街都在议论着一个新闻——这条街要拆迁了。小吃店不能再开下去,爸妈没有寻找新的店面,而是接下了水泥厂的一份小工活。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把兄妹俩送回外婆家。
生活的变化总是来得如此突然,子玉即将告别熟悉的街道、老师和小伙伴们。但她在成长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懂事与坚强,如同秋日里的暖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让她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子玉住的那条街要拆迁,铁道仓库也不再出租,他们家要搬回乡下。子玉悄悄来家门口好几次了,却总是犹豫着不肯敲门。小鹏知道她是来找姐姐的,可向来话少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子玉说。
那天晚饭时,终于听到了敲门声。小鹏打开门,看到子玉眼中的期待瞬间变成失望,到了嘴边的“姐姐住校了”,他怎么也说不出口。子玉小声问:“小鹏哥哥,雁子姐在家吗?”小鹏心里一阵酸涩,轻声回答:“没在。”子玉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什么时候在家呢?我都等她好几天了,晚上也不回来吃饭吗?”看着子玉齐刘海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小鹏心里一阵揪痛,他蹲下身子,温柔地看着子玉说:“你有什么事,我转告她。”子玉抽泣着说:“我要搬家了,再也看不到你们了。”眼泪大滴大滴地落在白色裙摆上。小鹏的眼眶也红了,他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为子玉抹去泪水:“什么时候走?”“明天上午舅舅就开车来接我们了。”子玉把怀里的玻璃罐递过来,“这是我叠了好久的幸运星,里面有365颗,我希望姐姐天天都好运。”小鹏接过玻璃罐,认真地说:“好,我一定转告她,明早你再来一次。”“好,那我回家了,谢谢小鹏哥哥。”
看着子玉离去的背影,小鹏想起了她在自家院子里和他们姐弟俩相处的点点滴滴。做手工时,子玉那安静又耐心的样子;看向自己时,眼中那满满的崇拜;姐姐给她梳好辫子后,她绽放出的向日葵般灿烂的笑容。她这一走,自己的生活好像也会少了许多色彩。小鹏第一次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眼眶也不自觉地了。
他不知道自己能为子玉做些什么,走进姐姐的房间,思索了许久。最后,姐姐书中飞舞的粉穗给了他灵感。他拿出自己珍藏的干花标本,学着姐姐的样子做起书签来。追求完美的他,费了好多干花,才做出一个自己相对满意的作品。找遍家里都没有合适的穗,看到抽屉里闪闪发光的闪卡,他虽然有些心疼,但还是忍痛剪了下来。有了之前的经验,他先用饼干盒画了几个图形,剪下来后仔细挑选,最终选定了蝴蝶形状。
第二天,子玉早早地就来了,兴奋地喊着:“雁子姐姐,雁子姐姐。”没看到姐姐,她又一次失望地低下了头,小声说:“姐姐又没在吗?”小鹏拿出礼物袋递给她,叮嘱道:“她去上学了,她让你一定要保存好,等你读好书、识了字,就能明白其中的意义。”看着子玉单纯又好奇的大眼睛,小鹏知道,就算自己说得再详细,她也很难理解。但他能做的都己经做了,至于这份礼物会给子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就只能看缘分了。小鹏背起书包说:“我该上学了。”出门后,子玉开心地对着小鹏的背影说:“小鹏哥哥,再见!”小鹏回头,看着子玉向日葵般的笑脸,嘴角也微微上扬,心里默默想着:“再见,小不点!总算是没让你哭着离开,希望你永远都能保有这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