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幽州离洛阳甚远,即使洛阳有变,但消息传至幽州,即使使用飞鸽传讯,也是需要些时日,恐怕到时已经晚了。”
“而且无诏率军入惊,我们反而落人口舌,反而不利!”
“依丰之见,不如等待事情以定,我们在率军入京,用户辩皇子入京登基,方为上策。”
田丰站出说到。
荀攸也是跟着说道:“主公,微臣赞成田大人的意见,我们可做事先准备,等待事情已成定局,我们才可有动作,才能够占据大义的名分,否则提前入惊,落人口舌,言我等逼迫皇上让位于辩皇子。”
“即使有诏书存在,存有异心之人也会以之为借口,不得不防!”
“授赞成两位大人的意见!”
“彧也赞成!”
几位谋士意见一致,都一致认为只有传出皇上驾崩消息后,幽州军才可以出动,否则师出无名。
武将们则是无所谓,无论早出还是晚出,都是一样。
陆斌一阵沉思,元皓公达的意见是最为恰当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手中还有一件物事。
悄无声息的往了眼装自己大印的盒子,只要有了这个,定然名正言顺,不再由此顾虑。
但公达所言,也是不无顾虑。
陆斌身为后世之人,又岂会不明白,借口只要一个借口,无论真假,这都是野心之人的一个动手的借口而已。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污点,这对有些崇尚完美的陆斌来说,却是有些难以接受。
而且就算按兵不动,他们也会找别的借口出来,所以这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心中想罢,陆斌对自己心腹说道:“你们所思,本侯心中明白,可是你们想过没有?”
“若是我们及时进京,在洛阳中的人还没拥护刘协为帝前进京,让辨儿登上皇位,到时以我幽州三十万百战大军威吓之下,就算有别有用心之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尤其是能够震慑各地豪门望族,让其不敢异动,只要花费几年时间,收缴因黄巾之乱而兴起的武装力量,天下成平,不在有动乱,届时只要安心发展即可。”
“可是一旦我幽州大军未能够及时入惊,刘协登上皇位,到时天悬二日,谁为正统,那将引起兵乱,甚至引发全天下动乱,烽火四起,诸侯四起,战乱四起,无数无辜老百姓为野心之人而丧失性命。”
“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损耗我大汉的元气!”
“大家不要忘了。”
陆斌一指身旁地图上大汉境外,“无数外族对我华夏虎视眈眈,一旦我大汉露出疲软,定会露出凶狠的獠牙,届时,我幽州军面临国内乱局,可还有精力阻挡外族南下?”
“恐怕到时将不再是二三十万大军,而是百族联盟百万大军南下,我幽州军即使战力再是强悍,武将武力再勇猛,恐怕也是以卵击石。”
这不是陆斌夸大其实,而是却尤其是,五胡乱华可是华夏历史上一大痛,面临着亡族灭种之危,若不是出了个冉闵,日后华夏是个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陆斌现在要尽量避免这个局势发生,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不去改变,陆斌过不去自己心里这一关。
“这~?”
陆斌的话,顿时让麾下文武无不惊愕。
目光望向大汉境外外族,从图上所绘,外族所占据的地盘远远大于大汉,主公所说百万大军,若是外族所有部族联合,完全可以聚集。
在做的可都是智谋之士,就是张飞关羽等武将,也是被陆斌强制性的去学习兵法韬略。
经过陆斌这先知一般的点拨,在一细思,顿时有了自己答案,那就是完全有肯能发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更久远的周、商时期,外族一直侵略我华夏之地,近的有秦以及本朝,对于匈奴外族的战争一直都没停过。
一旦华夏内战损耗过多的元气,到是外族联盟率军南下,到是拿什么抵挡?
众人心中纷纷扪心自问,一想到得到的结论,顿时被吓得一身冷汗。
这太吓人了,恐怕到时自己等人将是民族的罪人。
“主公目光深远,微臣佩服万分!”
荀彧深深的吸了口气,抹了把额上被吓出的冷汗,若不是主公,自己又岂能想到,心中顿感惭愧,却是被之前的胜利蒙蔽了自己双手,真心朝主公拜倒在地。
荀攸田丰等文武亦是跟着拜倒在地,“微臣短视,不及主公万分,微臣佩服万分。”
陆斌见状,走下,一一搀扶起自己心腹,说道:“不是尔等短视,而是站得高看的远,本侯坐在这个位子,必须要想的多,看的远,若是换做尔等也是一样。”
“此为后话,现在我们还是要度过眼前的难关,之前公达所言也是不得不虑,大家畅所欲言,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