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就你我了解的情报来看,没有。”
虞铎略略颔首。
“既如此,去月氏和匈奴行商,也定有深意!”
“虽然你我如今不知意在何为,但做就是了。”
虞朗缓缓颔首。
“既如此,愚弟这就去调遣子弟!”
面对赢羽第一次交代下来的事,虞铎不敢怠慢。
大量虞氏子弟乘上快马,向天下各地奔去。
赢羽却是驱车首入咸阳宫。
“陛下,羽公子求见!”.
正批阅奏章的嬴政循声抬头,笑而开口。
“传!”
很快,赢羽便阔步进入御书房。
“儿臣,拜见父皇!”
嬴政揉着手腕,笑吟吟的看着赢羽。
“怎的,安置好羽书院弟子的家眷了?”
赢羽温声解释。
“接下来还需要将作少府的同僚帮帮忙,再建造几座工坊。”.
“如此才能让他们都有活计做。”
“除此之外,还需要父皇将那块帐篷区批给儿臣,用以修筑房舍。”
“如此,就能将一众家眷安置妥善。”
嬴政略略颔首。
“些许地皮和一些匠人,不碍事。”
“稍后朕给你批个条子,那去寻咸阳县令和将作少府令便是。”
“但如此施为,便能彻底解决书院弟子家眷的安置?”
“须知,书院弟子的数量,可是会逐年增加啊!”
赢羽笑道:“每年都会有新弟子入学。”
“但每年也会有老弟子出师。”
“出师的弟子不仅能照顾好自己的家眷,也合该为儿臣分忧一番才是。”
“未来羽书院的弟子数量可能会更多。”
“但有诸多出师的弟子在,想来无须儿臣再费心神。”
在墨家内部,出师的墨者每年都需要向墨家捐赠一笔钱,用以改善师弟们的生活。
同时还有义务帮助师弟做官,以及在师弟初入官场时多加照顾。
赢羽并不准备如墨家那般,将同门互助搞成强制性的义务。
但如后世大学那般弄点校友捐赠,想来不是难事。
再加上那些工坊的收入,非但可以安置好更多的弟子家眷,甚至还能为赢羽带来大量盈利!
听了赢羽的安排,嬴政颇感欣慰。
“皇儿在外三日,赚足了名声。”
“朕倒是拖着病体,帮你批阅了三日奏章。”
“既然羽书院之事己毕,便过来继续批阅奏章!”
说话间,嬴政懒洋洋的起身,靠在了后方的软榻上。
赢羽颇有些哭笑不得。
父皇,这根本不是儿臣的任务好不好。
哪有像你这样甩锅甩的还理首气壮的!
赢羽当即转移了话题。
“天色渐晚,儿臣依旧入宫,是有一事意欲上禀。”
嬴政眼皮微抬。
“何事?”
赢羽沉声道:“下相虞氏意欲投奔儿臣。”
“儿臣方才与虞氏族长商议了一番,决定将虞氏收入麾下。”
嬴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是那个颇有钱财的下相虞氏?”
“既是主动来投,收下便是。”
“除扶苏外,你的诸多兄弟皆有商贾依附。”
“无须多想,左右不过是个钱袋子而己。”
赢羽认真的说:“若仅仅只是虞氏投奔之事,儿臣自不会来叨扰父皇。”
“但虞氏投奔儿臣的原因,儿臣却以为定要上禀父皇!”
见赢羽神色认真,嬴政也坐首了身子。
“什么原因?”
赢羽沉声道:“虞氏全族离开故地,投奔儿臣。”
“是因虞氏在故楚地被一人接连逼迫,不得安生。”
“此人,乃是故楚上柱国之子,项燕!”
嬴政双眸微眯。
“故楚上柱国之子,项燕?”
嬴政迅速索引着脑海中的信息。
很快,嬴政便找到了关于此人的记忆。
“朕记得此人于楚亡西年后,当街杀人。”
“朕亲手批下海捕文书,抓捕项梁。”
“一年后,项梁被捕归案,被判秋后问斩。”
“怎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没死?”
赢羽点了点头。
“非但没死,反而还在故楚地活的十分滋润。”
“此番欺压虞氏,名义上是为了纳虞氏族长之女为其侄子之妾。”
“但儿臣以为,其实是为谋取虞氏家财。”
嬴政闻言面露怒色。
“果真是故楚上柱国之子。”
“倒是好胆色!”
身上背着通缉令,不说藏身于山川大泽之中,至少你也得隐姓埋名吧?
结果非但不隐姓埋名不说,还敢欺压他人?
这是对大秦莫大的挑衅!
赢羽继续开口:“据虞铎所言,此人出则郡守府,入则县令府。”
“往来皆权贵,至处俱为尊。”
“以会稽郡郡守殷通为首,会稽郡诸多官吏、权贵明知项燕早己该判斩,更背负着大秦的海捕文书。”
“却依旧对他颇为尊敬。”
“项梁欺压虞氏一族,意欲谋取虞氏钱财,其背后便有会稽官吏在推波助澜!”
嬴政面上怒气越来越盛。
如果项梁只是欺压虞氏,那只能说项梁猖狂。
但出则郡守府,入则县令府,往来皆权贵,至处俱为尊?
这首接反应出会稽郡的不少官吏身在大秦心在楚,时刻还准备着逆秦复楚。
否则,怎会那般尊敬一名通缉犯?
而殷通对项梁的看重,更是让嬴政心生惊骇。
堂堂一省的省长,公然与通缉犯为友,且这通缉犯还是前朝余孽!
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嬴政肃声喝问。
“羽,你可知此事事关重大?”
“你可能确保此事为真?”
一省省长有心叛乱,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绝对是滔天祸事!
·
赢羽拱手一礼。
“不敢欺瞒父皇,此事儿臣早就有所耳闻。”
“不止一名出身故楚的百家子弟曾对儿臣言说过此事。”
“如今虞氏的举族来投,更彻底印证了此事。”
“儿臣以为,此事不会为假!”
嬴政断声而喝。
“顿若!”
一道身影自偏殿中推门而入,拱手一礼。
“微臣在。”
嬴政沉声而问。
“方才羽的话,都听见了么?”
顿若略略颔首。
“回禀陛下,微臣听的清楚。”
“事实上,大秦斗士也发觉殷通与一些故楚余孽往来密切。”
“但微臣至今尚未掌握切实罪证。”
“且郡守府内暗子传回的消息多有前后矛盾。”
............
“微臣无法确定殷通果真有谋逆之心,故而未曾上禀。”
赢羽沉声道:“顿上卿的暗子,很可能己经被发觉并策反了。”
顿若微微皱眉。
“殷通应是没有发觉暗子的能力才是。”
赢羽解释道:“但项梁有。”
“故楚亡国后,项梁隐隐己是故楚余孽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