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时空裂缝之穿越 > 第69章 穿越天龙69

第69章 穿越天龙69

鸠摩智从喃喃自语到大喊突出声:“不,我不甘!我鸠摩智天赋异禀,怎能就此放弃?我所追求的,不只是武功的高强,更是一种对武道的极致探索。

我,只要我再进一步,定能超脱这困境,达到武功的大成境界。”

在场众人皆看得出来,鸠摩智己有走火入魔之兆。

但他一个吐蕃番僧,苦心孤诣,从吐蕃密宗到中原武林,不是遍访秘籍,就是挑战高手,在场众人不是跟他没有交情,就是跟他反而有些过节。

因此,见他有走火入魔之兆,不仅无一人提醒,大多数人还乐见其成。

有的人心想,若不是知道这番僧武功十分高强,此时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好时机。

段延庆则在想,想当初,若不是枯荣大师暗中援手,我段延庆早己面目全非、残疾落魄,哪里还有机会知晓自己有个儿子叫段誉。

曾经,那皇位就是我的命,为了夺回它,我不惜一切,满心满眼都是仇恨与执念。

可如今,段誉的出现,让我这荒芜冰冷的心重新有了温度。

慕容博和鸠摩智,屡次对大理心怀不轨。

我帮着萧远山和乔峰对付他,不过是为了守护大理,守护段誉未来的江山。

可如今,这两人突然要放下一切遁入佛门,这让我不禁自问,我所执着的一切,又算什么呢?

皇位?曾经它是我的全部,可现在我只想段誉能安稳地坐在那皇位上,造福大理百姓。那些争来斗去的日子,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满心疲惫。

慕容博一生为复国奔忙,萧远山被仇恨驱使半生,到最后却都在这老僧的点化下选择放下。

人生啊,就像那珍珑棋局,看似步步算计,实则局中有局,人算不如天算。

我也该放下过往的恩恩怨怨了,往后只一心一意,为段誉的前路保驾护航。

最终,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人向老僧行了拜师之礼。

老和尚微微一笑,转身带着二人,朝着少林寺的方向走去。

慕容复踉跄欲追,却见老僧足下绽开莲花纹路,山林间忽然起了一阵迷雾。

所有人均被迷雾笼罩,周围树木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待得迷雾退去,唯余明月松间照,那袭灰衣己携二人飘然隐入树林之中。

只余松涛阵阵在山谷间悠悠回荡......

在场众人无不为这老僧超凡入圣,深不可测的武功震惊。

又想,当真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瞧着慕容博和萧远山随那老僧出家而去,往昔种种恩怨,竟好似被那老僧一声佛号轻飘飘地吹散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也在这意想不到的结局中,落下了帷幕 ,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顾华安和段誉听乔峰讲完始末,都心生感慨。

段誉心中在想,原来大哥真的不是汉人,身世如此坎坷离奇,他亲生母亲早死,亲生父亲才见了这一面就出家走了。

自己也不是汉人,还是大理国世子。

中原人一向仇恨辽人,但大哥之前总与辽国契丹人作对,也不好回辽国去。

将来若是大哥愿意,就邀请大哥和自己回大理去,他若愿意,可在朝中任职。

他若不愿意,他是自己的大哥,就是大理的王爷。

顾华安心想,既然乔峰己经确认了自己的身世,和萧远山父子相认,那以后得叫他萧峰了。

就是不知他以后有何打算?

自己是知道书中结局的,萧峰在得知自己身世后,去了辽国,做了辽国的南院大王,却又不愿意听从皇帝的命令,对宋国汉人发起战争。

最后落得汉人契丹人都恨他,两边都不得好,在汉人和契丹人的逼迫下,跳崖自尽的下场。

所以顾华安是不希望萧峰回辽国的。

于是,顾华安问萧峰道:“萧大哥,你将来有何打算?”

萧峰想起,他们一路上到天聋地哑谷,江湖上己有自己是辽国契丹人的传言。

这一次见到了亲生父亲萧远山,发生了与慕容博等人的争斗,最后萧远山和慕容博随老僧出家而去。

自己就听到在场的江湖人士窃窃私语,多是骂自己辽狗、契丹贱种的;还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对付自己的;更有甚者说,是辽人,都要杀之。

不知道妹子和二弟知道我是契丹人,会如何看我?

想到此处,他向顾华安和段誉的脸上看来,这表情和眼神太明显。

段誉笑道:“大哥,我本就不是汉人,也不是宋国人,我是大理国的人。

你要愿意,就跟我回大理去,做大理的臣子也好,不做的话将来也是大理国的王爷。”

说完似想起什么,又看了顾华安一眼,笑道:“还有顾姑娘,欢迎顾姑娘跟大哥一起定居大理。”

顾华安也笑了,对段誉道:“我小时候义父带我回大理,后来我在大理生活了七年,说是半个大理人也不为过。”

说完又看向萧峰道:“萧大哥,我不满一岁时,师傅在海上捡到我。

我从小就是个孤儿,我不知道父母是谁,不知道我是哪国人,是哪个民族。

我觉得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或是哪个民族的人,都有好人和坏人,凡是好人,都有在这个世上生存的权利。

凡是想剥夺好人生存权利的人都是坏人。

这些年宋辽虽然没有大的战争,但总有些小的摩擦。

汉人之所以仇视辽人,多半都是因为辽人在冬日物资匮乏时,南下侵扰汉人,烧杀抢掠。两国一起争端,受苦的终究是两国的百姓!”

顾华安的眼神愈发明亮道:“萧大哥,我思量许久,心中有了个想法。

我想在宋辽交界之地组建一支商队,把辽人的羊、牛、羊毛、奶制品、药材等收来,运往宋国售卖;再从宋国收购茶叶、粮食、布匹、药材、盐等带回辽国。

如此一来,辽人要想衣食无忧,便会将心思放在畜牧养殖之上,不再一门心思养战马,南下劫掠之事自然也会减少,宋辽之间的战事与冲突,说不定就能消弭几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