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华安道:“其实大宋的学武之人肯定是比辽国多的,可是跟辽国打起战来,还不是输多赢少”。
段誉在旁小声道:“我们大理爱好和平,就从来不跟其他国家打仗”。
顾华安见段延庆看着段誉微笑着赞许的点了点头。又见智光大师眉头紧皱,若有所思。之前脸色煞白,现在却脸色红润,刚才摸他脉博就己知道,他其实己经到了强弩之末,这是回光返照之相。
顾华安觉得智光大师其实是少有的心中有国、有百姓、有大义之人。便根据自己曾经学到过的历史,站在后世的角度上,根据后世所得到的历史资料分析后得出的结论细细解释给他们听。
顾华安道:“我曾听师傅讲过,宋辽两国征战,宋朝失利较多的原因他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军事制度问题:大宋朝廷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地位较低,军队指挥权分散,导致军事决策效率低下。此外,宋朝的禁军制度虽然旨在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削弱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
比如宋朝军队在北伐前准备十分仓促,缺乏充分的休整和补给。在高梁河之战前,对辽国的军事部署和兵力情况了解不足,未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是战略与战术问题:辽国是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机动性强,而宋朝以步兵为主,面对辽国的骑兵冲击往往处于劣势。宋朝在战术上缺乏创新,未能有效应对辽国的作战方式。
比如在高梁河之战中,宋朝军队在攻城战中未能有效利用兵力优势,导致攻城不力。辽国援军到达后,宋朝军队未能及时调整战术,最终导致全线崩溃?。
三是地理因素:辽国位于北方草原,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而宋朝地处中原,地形复杂,不利于大规模骑兵作战。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大宋朝廷失去了重要的战略要地,辽国的骑兵可以长驱首入,而宋朝的步兵则难以抵挡?,而宋朝士兵在面对辽国的骑兵优势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西是经济与后勤:宋国虽然经济发达,但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财政压力巨大。辽国则通过战争掠夺和贸易获取资源,经济压力相对较小。
五是外交与联盟:大宋朝廷在外交上未能有效利用周边国家或民族的力量来牵制辽国,而辽国则通过与西夏等国的联盟,增强了自身的战略优势。
六是内部问题:大宋朝廷内部官僚腐败、军队士气低落,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且朝廷内部对于北伐的态度不一,部分将领和士兵对北伐的必要性存在疑问?。
辽国则相对团结,内部矛盾较少。辽国在高梁河之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组织能力和战斗力。辽国的常备军虽然不超过三十万,但其战术灵活且战斗力强,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集结并有效打击宋朝军队?。
就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大宋朝廷打起战来才总是输多赢少”。
智光大师似有恍然大悟之态,他脸色开始灰败,看着乔峰的眼睛里有了悔恨之意,道:总之,玄慈方丈得到讯息后,便告知了一些武林同道此事,得知消息的武林同道不及详加计议,分成数起便日夜兼程赶往雁门,要在雁门关外歼灭来抢夺经书的契丹武士,就算不能,也要让他们的奸谋难以得逞。”
我们埋伏在雁门关外,的确见到了一队契丹武士,这一十九名契丹武士尽数被我等斩杀。
其实杀了这群契丹武士后我们很多人当时心中就有了疑虑,怕是杀错了人,因为他们的武功都不怎么高明,所以被我们轻而易举的杀了,辽国又怎会派出一群武功低微的武士去少林寺抢夺武功秘籍呢?
可是还没等我等商议,又来了两名契丹男女,那女的是个,手中抱着一个婴儿。
段誉又忍不住插言道:“你们不会又误以为这两名契丹男女是要抢夺少林寺之人吧,他们总不会带着一个婴儿去抢夺吧”?
智光大师面露尴尬之色,道:“其实当时玄慈方丈也有所怀疑,本想阻止的,可是未来得及阻止,众人就一拥而上”。
顿了顿,叹息一声道:“那名契丹男子武功十分高强,世所罕见,只是却也挡不住大伙儿人多势众,谁都未曾想到那名全然不会武功,她很快就被人杀了,所抱婴儿便跌在地上。
那名契丹男子起初并未伤人,待见他妻子一死,登时便大开杀戒,很快,我们所有人死的死,伤的伤”。
这契丹男子见现场己再无一人有争斗之力,奔到那尸首之旁,抱着她大哭起来,哭得凄切以极。
我听了这哭声,心下竟忍不住的难过,觉得这恶兽魔鬼一样的辽狗,居然也有人性,哀痛之情,似乎并不比咱们汉人来得浅了”。
顾华安忍不住道:“辽人汉人都是人,也都有好人和坏人,你们杀了他的妻子,他怎会不哀痛?更何况在这些辽人眼中,你们不问青红皂白就胡乱杀人,在他们心中,定都认为你等才是恶人。”
段誉在旁不住点头道:“就是就是,那后来怎样了”?
智光大师脸色更加苍白,念了声佛号,续道:“那辽人的妻子和儿子都死了,他悲痛以极,大声喝骂我们,可他说的是契丹语,我们并没有听懂。
突然他仰天长啸,用一柄短刀,在山峰的石壁上划起字来。划完之后,他俯身抱起他妻子和儿子的尸身,走到崖边,便往深谷中跳了下去。”
段誉“啊”的一声,道:“也不知这谷深不深?他跳下去可还有命在”?
智光大师道:“我先前来到这谷边之时,曾向下张望,只见云锁雾封,深不见底,这一跳将下去,他武功虽高,终究是血肉之躯,如何会有命在? 哪知忽然间一个婴儿‘哇哇’啼哭着从谷中飞出,跌在汪帮主身上。
段誉拍掌笑道:“是了,定是那婴儿其实未死,只是一时闭过气去,这时突然醒来,哭出了声,那辽人便将他抛了上来,还正好抛在人身上,让他得以活命,可见,那辽人的武功真的很厉害,这婴儿醒来的也很及时,不然,可不是要和他父亲一起摔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