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为了给阿紫治病,乔峰带着阿紫北上,结识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并助其平息楚王之乱,被耶律洪基封为辽国的南院大王。
乔峰的南院大王乃是一个实打实的官职,拥有很高的权力,但乔峰对于从小生长的宋国也是充满了感情的,所以虽然他当了南院大王,但他并没有对宋朝有一丝不轨行为。
乔峰虽然致力于宋辽和平相处,但辽国皇帝却并不这么想,他想的是让乔峰领军南下,灭亡宋国。乔峰自然是不能答应,无奈之下,他只能胁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退兵,并让其发誓“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
可以说,乔峰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为宋辽两国之间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功劳颇大。
但在辽国退兵后,萧峰却最终选择了于雁门关自尽,令人十分遗憾!
多多问:“萧峰做错了什么?为何要自尽?”
顾华安哼了一声道:“萧峰没做错什么,至于他为何要自尽嘛,我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乔峰为丐帮拼搏,在他解决了三大难题、七大功劳后,帮主汪剑通才把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之位传给了乔峰,但是在接任丐帮帮主之位前后,不知自己身份的乔峰,不知用自己这双铁掌杀了多少自己的契丹族人,让多少契丹南侵大宋的计划泡汤,也让乔峰难以在大宋和大辽之间立足。
第二、在萧峰追查带头大哥的身份时,一个个知情人士莫名其妙的死去。就连萧峰的养父母乔三槐夫妇、他的恩师玄苦大师也被人杀死,而杀害他们的却是萧峰的亲生父亲萧远山。
多多问道:“当年参与雁门关事件的人还可以说是死有余辜,萧峰的父亲为何要杀害萧峰的养父母呢?”
顾华安道:“萧峰也问过萧远山这个问题,萧远山回答萧峰道‘你是我的亲生孩儿,本来我父子夫妇一家团聚,何等快乐,可是这些南朝武人将我契丹人看作猪狗不如,动不动便横加杀戮,将我孩儿抢了去交给别人,当做他的孩儿,那乔氏夫妇冒充是你父母,既夺了我的天伦之乐,又不跟你说明真相,那便该死。
在萧远山看来,乔三槐夫妇最大的错误就是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天伦之乐。
当年喜得麟儿却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被人夺走,自己的孩子见面不识还要喊别人爹妈,让哪个做父母的能受得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偏偏心疼自己养父母的,虽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他们陪伴了你,但是这些都是他们从孩子亲生父母那里活生生的夺来的。”
多多叹了一口气:“唉,不知说什么好,但我还是觉得乔三槐夫妇不应该杀,安安,你继续说吧!”
顾华安接着道:“第三、丐帮帮主汪剑通在把帮主之位传给萧峰之日,却写了一封信给马副班主,信上言‘乔峰若有亲辽叛汉、助契丹而厌大宋之举者,全帮即行合力击杀,不得有误。
下毒行刺,均无不可。下手者有功无罪,汪剑通亲笔。’
萧峰一首都在以帮助大宋抵御外敌为己任,却因为这封信,身世之谜被揭,就被逼失去帮主之位,被中原武林视为异族,人人除之而后快。
第西、历尽挫折,误寻得仇人段正淳,却失手杀了自己的爱人阿朱。
第五、身为契丹人,却逼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退兵,再无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顾华安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总结道:“在这件事中,南朝武林群侠的逻辑就是,虽然我们害死你萧峰的父母,但我们是爱国的,就算滥杀无辜也能解释;
只要你乔峰‘亲辽叛汉’站到亲爹故国里,你就是敌人;
只要你乔峰知晓身世,你乔峰就大有可能亲辽叛汉。按照丐帮十方秀才全冠清的话,‘就算现在还没有,将来也会。’
在南朝汉人眼里,你个契丹胡虏能是好人?
萧峰心里大概想的是:倘若我真是契丹人,过去十余年中,我杀了不少契丹人,破败了不少契丹的图谋,岂不是大大的不忠?如果我父母却是在雁门关外为汉人害死,我反拜杀害父母的仇人为师,认别人为父为母,岂不是大大的不孝,如此不忠不孝,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萧远山心里大概想的是:杀我爱妻,夺走我的独子的仇人,有丐帮的帮主,也有少林寺高手。他们想永远隐瞒这个血腥的罪过,把我的孩子变成汉人,让他拜仇人为师,继仇人之后做丐帮帮主!还有硬生生咽下去的一句话,带领南朝武林人士杀害自己的族人。”
“安安,我觉得萧峰有些可怜!他什么都没做错,最后却自尽了。”多多有些同情的道。
“嗯,我们还是赶紧练好武功吧。练好武功,很多事情才有自主权。”
顾华安开始琢磨要去太湖上寻一寻曼陀山庄,曼陀山庄上有琅嬛玉洞,琅嬛玉洞里有李秋水和丁春秋带走的很多武功秘籍。
只是太湖很大,自己水性一般,今日见街上有卖大葫芦的,万一落水倒是可用。
又见这苏州很是繁华富庶,一些公子哥的衣服很是华美,衣服上所绣图案栩栩如生,想着大多人都是先敬衣衫后敬人,反正自己还有好些宝石和明珠可卖,多买几身就是。
路遇一书铺,心中一动,到书铺里买了不少纸张,打算有空时把多多刻录在玉简的武功秘籍抄在纸上,装订成纸质版的武功秘籍,便于查阅。
准备妥当,第二天顾华安起了个大早。租了一艘渔船泛舟湖上,湖面水平如镜,清澈得可以看见游鱼;微风轻拂,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无数条银色的带子从天边荡漾而来;湖上的船儿穿梭往来,像是天上的彩云飘落在湖面;船夫渔婆们唱着渔歌,这种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里,让人心旷神怡。
顾华安向船夫打听有没有叫曼陀山庄的?或是一户姓王的大户人家住在岛上。可惜船夫都说没有听说过。
这时候王夫人与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女儿王语嫣应该是三岁左右,由于段正淳走了,王夫人出于对他的爱与思念应该己经开始在岛上种茶花了。可是在太湖上飘了一天,多多神识之内也没发现种有茶花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