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议

按理说宦官是依附着皇权才能生存的,一个太监在朝堂之上居然敢如此质问一个兵部侍郎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在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们都和瞎了一样,全都充耳不闻,没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原因很简单,这魏忠良乃是当今大齐皇帝李贤在当皇子的时候的贴身太监,所以这皇帝李贤对魏忠良非常信任。

再加上这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一些人的出身都是各大世家门阀,这些世家门阀对皇权的威胁很大,所以李贤就特意恩准魏忠良在朝堂之上听政议政。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平衡朝堂之上的各方势力,李贤特意给了这个太监很大的权力,所以整个大齐王朝开始出现宦官干政的趋势,李贤也是开了宦官参政的先河了。

总的来说,李贤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毕竟他势单力薄,只能利用太监来平衡势力,毕竟太监对皇权是绝对忠心的,他们只能依附皇权才能活着。

“公公息怒。”兵部侍郎吴启年施礼道。

“陛下,微臣暗中探查,这云州反贼江辰,不知道为何手里有一支很精锐的骑兵。而且他对内实行十税一的农业税,还兴修水利。对商人征收重税,收买人心,分明是有大力经营云州的样子。”

“以微臣看来,此人虽然现在不足为虑,但是假以时日,必定成为我大齐王朝的心腹大患,不可不防。”

“而李志成,黄超,张教等人,虽然号称几十万大军,但实际上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基本都是有难民百姓组成,不堪一击,虽然盛世很大,但是他们没有稳固的后方,后劲不足,最多只是肘腋之患......”

吴启年还想继续说下去,被魏忠良打断了。

“住口,这些人不堪一击?既然这些人不堪一击,为何现在一个个都占领了那么多州府?就那李志成,一天之内连续攻占了我朝廷20座城池,这就是你嘴里的不堪一击吗?”

吴启年直接哑口无言。

他不是不知道原因,而是这其中的原因实在太多,真正的原因还是朝廷腐败,直接把各地驻军的粮饷都给贪墨了。下面的各级将军和校尉一个个都吃的满嘴流油,士兵们却艰难度日,这样的情况下谁愿意替朝廷卖命?

不过这个原因很显然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说出来,他吴启年得得罪多少人?

吴启年内心叹了一口气,他看到了皇帝李贤正在龙椅那边抱着自已的宠妃饮酒作乐。再一看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如同木雕和泥塑一样,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此刻,他的内心无比的悲愤,他没想到大齐王朝居然腐败堕落到这样的程度。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下,回到自已的位置上站好。

这时候魏忠良走道龙椅边上,对着皇帝李贤耳语几句,片刻之后,李贤点头,接着说道,“各位卿家无需忧虑,区区反贼是乱不了我大齐的江山社稷的,我朝廷有百万大军害怕这区区反贼?”

说完后他又看了一眼吴启年,继续说道,“既然吴爱卿说李志成等人不足为虑,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朕加封吴启年为平南将军,带1万御前营,南下平定李志成之乱,恢复我大齐对江南的统治。”

吴启年听完后脸色惨白,顿时就感觉脑袋嗡的一下,有些头晕的感觉。

“陛下......,微臣.......”

吴启年刚要开口,魏忠良笑道,“吴侍郎,哦,不对,吴将军,此乃陛下恩典,你这是要抗旨吗?”

吴启年自然是听出来魏忠良话里的讽刺了,尤其是这个吴将军的称呼,简直就是一点尊敬的意思都没有。

“微臣不敢,只是这一万御前营,对战李志成的40万人,实在是有些吃力啊!”吴启年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面对几十万农民军只派了一万军队去弹压本身就是很离谱的事情,而且这1万御前营可不是大齐开国太祖时期的御前营了。

太祖时期的御前营那是名副其实的真正军中精锐,到了太宗时期依然也不差,主要由各位开国元勋之后组成。

前几代还好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的大齐已经经历了23代帝王了,立国260年。御前营依然是由这些勋贵子弟组成,不过这些勋贵子弟早就没有了祖辈们那些勇武了,反倒都变成了一些纨绔子弟。

这御前营驻守京城已经有了近百年没有打仗了,现在这战斗力可想而知。

吴启年作为兵部侍郎,对御前营的德行还是很清楚的。

一个个好吃懒做,凭借着祖辈的恩荫,只能混吃等死。除了欺负下百姓之外,放高利贷等之外基本上什么都做不了的。

知道的以为这是御前营,不知道的以为这是一群地痞流氓呢。

更草丹的事情是这群御前营士兵居然还敢倒卖兵器甲胄等军队物资。要知道在古代这私藏甲胄和兵器可是绝对的重罪,尤其是甲胄这东西,超过10副以上就可以直接九族消消乐了。

毕竟这战场士兵,有甲胄的和没有甲胄的绝对是两个概念。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倒卖出去的甲胄,刀枪弓弩等物资,都是倒卖给一些世家门阀。

更大胆的是这些世家门阀居然公然抬着银子到御前营,然后从军营里搬回一批批甲胄和各种武器装备。

整个御前营一共5万人,估计能凑齐甲胄兵器的,不会超过1万人!

这可是王朝号称最精锐的御前营都是这副德行,可想而知整个大齐王朝已经腐败到什么程度了?

“呵呵呵,吃力?我记得很清楚,刚才吴大人可是说李志成等反贼不足为虑吧?既然不足为虑,那吴将军就该马上领旨谢恩,陛下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呢。难道刚才吴大人说的话是假话?吴大人意图欺君不成?”

好家伙,这么大一顶帽子直接扣了上来,吴启年是万万不敢接下欺君之罪这顶帽子的,要是真的被皇帝认为是欺君之罪,那是要出人命的!

错乱章节催更!