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顾家现状

市里。

林秀秀陪着老太太到了邮局,老太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给顾家生产队打了个电话。

顾家生产队原本叫顾家村,村里大部分人家姓顾,之后才更名为顾家生产队。

但其实原先整个顾家村都是佃农,佃的是林家的地。

顾家生产队也根本装不起电话。

之所以如今有电话,是大队部刚好就是林家的祖宅,里头原先就装了电话。

本以为会没人接电话的,老太太都快挂了,终于对面的电话被接起来了。

“喂!谁啊?”

老太太一听是村长的声音,连忙自报了家门,怕村长将电话给挂了。

电话费很贵。

生产队的电话一年不见得响那么一次。

不怪老太太会这么想。

“村长,是我,赵菊花。”

“是嫂子啊!你们最近咋样?一切都好吗?是有什么事情吗?对了,你们找到建东了没?”

“找到了!找到了!一切都好,我们都在这儿住下了,建东又出任务去了。”

“那就好!以后跟着建东好好过,家里这边...唉,不提也罢!

你们往后啊,没事儿少回来,要回来也让建东一起回来,省得闹什么幺蛾子!”

“怎...怎么了?是出啥事儿了吗?”

“还能咋回事儿?那几个混账玩意闹的呗!为了一丁点儿粮食大打出手!”

现如今,不光是老太太跟三个儿子闹翻了,他们兄弟之间也都闹翻了。

三兄弟几乎是反目成仇,平日里见着面都不带吭一声的。

好好一个院子,被糟蹋成了那样。

“行了,不提那些晦气事儿!电话费恁贵,嫂子打电话是有事儿要说吗?”

“是啊!”

她捂着嘴,低声提醒村长,现在开始要多囤粮食。

不管外头粮价有多高,都提醒村里人别犯傻,千万别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卖了存粮。

村长脸色一下子就严肃了起来。

说实话,其实他早有猜测,只是一直不敢往深了去想。

其实从开春开始,就已经有所预兆。

天不怎么下雨了。

地里很干。

河里的水位也下降了许多,只是还不到干涸的地步。

今年秋天之所以能够有粮食收成,还多亏了村里人勤快,几乎是日日去河里挑水浇地。

但也比往年少了两成。

外头一点风声都没有。

生产队为了争先进生产队的称号,往上报的数目都高出实际产量很多。

村长是个务实的。

为了村民们能够有足够的口粮,宁可不要那个称号,也没有虚报任何数目。

不言而喻,顾家生产队成了整个县,乃至整个省里的垫底。

但结果也是喜人的。

他们生产队每家每户分到的口粮是充足的。

上头也暗示过让多交粮食,说是仓库里有很多存粮,不用怕没粮食吃了。

但是村长不为所动。

只要上头有指示下来了,他就腆着一张老脸去哭穷。

倒是省去了不少事情。

这会儿听到赵菊花的提醒,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定然是外头有什么风声了。

“嫂子,我晓得了,你们自已也多保重。”

“成!那我挂了。”

再多的话也不便多说,毕竟现在人多口杂。

顾丽丽那边老太太想了想,没有打电话,而是给她拍了个电报。

简单粗暴。

“多买粮,老娘吃。”

就六个字。

外人看了,也不会多想。

只以为她是个只想着压榨儿女的坏老太太。

赵菊花也不在意。

坏就坏吧!

她相信以她闺女的聪明劲儿,定然知道自已是啥意思。

顾丽丽也确实猜到了。

她先前打过电话,老太太要真想过去,早就在一开始就同意了。

这会儿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怎么看都像是一句废话。

但粮食是啥啊?

是活着的本钱啊!

老娘跟着大哥不可能没粮吃,只可能是为了提醒她要多买粮。

于是,顾丽丽回到家后,直接冲到了婆婆的房间里,将她压箱底儿的本钱都给薅走了。

无论宋老娘怎么哭嚎,顾丽丽就当作是没听见。

钱一到手,她立马就开始托人买粮食。

顾丽丽也不买粗粮,就买细粮,还能说是为了孝顺父母。

她想的很清楚。

不管粗粮细粮,能吃就是好粮。

最重要的是她买细粮虽然贵,反而不打眼,别人只以为她要送礼。

她要是大手笔买粗粮,反而容易招人怀疑,也容易被人惦记上了。

回头真到了那个地步,她也能用细粮去换粗粮吃。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