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造谣,认清

但如果仅是这样,许停儿不至于印象如此之深。

在横幅上的“弟弟的大姐毕业快乐,记得给你弟弟买房买车。”出现在沈承臻面前时,她便明白了五妹的做法。

沈承臻不似嬴曌,她在此之前终究还是没有认清压迫的本质。对所谓的“浪子回头”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心理学上说,一个家庭母父的状态,会影响孩子不同的性格。

嬴曌是家里第五个女儿,出生在母亲身心俱疲,化身帮凶的时候。也是出生在父亲演都不演,赌博一败再败,暴力汹涌,拳头向内的时期。

她经历最极致的压迫,从而激起最勇猛首接的反抗。她是未被驯服的象,她知道跑向自由,攻击驯象师,会引来枪械击杀。但她承担起后果,明知责罚,仍会一意孤行。任何驯化与压迫,都折不断她的脊梁,只会让她心中的夜火燃得更烈。

下一次奔跑,她会跑得更快,更远,永不停歇。

但沈承臻作为家中第一个孩子。

那时尚未染上赌瘾的父亲,尚且年轻。还未有中年失意,全然颓废的死气。他还在表演,怕年轻的母亲带女改嫁。

除了偷孩子,用哭声让母亲心软外。也会在每一次拳脚相加后,跪地痛哭,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他会下跪,会打自己巴掌,会买母亲喜欢的红玫瑰。会提着礼物去母亲娘家,赔礼道歉。

母亲的娘家很给力,母亲的姊妹们会给沈承臻买新衣服,交给承臻自己身上哪些部位是不可以被异性触碰的。

而舅舅们也被姥姥教育的很好。他们给母亲出头,给父亲所谓的武力震慑。

父亲在此情况下,只能持续他精湛的演技。

沈承臻见过母父零星的恩爱,她也吃过父亲偶尔打牌赢了,回来买给她的糖块。当然,也见过家长上一秒和和美美,下一秒因为父亲的疑似出轨而互相打骂。

是的,刚步入婚姻的母亲是会敢于甩父亲巴掌的。同样,父亲当然也不是真正所谓“老实”的男人。

沈承臻记得,三岁的自己和母亲去逛了超市。母亲当时同父亲重归于好,给父亲买了一个烟灰缸。

很大,很透亮。小小的承臻觉得它比母亲常念叨的钻戒还要闪亮。

母女俩在家中等待着。

等来了,醉酒回来的父亲。他的步伐沉重,身子摇摇摆摆。身上的酒气,把小承臻熏的恶心极了。

他冲过来,抱住母亲。

嘴里叫的,却是小花。

新买的烟灰缸,碎在了地上。

崩的地上,到处都是亮晶晶的。

可小承臻却不再喜欢。

她被吓哭了,孩童的哭喊混杂着大人互相的唾骂推搡,互相的指责怪罪。

“都怪你,把女儿吓哭了。”

“明明是你,一惊一乍。”

他们争论着对错,但真正哭喊的孩子无人来管。

小承臻站在碎片中央,只敢抬手抹泪。不敢动一步。

慢慢的,大人的骂声愈演愈烈。

可孩童却不再哭泣。

男人的出轨,人们总是劝女人去忍,让女人去改。变成让丈夫有新鲜感的模样。他们开课卖课,教女人留住,一个不如自己的“普通男人”的一百零八式。让女人如同皇帝的妃子般,去留住圣心。

哪怕这个男人,平凡如尘,劣迹斑斑。他差妻子远己,却可以在小家中当上皇帝。

女人很少不是正常女人,但正常男人却万里挑一。

男人出轨,众人的矛头指向的是妻子(无趣、无能、老公都看不住),是第三者(勾引人、让老实人犯罪、拜金、破坏家庭、该死)

女人出轨,却仿佛男人打死她,众人都觉得情有可原。

又或者一出现老公打死老婆的新闻,人们第一反应是给被害者造黄谣。她肯定做了对不起他老公的事,不然他不能那样。她老公我见过,挺好一人,肯定这女的外边有人了…诸如此类。

当女人作为客体出现时,她和一个商品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当一个新商品抢占了主体的目光,那么商品之间的争斗,证明自己更好,展现自己的价值近乎是必然的。

而喜新厌旧的主体,谁又能拿他怎样。

人类喜欢小猫,家里有小猫。可人们也会去猫咖。能让猫把主人杀了扔了吗?这是主体对客体才有的处置权。

很长时间,女人的处境便是如此。

也因此,哪怕父亲花边不断。周围也都是劝母亲,哪个男人不犯错。

他们的婚姻在时代与亲属邻里的勤恳缝补下,破破烂烂全是补丁。

全靠女人忍性大,“胸怀宽广”的维持下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