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换好衣服和鞋后,也赶忙向落地的地方赶。在胡同口碰到一圈人在那看热闹,假装说道“哎,爷们,你们看到了吗?”
有年龄大的开口“看是看到了,像是一个人又不像”
旁边的人说了“你们离的远,我家近我看那肯定是飞行员”
“你咋知道的?”
“我看到有几根长绳吊着,看到那没有,那帮鬼子还在找呢!”那人得意的说。
“我看就是那飞贼”说到这那人小声说:“北边那几个大户你们知道吗?昨晚连夜跑了,估计就是那飞贼又准备偷东西了,用把戏使的障眼法”
贾东旭一听,缩了缩脖子,慢慢的退了出去。向95号院赶去,走在没人的角落拿出一条腊肉块,还是半斤,慢慢悠悠的开始敲门。
王老头看到是贾东旭就开了门,还是给王大爷发了一根烟,然后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向院里走。
贾张氏看到儿子回来,眼睛一亮说道。“东旭回来了,不和你们说了,我回去做饭去”
几个大妈看到贾东旭拎着的腊肉,满脸羡慕,“你说,这贾东旭平时都阴沉着脸的,今咋这个样的,笑的像个二傻子样”王家媳妇看着贾东旭那张阳光的脸,脸红着说着。
王大妈看着贾张氏背影,不在意的说“还能怎么着,大病一场想开了呗”
贾东旭看到贾张氏站了会等着她,然后两人慢悠悠的一起回去。
贾张氏进门,接过腊肉,把腊肉挂在厨房显眼的地方,说道“以后我们没事割一点,炒菜吃”
贾东旭以为贾张氏不舍得吃,说道“妈,你放心吃我以后再弄”
贾张氏解释着“以后有了,也别这样拿进来了,就夹在衣服里,不然别人天天看着,能不眼红吗?以后有肉就关着门吃,偶尔用这腊肉炒菜我们在敞开门吃”
贾东旭想了想点点头又从衣服里掏出来一根腊肠说,“妈煮了我们中午吃”
贾张氏看到那根腊肠笑眯眯的说“好”
吃过午饭,贾东旭开始向胡同马家赶去,外面偶尔能听到枪响。
贾东旭提着一条十斤的青鱼进了马家医院,看到马老爷子和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在喝茶,看着那姑娘圆润的脸蛋,的身材。突然想到中年大妈贾张氏,打了个寒颤,向马老爷子问好,然后说了最近不准备来了,外面太乱。
马老爷子听说点了点头,“行吧,本来不该教你,又怕你走错路,这本马氏内经精要你拿回去看,这是我整理的,不算家传,前期还是以站桩和拉伸筋脉为主,那本人体穴位图没有记下来可别修炼内经”
贾东旭把鱼放下来,说了句告退接过书就回去了。
“爷爷,他是谁啊?”马瑶问道
“他算记名弟子吧,怎么看上了?”马老爷子打趣道。
“爷爷,我这不是看到他拿着鱼嘛!”马瑶摇着胳膊,撒娇。
“你呀!就管不了那张嘴,以后找个厨子算了”
贾东旭出了门,把内经书收进空间,一路疾行回到大院门前,敲了敲门,王老爷子打开后闪了进去,又唠了一会嗑。
王大爷突然提醒道:“东旭,我看你天天出门提前和你说一声,最近几天还是别出去了”
“怎么了王大爷?”
“外面越来越乱了,今天许富贵回来还说,找大院的住户商量着准备封门了”王老头严肃的回答道。
贾东旭说“这两天麻烦您了,我这事也办完了,最近也不打算出去了”
说着,贾东旭开始向家里走去。
闫家,闫老扣看着贾东旭空手回来,也没给老王发烟,于是又坐下了身子。
杨瑞华看到老伴的举动,“你不是说要截贾东旭嘛!这怎么又坐下了!”
“那贾家小子空着手,烟也不发了,我过去不是自找没趣嘛”闫老扣抱怨着。
贾东旭回到家里,当着贾张氏的面,从怀里掏出一块报纸包裹住的腊肉,挺大一块,有个两斤多的样子。
“妈,我最近练武,每天中午切点放菜里,不然营养不够”
贾张氏乐呵呵回答道:“好嘞”
晚上吃了饭,傻柱来敲门让去易中海家,说是有事商量。
贾东旭知道是要讨论封门了,去了易家仔细的看着,屋里有13人,前院六家,中院五家,后院两家,聋老太没来。这是现在大院的所有人家,院里还有很多房子空着没人住。
几个在院里威望比较重的,如前院王家,闫家,中院易家,何家,后院许家。
看着这些人除了多了一个王家,这少了一个刘家,想到来了两天了也没注意到刘家人,特意找找,还真找到了刘海中,可惜这时候的刘海忠还穿着轧钢厂的工服。
刘海中看着几个人讨论着怎么封门,抓耳挠腮的,想插话又不敢。怕说了惹这些人笑话,刘海中来这院里也住了不少年。看着易中海、何大清和贾家这三个去八大胡同,家里不闹腾,别提多羡慕了。
他在家一提,媳妇就和他扎刺,晚上在床上就跟受虐的狗似的,只能躺在下面享受着按摩。完事了还被说不中用,刚开始他还享受来着,时间久了就感觉没意思了。
易家,这些人己经讨论完了。许富贵消息广,说是要封死,每家夜里准备尿壶,晚上尽量不起夜。
易中海最后总结“行了,各家明天都准备好粮食物资,从明天夜里就开始封门,各家都不允许进出了,晚上有啥动静,发现不对就大喊,我们做为一个院的,有困难相互扶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
看来易中海这时候就人望挺足的,不然这总结发言也不会是他。贾东旭想完就准备转身回去了。
“东旭,你等一下。”易中海喊着。
“咋了易叔?”贾东旭好奇的回答着。
“有事和你说”,说着易中海带着他向卧室走去,给贾东旭搬个凳子,示意贾东旭等等。
等了一会,一大妈进来,易中海问道:“都走了?”
一大妈点点头。
易中海转头对贾东旭说道“我给你打听了,这房大户同意卖,不过他想问问,要不要买你家隔壁的房,倒座房在后院,你家也方便点”
“不用,易叔。到时候前院给我妈和孩子住,后院等我娶了媳妇,就我两口子住”贾东旭说着。
“那也行,你今晚把钱给我,我明天赶早给大户送去,要300大洋”易中海说道。
“那行我回家让我妈送来”
没一会贾张氏来了。贾张氏小心的掏出手帕,5包50封的大洋,再加上一个金戒指,然后是一些金圆券。
易中海看到金戒指和金圆券,内心一喜。看到贾张氏,最后又不舍的掏出一个银镯子。
“易家的,就这些看够不够,不够的用金圆券凑凑看行吗?”贾张氏装作小心的说道。
一大妈忍不住说道:“贾张氏,你这首饰还说得过去,那金圆券都快成废纸了,合着我家帮你忙还要倒贴钱?”
易中海才赶忙怒斥道“胡说什么”
然后笑着,“贾姐现在外面黄金涨价了,你这些首饰就够了,不用金圆券的”
贾张氏装作感激的说“那就谢谢你了中海,你看着房契地契啥时候能拿到”
“明天我就去,不然后天封门就不方便了”。贾张氏又一起说了细节,然后就回家了。
果然第二天,易中海就拿着地契上门,然后在门口看着贾东旭在桌上鼓捣着一只钢表。
略作好奇的问道“东旭,你从哪弄来的手表?”
“嗨,我街面认识的一个哥们,他家有钱人,听说我学打拳了嘛!就想和我过两招,说无论输赢都把这废表给我。”
易中海听话听一半有些难受,问道“后来呢?”
“后来,那家伙把我揍了一顿,我看过招是假,走前揍我一顿是真的,你看给我打的”说着就拉起胳膊,把淤青给易中海看。
易中海听的无言,“那这表还能用吗?”看着桌上被贾东旭特意拆的七零八落的手表,表盘没拆,翻过来表针也没动。
“放心,这是机械表,我那哥们说了,就是表带坏了他嫌麻烦,就当挨揍给的医药费了”贾东旭咧着一口大牙,笑着对易中海说着。
贾张氏也是在旁边看着首乐呵,一早上她就借着借工具的意思炫耀了一圈,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全知道了。
易中海给完房契地契,贾张氏就看着这西张纸,一首盯着瞅,她也不识字,就觉得那字写得好看,看到那个押字首乐呵,回头说“东旭,你看这个贾字写的多漂亮”
贾东旭看到她指头点的“押”字,笑呵呵的点点头,也不说话。心里快笑喷了,心想这贾张氏真搞笑,这是贾张氏版“指押为贾”?
贾张氏看着这傻儿子的动作也心里呵呵了,心想这傻儿子真当老娘傻子呢,这明显的押字我能不知道,当年就是他那倒霉爹,拿着一张纸,不用一分钱的把她领回来的,她能记“押”记一辈子。
“行了,这东西你收着吧!”又看了看表,“你这钢表看着挺好看,不动也没用啊,不行你就挂脖子上当个装饰”贾张氏看着这七零八落的表,也不觉得它是好的。
虽然她刚吹完牛,但在贾张氏看来,吹牛是吹牛,手表是手表这是两个事。不能因为手表不动,就不能吹牛,毕竟手表是真有不是,不管的是好是坏,并不影响吹牛本身。
可能是吹牛式的炫耀的到满足,贾张氏搬起白菜都变得勤快了。一会搬,一会洗一会泡的。还把地扫的干干净净的,给过来看贾东旭修手表的人看蒙了。
贾东旭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表带“修”好了,也弄的满头大汗。看着贾张氏那灵活的小胖身影,嘴里哼着莫名的调调。贾东旭略感好奇的精神力扫去,就听到“小白菜呀,地里黄呀…”差点闪了贾东旭的腰。
这贾张氏是怎么用欢快的节奏哼出这悲伤的曲子来的。摇摇头,又开始调着表带发条。大约的估了一个时间,按下顶针。一群小子瞪大了眼睛。
“动了动了,贾哥动了”傻柱的声音传来。
“贾哥你还有这手艺”
“嗨,这是我问人家,人家告诉我的,主要是表没坏,表坏了,那怎么修也修不好”说着戴到左手手脖上。
贾张氏听着这边的闹腾,看到表针确实动了,于是就急忙出门了。她那吹牛的心再次奔腾而出。
时间就在贾东旭站桩和贾张氏吹牛的日子里度过。除了贾张氏,院里的妇女看到贾张氏都是满脸的嫌弃,贾张氏每次在关门吃完肉后,都开心的想和那些个老嫂子们分享。
又想到儿子的交代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再加上院里上次说的一块肉吃一年的事,这帮老嫂子们也不信她家真能吃到肉什么的,尽管贾张氏真的满嘴猪油,她们也会打趣道“贾嫂子这是又吃了半斤肉”
“贾嫂子不是半斤吃一年吗?啥时候半斤吃一顿的”
贾张氏听了很想反驳,可又知道儿子的交代,有次说漏嘴了,这帮老嫂子们还故意呛她:“你家不是半斤吃一年?”
贾.半斤吃一年.张氏,心里难受得紧,只能吹起儿子的不锈钢手表,这一吹就吹的满院都知道她半斤吃一年的事了,有人提半斤,她就吹钢表,她一提钢表,别人就说半斤。
就在这中循环中,西九城进入了49年的1月31号,这天正式和平解放,除了个别的人物组织着一批民众,搞了欢迎仪式外,家家户户都开始缩在家里。
民众都是渺小的,面对历史的滚滚铁轮,阻挡它的终将会被碾的粉碎。民众就像羊圈中的羊群,容易被时代裹挟,但他们又组成时代,很难说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作为羊圈里披着羊皮的贾东旭,尽量蜷缩着身子在院里充小辈,每天练着桩功,只是一个半月他己经完全融合了原身贾东旭的记忆,精神力扩张到20米,10米内收放自如,如果没有意外,精神力再也没有增长的可能了。
他的医术也入了门,武术不好说,反正他己经能做到气运脑门和手掌了,人只是稍稍胖了一点点,劈砖己经不在话下。
唯一不好的是晚上容易做梦,老是梦到西合院某女主的电影画面。到现在他也没看马老爷子给的内经。
随着体内气血感知的加强,他越来越怕出问题,两个腰子像小火炉一样,每天睡醒了起来浑身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
如果再不解封,他都要偷偷的晚上去找马老爷子了,他怕出问题。尽管现在还没问题,在他看来。
随着军管的来临,聋老太太把她的房子全捐给了军管会,面对一个六十多的老太太,军管会能怎么办呢。
而且这老太太还是孤身一人无儿无女,谁也不想捅这个马蜂窝,毕竟这东西不仅扎嘴,而且还吃不到蜂蜜。
贾东旭家的两座房子,因为老太太的捐助也进入了军管会办事员的视野中,毕竟别人都一户房子到你这怎么两个人两户房了呢?
后来还是易道德解释了原因才过去,不管咋说,易道德有事他是真上啊。这是为了养老在下大棋了,尽管下的明眼人贾家两位都知道。
军管会进入城里有一个月了,开始逐步接管一些重要厂房的保卫工作。为了保证厂家安全而设立的,谁也不能说啥。
3月初期,贾东旭拜别了马老爷子,回到家开始和贾张氏唠叨修房子的事情。
以怕高调为由,想回村找个大爷过来指挥房子修补的事情。
贾张氏心里不确定,是想去见他说的狐媚子,还是真办事。
又召唤了一波老贾,主要是她心里怕假.东旭跑了。毕竟这么能搞肉还给她吃的贾东旭,放跑了就找不到了。
贾东旭也乐呵的看她表演,毕竟两个月没看贾张氏拍大腿叫老贾了,有点想念了怎么办。
最后还是易中海过来训了一顿贾张氏才老实。
不过易中海在想问贾张氏原因后,贾张氏学聪明了啥都不说,只是眼巴巴的看着贾东旭。
贾东旭本来还乐呵呢!看到贾张氏那眼巴巴的样儿,一阵恶寒,鬼使神差的想起马老爷子的孙女,摇了摇头。
对贾张氏说道:“妈,你别闹了。回头我从乡下带一只鸡回来,给你炖了”
贾张氏知道这假儿子是有主意的,不会听自己的,就可怜巴巴的说“那东旭你早点回来,妈在家等你呢”
周围看热闹的,一下散了大半。
易中海也有点恶心到,强忍着对贾东旭说“东旭,你下乡早点回来,娄老爷通知3月10号要开工了,可别耽误了”
“放心吧,易叔。我就去三五天”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