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贾珍跟贾敬之间,就没有多少父子亲情。
如今的贾珍,对于贾敬可就更没有任何好印象了!
而且,他也不想给人家当什么孝子贤孙。
所以,贾敬要是老老实实的待在玄真庙之中,那还好说。
可要是对方想要回宁国府颐养天年,那可就别怪他贾珍不当人子了!
真要回来也可以,但是要做好了竖着进来,过不了天横着出去的准备。
“啊!大,大爷,这,这不太好吧?”
贾珍的意思,尤氏,秦可卿,平儿,以及王熙凤都听明白了!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感觉非常的诧异。
当真是不知道,贾珍对于贾敬到底是有多么大的怨念,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
而且这话太过大逆不道了,若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怕是后果绝对好不了。
也就是贾珍这样的神仙人物,才会对这种事情无所顾忌的。
“没什么不妥的,当初他可以将偌大的宁国府扔下去出家,那就别想着再回来颐养天年了!
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们也不用劝说我了!”
为了躲清闲,贾珍一个转身,就直接消失不见了!
如此一来,尤氏等人就是想要再行劝说,也没有办法了!
“大嫂子,你还是按照珍大哥的吩咐去办吧!
要不然,怕是会惹得珍大哥不快了!”
王熙凤劝说,她可是知道眼前的贾珍不仅仅有祥和仁慈的一面,还有杀伐果断的另一面。
如果当真惹他不快了,怕是不会有好下场。
“哎,也只好如此了!”
……
玄真庙,正在收拾东西的贾敬,收到了尤氏传信之后,一个怒火攻心,差点嘎过去了!
“孽子,孽子啊!”
缓过来之后,贾敬就开始痛骂贾珍,可眼神之中却多了很多悲戚。
因为来人不仅仅是告诉了他贾珍的这个意思,还告诉了他贾珍目前的实力。
武道大宗师,这就是贾珍的实力。
而且贾珍会飞,能够控制雷霆,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武道大宗师。
如此实力修为,还真不会被一些世俗理念规矩所限定。
也就是说,贾敬想要回去颐养天年的话,贾珍还真有可能让他直接无疾而终。
“哎,昨日因,今日果!
当初师弟抛家舍业来修道,也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这么一遭。”
玄真庙主持张法官劝说,他是不认可贾敬这种逃避行为的。
“师兄,我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不来修道,怕是早晚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珍哥这个混账东西,就不能体谅一下我的苦衷吗?”
若不是情非得已,他也不会前来修道啊!
“或许珍大爷怪罪的不是你修道,而是你习文考进士。
如果你习武的话,想来最差也是个武道先天,怎么也能护佑宁国府一时了!
但是明明有资质,却偏偏选择了更为简单的习文。
这在珍大爷看来,怕才是师弟最大的罪过。”
贾敬是有着习武资质的。
而且有贾珍这么一个儿子在,张法官有理由相信,贾敬的习武资质绝对算得上是上乘的。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有贾珍这么厉害的儿子。
既然如此,当初贾敬还是拈轻怕重的选择了习文,这就有点不可原谅了!
“此事怎能怨的了我……”
贾敬还想分辩,只不过看到了张法官一副笃定的神态,他就选择了闭嘴。
毕竟继续争辩这些事情,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了!
“吧罢吧,不让回去,就不回去了!既然当了道士,那就当一辈子道士吧!”
贾敬年岁也不小了,而且出家十来年,也已经习惯了。
倒也不是不能继续当道士。
而且拿不定贾珍决心的他,还是不打算回去冒险了!
而且宁国府再一次兴旺起来了,他倒是也可以更为专心修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朗带着贾蓉,贾蔷在门口迎客。
至于贾珍,可不会来这里迎接任何人。
目前看来,有资格让他出迎的,也就是皇帝一个人而已。
就算是太上皇,太后,皇后这三个人,要是不高兴了,贾珍也是说不见就不见的。
而且一大早开门,宁国府门外就围满了人。
不仅仅有一些老亲,还有一些以前老宁国公的旧部。
这个时候,也是想要凑上来继续抱大腿的。
只不过对于这些人,李朗全都拒之门外了!
贾珍的要求是什么,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他也不敢私自放任何人进入宁国府,要不然,自已的地位怕是要不保了!
四大家族薛家主事,史家忠靖侯,保龄侯,荣国府贾赦,贾琏最先过来。
而后,才是八公之中的其余六家。
最后,北静王的王驾也出现在了荣宁街外面,只不过这一位,贾珍可没有邀请。
所以,北静王侍卫上前沟通的时候,李朗就直接表示宁国府不接待北静王。
这个回应,让侍卫非常震惊,不知道为什么。
只是当天回禀了北静王之后,对方竟然没有生气,而是神色之间多有忧虑。
走下马车,北静王亲自来到了贾蓉,贾蔷面前。
“寡人此来,有要事要与宁国公相商,还请两位世侄儿前去禀报一番。”
北静王语气平和,而且说话的时候拱手一礼,表现的倒是非常的谦和。
“小王爷,派遣人手试探我宁国府之后,还想要让我们家大爷将您当成贵客不成?
我们国公爷说了,北静王府的人,我们宁国府不待见。
您还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
身为贾珍龙属,有些消息李朗还是知道的。
所以,他才会对北静王如此无礼。
谁让对方老子不当人,已经两次前来宁国府查探情况了呐?
李朗上前说话,倒是让北静王的眼神缩了缩。
毕竟这一位气血强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物,怕是有一个贾珍秘密培养出来的高手。
而对方对自已的态度如此差,怕是早就知道了北静老王爷的事情了!
“以往多有误会,还望阁下通禀一声,让小王可以跟贾国公解释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