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偷梁换柱
“好,我发誓。”闻大人果然竖起三根手指,指天发誓。
闻择端听得心里阵阵发凉。
父亲竟然一点都不在乎,用自己和妹妹发这等毒誓!
妇人满意地在闻大人脸上亲了一口,又问道:“我的辉哥儿呢?他如何了?
江心葵那个老贱妇有没有薄待他?”
闻择辉是江心葵的小儿子,今年十二岁。
因为是老来得子。
江心葵把他如珠如宝地疼着。
就连闻如月在闻择辉面前,都要靠后站站。
“你放心吧,江心葵又不知道他疼在心尖尖上的择辉,是我们的儿子。
现在还拿择辉当亲儿子一样疼,完全就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那你找个时间把他带出来,让我见见他。我想辉哥儿都快想疯了。”
妇人往闻大人怀里一靠,闻大人全身的骨头都酥了,无不答应:“安排,我回去就安排。”
“那这个狗杂种呢?他越长大,就越像江心葵那个老贱妇。
现在他跟闻择端已经有七八分相似,万一他哪天跑出去,让人发现了……
依我说,不如你找个时间,以郊游为借口,把他带出城,找个隐蔽的地方,把他给……”
妇人的手在脖子前比划一下。
闻大人并未立即答应,而是看着狗杂种,露出犹豫神色。
都说虎毒不食子,他若是杀了狗杂种,岂不是禽兽不如?
他刚想拒绝。
妇人就拿帕子擦着眼睛,嘤嘤哭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还是喜欢那个贱妇,我不活了,让我带着蜜儿去死……”
“哎哟哟,我的小心肝,我答应你,全都答应你还不成吗?”闻大人搂着夫人就回屋去了。
狗杂种听了全程。
他惊恐得身体一动不敢动。
他怕自己弄出一点点声音,就会惊动那对‘夫妻’,他们会立即杀死自己。
待人进屋后。
他才虚脱一般跌坐在地上。
泪珠像断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
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抬头,看向墙头。
他想找刚才那个人,他想求救。
哪怕是帮他报官也好。
然而没有。
他没有看到闻择端。
就在他绝望之际,他听见旁边传来轻轻的敲击声。
他紧张地回过头,果然看见了那个人。
他转过身,立即朝墙头的人磕了几个头,随后做出乞求的姿势,求他救他。
再次与这张脸直视。
闻择端的眼中除了震惊,还有心疼。
这个男孩,竟然才是他的亲弟弟。
家中那个被他百般疼爱呵护,被蚊子咬了,他都要请大夫的弟弟,竟然是个冒牌货。
冒牌货在家中享福,他的亲弟弟却在这里过得猪狗不如。
他们是怎么敢的?
竟然这般愚弄母亲和他们兄妹。
他们怎么敢,这般对小弟!
闻择端对他做了一个放心的手势,就滑下墙头。
他跨出去的腿瞬间一软,他跌坐在地上。
但他不敢耽误,扶着墙,哆嗦着腿爬起来继续往家跑。
他要现在回去,把一切都告诉娘。
他要救出弟弟……
真的要救出弟弟吗?
狗杂种虽然与自己有七八分相似,可毕竟没有一起长大,根本没有多余的感情。
而家里那个择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被夫子夸有读书天赋。
非要选一个人做兄弟,像狗一样长大的狗杂种,又怎及样样都好的择辉?
不对!
父亲的反应不对。
自从择辉展露出读书天赋之后,家里的资源就一味的偏向了他。
他以前也觉得父亲偏心,明明自己才是嫡长子。
父亲对他说:“你是未来的闻家家主,把你弟弟培养得优秀些,将来才能成为你的助力。”
如今,他才发现这其中猫腻。
恐怕,父亲早就动了把闻家传给择辉的意思。
现在不除了自己,恐怕是因为择辉还小,容易被人枪打出头鸟。
所以……
自己只是一个替择辉看守位置的工具罢了。
这个猜测,让他心慌不已。
慢下来的他,再次跑了起来。
他一定要把这一切,全部告诉母亲。
闻家的一切,都该是他的。
他不允许择辉碰一点!
**
闻颜他们不着急赶路,马车走得不算快。
她拍了拍柳四哥的大包袱:“这么多东西,你都买了些什么?”
“布庄里低价买的残次布料,‘一点墨’的笔墨纸砚。”
都是些实用的东西,可见他到京城后,并未被这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午时才抵达县城。
在县城的酒楼吃过饭,他们才继续赶路。
他们先回了一趟柳家村,先把柳四哥送回家。
柳家人看见闻颜夫妻,都很是高兴。
得知应知林考中了状元,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张敢娘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闻颜替她擦掉泪:“娘,咱们不哭,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病好之后的张敢娘连连点头,用衣袖擦去眼泪:“对,今天是好日子,以后都是好日子。”
柳父开心得坐不住,当即就去外面放了三挂鞭炮,又特地跑到堂屋,给自家祖宗上香磕头。
仿佛考中状元的,是他家的亲生儿子一般。
村民听见他们放鞭炮,都好奇地过来询问怎么回事?
柳父见人就说:“我小女婿考中状元啦!我柳家也算出了半个状元了。”
村民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管他们心里是羡慕嫉妒恨,吉祥话都不要钱的往外撂。
闻颜连忙从马车里拿下几个麻袋,给邻里发糖果瓜子。
柳家人本想留闻颜夫妻在此过夜,明日再回去。
不过被闻颜拒绝了:“知林考上状元是大事,家里肯定要开祠堂,办喜宴,好多事等着我们回去处理。”
都是些要紧的事。
柳家人也不好强留。
便开始张罗晚食,让他们吃过再走。
柳父高兴。
拿出他珍藏了几年的女儿红,拉着应知林喝了两大碗。
“等你们把正经事办完,咱们父子俩再喝个不醉不归。”
晚食结束,已是云霞满天。
闻颜他们也该走了。
张敢娘怕他们忙不过来,就叫三嫂和四哥先一起过去帮忙。
闻颜拉着母亲和大嫂的手话别:“我们办事儿肯定要许多东西。
豆腐就在你们这里订了,先准备一百斤吧。
还有鸡、鸭、鱼、蛋也准备着,越多越好。
猪先帮我订十头……”
闻颜订了一大堆东西。
说是帮忙,张敢娘却知道,那是女儿女婿在变相帮扶他们。
既让他们从中赚些差价,又能借机笼络一些人情。
柳家人就没有不答应的。
闻颜坐在马车里,看着夕阳下熟悉的蜿蜒山路,十分感慨:“上次离家还是大雪封路的时候,没想到这次回来,麦子都黄了。”
离松山村越来越近,闻颜心里竟生出一种回家的踏实和满足来。
仿佛回到那个地方。
她就是绝对安全的,无忧无虑的。
闻颜按了按胸口。
只是这个小小的动作,便引起应知林的注意:“你可是身体不适?”
闻颜摇摇头。
不是身体不适。
而是她心里有什么东西,似乎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