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家劝耕桑,以足衣食,主张耕战并重。”
“无所事君王,希望君臣能与黔首一同下田亩耕种。”
“农家所向,与儒家所向截然不同。”
“但陈某却以为,唯农家之所向,方才能开太平之盛世!”
赢羽闻言不由得轻声赞叹。
“果真是农民力量的思想武装!”
·
农家要的很简单。
人人平等、打倒地主、多多耕田、吃饱喝足。
每个人都能用镰刀喂饱自已,也能用镰刀保护自已!
所以赢羽对农家很有好感。
赢羽的声音也变得温和了很多。
“陈魁首,本公子有一事不明。”
“敢请陈魁首解惑。”
“农家之重,究竟是重农人,还是重黔首?”
陈禾笑道:“二者固然有所不同,但不同者却仅寥寥。”
“当今天下,九成九以上的黔首皆是农人。”
“即便并非农人之黔首,也需要农人提供的粮食方才能过活。”
“故而,我农家以为,重农,便是重黔首!”
赢羽却摇了摇头。
“陈魁首可曾想过,未来仅仅半数黔首耕种,便能养活全天下之人。”
.......
“在哪种情况下,农家之重,是在于农人,还是在于黔首?”
陈禾愣住了。
几息过后,陈禾慨然而叹。
“那等天下,绝乃我农家最为期待的盛世!”
“可若想要达成那等盛世,实在难上加难!”
赢羽笑道:“其实并不难。”
“实不相瞒,我儒家这些年也在侧重于发展农、耕之术。”
“只是侧重点与农家截然不同。”
陈禾微微皱眉。
“儒家对农耕的发展,难不成是空想?”
半数人耕地就能养活全天下还不难?
一听这话就不是种过地的人能说出口的。
不由得,陈禾的态度便恶劣了几分。
赢羽也没在意,温声解释。
“农家推动农耕,是令弟子游走于天下间,教授农人如何更好的耕种田亩。”
“令贤人游走于朝堂之中、权贵之间,游说其降低农税、重视农人。”
“对否?”
陈禾略略点了点头。
“难道儒家并非如此?”
赢羽解释道:“确实并非如此。”
“我儒家走的,是另一条路。”
“钻研如何让更少的农人,用更少的时间,花费更少的精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陈禾失笑摇头。
“羽公子这个想法是好的。”
“但羽公子可知让一亩田增产一成需要耗费多大的精力?”
“投入的精力越多,收成才会越多。”
“羽公子所想,实乃前后矛盾之思!”
赢羽淡声道:“事实上,我儒家已经有了成果。”
陈禾愕然看向赢羽。
“你说什么?”
在短暂的惊愕过后,陈禾面露怒容。
“羽公子,论道乃是无比严肃之事。”
“你我也非名家那等摇唇鼓舌之辈。”
“还请莫要在如此场合,在如此大事之上开这等玩笑!”.
名家子弟无语的看向陈禾。
我们都被逼解散了还不放过我们?
躺着也中枪啊!
赢羽认真的看着陈禾。
“本公子身为大秦二公子,当着九千余弟子的面,又怎会妄言?”
陈禾声音转冷。
“不会妄言?”
“羽公子根本就不懂农耕。”
“精耕细作才能让亩产增长。”
“想要产量更多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
“在不付出更多劳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收成,唯一的方法就是扩大耕地,粗放耕种。”
“固然,羽公子北伐匈奴,夺取河套地,可以用于粗放耕种。”
“但这只是暂时的。”
“且也是对耕地的极大浪费。”
“羽公子所言的成果,就是妄言!”
陈禾的话无比笃定。
论杀人,论为政,本魁首或许比不上你。
但论种田?
我陈禾谁都不服!
面对陈禾灼灼的目光,赢羽一笑。
“谁说我儒家研究的成果是耕种了?”
陈禾愕然。
“不是耕种,那是什么?”
赢羽解释道:“是畜牧!”
“准确的说,是养猪!”
之前的赢羽还对养猪之事藏着掖着。
但现在,赢羽已是天下公认的儒家魁首。
再不会有人因赢羽做了什么就觉得他不是儒生。
天下人只会因赢羽做了什么,而去定义儒家!
所以赢羽现在对于养猪之事显得十分坦然。
我儒家就是养猪,怎么了?
陈禾更懵逼了。
“养猪?”
“你们儒家,养猪?”
非但陈禾,百家之人也是面面相觑。
儒家和养猪这俩词,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能联系到一起的啊!
赢羽点了点头。
“不错,就是养猪。”
“寻常家猪每年产一胎,一胎生五至八头仔猪。”
“从出生到养成,需要两年时间,出栏重量约一石,对否?”
陈禾还沉浸在儒家竟然会养猪的震惊中。
但听到赢羽所说的一串数据,陈禾却下意识的严肃了起来。
“公子所言不错!”
赢羽面露自豪。
“本公子数年前便开始钻研养猪之法,一年前终于有所成效。”
“经由本公子培育的肉猪依旧是每年两胎。”
“但每一胎却能产十六头仔猪。”
“三岁以上的成猪更是能做到每胎产崽三十头!”
“而仔猪出生之后,只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就能长成重达一石半的肥猪。”
“用同样的人数来养猪,却能收获数倍于从前的肉食。”
“这,就是我儒家钻研的成果!”
田群等人听的有些茫茫然。
不少学派也看重农耕,但却绝不会去做养猪那么脏臭的事。
了解养猪的陈禾却是忍不住失声惊呼。
“这不可能!”
“猪怎么可能做到每胎产崽三十头?”
“两年的生长时间又怎么可能长到一石半!”
“本魁首不信!”
正因为陈禾十分了解养猪,所以陈禾才更无法接受赢羽的说辞。
陈禾甚至都无法想象,成猪的肚子里怎么能塞得下那么多幼崽!
就在陈禾准备怒斥赢羽之际,嬴政却是淡声开口。
“此事,朕可以证明。”
“确有其事。”
陈禾震惊的看着嬴政。
“陛下,您……”
护犊子也得有个限度。
您身为陛下,不能这么不要脸啊!
只可惜,陈禾不敢开口怒骂。
李斯等重臣见陈禾不信,也随之开口。
“此事本官也能证明。”
“本官曾亲去考察过,确实不虚,羽公子说的还有些保守了。”
“治粟内吏可是已经盯上那些猪许久了,若公子同意,很快就会将种猪下发民间,此事做不得假。”
一时间,陈禾动摇了。
嬴政可能会因为护犊子而撒谎。
但陈禾有自知之明,他没资格让嬴政和满堂朝臣一起撒谎欺骗。
难道说,赢羽说的都是真的?
赢羽见状给出了最后一击。
“本公子建造的养猪场距离此地只有十余里,并不算远。”
“若陈魁首不信的话,稍后本公子可以带陈魁首亲往一观。”
“不过想要目睹那些猪产仔,还需要再等一个月。”
陈禾连声道:“没关系,本魁首能等!”
“莫说一个月,三个月也能等。”
“走,现在咱们就去看看那些猪!”
见陈禾直接站起身来,赢羽颇有些哭笑不得。
“陈魁首,论道还没结束呢。”
“本公子如何能离开?”
“待到论道结束,本公子自会带魁首前去。”
“本公子和大秦满朝重臣,难道还会在这等大事之上骗你不成?”
有一说一,在徙木立信之后,大秦的信誉度是拉满的.......
虽然私底下的手段不会少,但放在明面上的话却从来没有一句假话。
陈禾强迫自已冷静了下来,回身落座。
“如此,陈某便先谢过公子了!”
赢羽笑着摇了摇头。
“何须道谢?”
“左右近两年也会开始推广了,不过是提前让陈魁首一睹为快而已。”
“知道了我儒家的成果,陈魁首如今可还有意通过君臣同耕的方式,来实现太平之世?”
陈禾沉吟间,缓声开口。
“儒家此举,泽披万世。”
“但仅仅只是高产的猪,并不足以实现太平之世。”
“轻徭薄赋、君臣同耕等,依旧是必要之举!”
赢羽点了点头。
“仅仅只是高产的猪,自然不足以令天下富足。”
“但若是你我研究出了高产的粟米、高产的水稻,以及更多高产的作物呢?”
陈禾张口就想反驳。
让作物变得高产?
这怎么可能!
但话没出口,陈禾便止住了话头。
对于其他人而言,这确实不可能。
但赢羽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真的可以做到!
沉吟半晌过后,陈禾苦笑摇头。
“若是果真如此,则天下万民无须担忧饥馑。”
“那般天下,实乃大同之世。”
“但实现这大同之世的方法,却与我农家所设想的方法完全不同!”
“实现那般盛世之后又该如何治理,我农家也没有丝毫头绪。”
“陈某……”
一时间,陈禾有些恍惚。
农家的追求有了实现的可能。
但偏偏,实现的过程却与农家设想的道路完全不同。
那盛世的出现,也与农家的努力没有半点关系。
一时间,陈禾不知该庆幸还是该沮丧。
赢羽却是一笑。
“天下无饥之路,道阻且长。”
“农家还有大把的时间调整自已的思想和主张,让那般盛世尽早到来。”
陈禾沉默无言。
农家确实可以调整自已的思想,来适应这条新的道路。
但这条新路的主干道是儒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